分享

遇见未知的自己,才能做最好的你!

 如何提升自信 2020-11-27

    我是一名27岁的男生,多年以来的生活方式是:每天都是按时按点的上班下班,空余的时间用来刷刷手机朋友圈,再看一些碎片化的新闻和信息。想要做的事情很多,可具体实施的事情又很少,因为性格是偏于内向的,平时大多数时间都是独处。

     我也时常在想,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因为自己没有主见,所以说话做事总是容易受到别人意见的影响;因为有选择恐惧方面的焦虑,所以做每个选择都会患得患失、举棋不定;因为过于敏感的性格,导致自己容易悲观,不能从容的面对遇到困难......

     这样的个性特征,加上这样的生活方式,使我多年来一直没能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再过3年就是而立之年,再这样颓废下去,人生将会荒废。

      我认为自己的人生可以改变,我需要得到引导,我要尝试着去改变自己。在“如何提升自信公众号”看到一个又一个人从迷茫找到方向、从消极变为积极的改变,我也跃跃欲试,2019年的四月份,我加入到“21天改变自己”的课程。

     时至今日,课程已经结束有一段时间,如果说只是学习,而不去给自己的学习成果做总结,可以说等于没学。然而课程结束后我一直念叨着“有空”一定要写一篇总结或感悟,但又觉得没什么要拿出来写的,就一直没落笔。

    躲在自己的舒适区,是很多人的天性。正好前几天又适逢五一假期,我便又三五好友出去了放松了一天,特别的高兴和释放自我。可是放松完以后,第二天就莫名的有点悲伤,可能验证了“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的哲学道理;感觉不能这样子,也怕自己前期建立的改变规划破灭,想要自己正能量满满的样子;进而回到家中,像电影一样,过了一下自己脑中的记忆,着笔写下如下感悟:

     当第一课的作业被告知是画一幅画:房、树、人,来分析自己的潜意识时,我充满了好奇和不解,就画个房子、画个树、画个人就能了解我的心理?这可靠吗?当画好之后,我就发了过去。

     预约了沟通的时候以后,开始分析我的画,大概分析了30分钟,画中的每一个我无意画出的细节都被提及,并代表着一定的含义,让我瞬间肃然起敬,因为这些分析我觉得与我的符合率在90%以上,由衷与老师建立了更深厚的信任基础!

     这也使我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毕竟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后续的作业有更多,我都一一的完成并交给老师给我指点。

     比如自我分析,如果不是这么认真的分析自己,可能真的对自己不是很了解。这一次,我较为系统的罗列了自己的缺点和优点,优点高度总结,缺点却历历在目。

     比如主见不强、内心脆弱、与强于自己的人沟通拘谨、缺乏安全感等等问题。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我的原生家庭母亲在家庭生活中较为强势,父母关系不是太好等占据很大一部分的因素。

      刚开始不明白为什么改变是要做这些事情,后来才明白,你想改变自己,可是对自己又不了解,那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改变其实就像打仗一样,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只有了解了自己的优点、缺点、兴趣和爱好, 你才知道要从哪些方面来改变,从哪些方面发挥优势!

     在这个课程当中,我觉得影响自己最大的,不用思考就获得理论和技能有四点:

   1.坚信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并不断地重复告诉自己,让正能量成为自己的潜意识。

     2.运用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知识;自我才能让我们走的更高更远更快乐,时刻主导自己的思维。

     3.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不断地制定的新的目标和方向,路才会越走越快,心就会越来越大。

     4.自己的舒适区是让自己目前很舒服,但是舒适区是可以扩大的,当你养成习惯,优秀和自己的目标就是自己的舒适区,要不断扩大自己的舒适区。


     当然,收货还是满满的,就不一一列举。因为别人的收获只能当成自己的参考,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你只有参与了,才能有所收获!

     根据老师课程的安排,我自己制定了一份计划,其中包括了:日计划,月计划;改变,就是坚持做以前坚持不了的事情。督促自己按照计划执行,包括每天什么时间,看什么书,看多久,提高自己的时间掌控能力,越来越好往往从把控时间开始。

     当然我觉得关于计划,需要不断的完善,不断地精细,目前自己在渐渐按照制定的计划执行,哪怕只执行了其中的50%,我觉得只要相信自己能做到,总能完成。

     我想着重说下执行力,我觉得知行合一,方能达到改变自己的目标,执行靠“自我”的不断强大,才能落实,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舒适区,多经历那些不好意思、难为情;多抗拒那些懒散、贪玩的舒适区,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如果没有课程刚开始的自我分析,我将只知道自己以前很不自信,却不知道不自信到什么程度。通过自我分析,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知道自己的起点在哪里,哪怕自己从这里开始每向前走一步,这也是进步。如果没有今天的自我总结,我也根本不清楚自己进步了多少,那么只有通过改变前改变后的对比,你才会有惊人的发现:

     1.改变前:在选择面前容易患得患失,造成举棋不定,总不能取舍;造成拖延和被动选择;这种情况很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觉得不好,但又无能为力。

      改变后:后期根据老师课程的学习,进行分析觉得应该是自己的思维习惯和潜意识在作怪;找到了原因,并对老师进行咨询后;在选择的面前,现在会稍加权衡利弊后,立即在脑中默念老师所说的话“不论选择了什么,只要去选了就是对的”让自己勇敢选择,并坚定的走下去。

      2.改变前:自己内心相对封闭,很少与没有深交的朋友畅谈自己内心的想法,想的太多,考虑问题容易消极。

     改变后:“你所想的99%以上的都不会发生”我们都把自己禁锢在自己的思想里边,也就是老师说的“超我”中,人无完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有缺陷的 人才是完美的人。

     所以我很乐意和 别人分享自己,去聊自己的心事,自己的烦恼,自己对人、事、物的看法;渐渐的身边的朋友也都显得这么的热情,每周被邀约的聚会也多了起来;处理好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首先就是放下自己对自己的禁锢,人和人的感情一定程度靠感受的,你的真诚会得到回报,善意的看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善意以对。

     3.改变前:不喜欢在公众的场合,去表现自己;觉得“出风头”,不自然,公司组织会议和参加大型活动等,甘当配角,不想去做组织者或是主导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