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子被大孩子欺负,聪明的父母都这样做,不是教他们说“没关系”

 momo666 2020-04-27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网友分享这样的一个经历,他说自己带着他的双胞胎儿子去游乐场玩。

因为那天是周末,游乐场的人非常多,他带着儿子好不容易在游乐场里的滑梯排到了队,于是让兄弟俩就尽情地玩耍,自己坐在一旁看风景。

可不一会儿,孩子们就灰溜溜地回到爸爸身边,爸爸觉得很奇怪,最爱玩滑梯的兄弟俩,怎么没玩多久,突然跑回来了呢?

后来哥哥主动站出来说明真相,原来,在玩滑梯的时候,弟弟被年纪稍大一点的孩子踢了脸,那个男孩还不道歉,甚至向他们挑衅。

听到这句话,爸爸马上跑进去揪出了这个“熊孩子”,并且在游乐场里以喊叫的方式问出:

这个孩子的家长到底是谁?

一时间没有人回答,他又再次不断向身边人询问,终于,对方家长看在他这个架势,败下阵来,也带着自己的孩子向在场的孩子诚恳道歉。

这位家长在事后和我们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喊叫。

“我要的是他们难受,要他们面对到另一个家长的怒气,要他们成为众人的焦点,要他们难堪,不自在,要熊孩子在下一次想踹别人时,想起今天后果。

有的家长,只要吃亏的不是自己孩子,就装看不见。

我也要儿子看到,有大孩子欺负你,我会替你出头,不要怕。

平时教育孩子,不能欺负别人,更不能被别人欺负。谁打你,就打回去;谁抢你东西,就抢回来。”


但欺负人的一方,往往有身体和年龄上的优势,不是说打就能打过的,这时也不用有压力,告诉父母,我来出头,面对这样嚣张跋扈的霸凌,就不能忍气吞声,助长他们的气焰,让孩子知道,家庭始终是他的后盾。

极大多数家长都不知道,其实霸凌从幼儿园就开始了

虽然没有数据和相关资料,但我亲眼所见具有明显霸凌性质的事件,就发生在米粒的身上。其中一则,就是一名女同学看见米粒有新的玩具,走过去说:我们一起玩吧。

米粒说,我不想和你一起玩。

女同学说:你要是不给我们玩,我们就不和你玩了。

这就是霸凌关系中常见的一种:关系霸凌(孤立、排挤),也是幼儿园主要的霸凌表现形式。

是不是很震惊?

我一个同学曾经和我说,自己在幼儿园就是扛把子,对幼儿园的小朋友说“你们不和我玩,我就不给你们苹果吃!”于是,她成了“山大王”,大家都听她的,谁不听话,就不和他玩。

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就懂得呼吁周围的力量孤立和排挤其他同学?

采访了n多曾经身为霸凌者的朋友、同学,我试图总结出一个结论:

幼儿3岁的大脑已经足够智慧,运用群体的力量维护自身利益,争取权利、彰显地位。


他们长大后可能会说,那时候小根本不知道那就是霸凌,就觉得好玩,想要他的东西,看他不爽等等,但实际上这就是社会生活的雏形。

只不过,孩子们发展出的智慧用错了地方。

而且,家长、老师没有及时发现、没有意识到、更没有正确引导。李玫瑾教授:面对欺负霸凌,家长应该教会孩子不能纵容

还有一段视频被网友热议,这件事发生在一个幼儿英语培训班里。

一个小男孩欺负同班的小朋友,也是踢了小朋友的头,刚好被孩子的妈妈看到,抓着孩子的手直接打了回去,并且教育孩子“被欺负就要打回去!”


欺负人的小男孩的爸爸,看到孩子被打回来后特别吃惊和愤怒。

他称:自己的孩子只是和小朋友开个玩笑,对方家长至于打回来吗?孩子被打回来后,被吓到晚上不敢睡觉,还失禁,小孩间的打闹,家长不应该掺和进来。

恕我直言,这位爸爸,当你孩子踢别人家孩子头的时候,你怎么没想到人家孩子会被吓到失禁?

为什么宽于待己,严于律人?这么双重标准,自己家的孩子金贵,别人家的孩子就不金贵了?


如果不重视,这么一件小事就能直接改变孩子的发展轨迹,蝴蝶效应正是如此,家长绝不可掉以轻心,为了免掉自己的麻烦而选择说:没关系。

如果你一直教孩子去说没关系,到时候承担的严重后果,你们也可以轻描淡写地说没关系吗?

而著名的育儿学家,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就对校园暴力和霸凌事件发声,她在专题演讲里向广大家长呼吁:面对校园暴力不纵容,打回去!


李教授接着解释说:“孩子在学校或者是家庭里接受的教育,更多的是遇到问题先让孩子自我反省,这反而纵容了一些不良行为,最终导致校园暴力事件不断发生。”

其实,“打回去”不是在纵容暴力,或者让孩子用暴力解决问题,而是在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只有让别的孩子知道自己不是好欺负的,才可能避免被再次欺负。

这也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最重要的是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

所以,要防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自己的孩子不要欺负别人,这是家教问题。

所以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什么事情不能做,越有力量越不能欺负比你弱的;


第二个是自己的孩子不要被别人欺负,可以让孩子从小进行体育锻炼,有运动就有爆发力,就不容易被别人欺负。”

李玫瑾教授的孙女就曾在幼儿园被同班男孩欺负,因为男女力量悬殊,自己孙女被同班男同学抱起来又摔下去,磕到了头。

于是她教会自己孙女,女孩要掌握的防身术——当被力量悬殊的人欺负时,拽对方的耳朵,两边一拽,他一疼,就松开了。

我们要做的是,教会孩子变得勇敢,不敢被人欺负。


但是很多孩子性格比较胆小懦弱,作为家长,我们除了担心和保护他之外,还应该做些什么?

1. 让孩子知道权利的界限

想要识别侵犯,首先得让孩子清楚哪些是自己的权利,哪些是别人的权利。规则意识很重要。

你的东西别人不能碰,但同样的东西未经允许你也不能随便拿。

你不能打别人,但别人也不能打你。尊重是相互的。

2. 向欺负者大声说不

告诉欺负者“你这样的行为,并不是一个正确的行为”,不要容忍顺从。

“你们打我是不对的”,“抢我的东西也是不对的”

坚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慌张,施暴者很多内心很“怂”,你足够坚强,他们会产生动摇,“这个人并不好惹”,不再来打扰你。

3. 出现情况要及时跟他人求助

让他们学会表达,学会自信,学会面对,学会对自己负责,要勇敢地对家长老师说出来,而不是用逃避、纵容那些坏孩子恶势力的助长。

最忌讳的就是告诉孩子:为什么别人都没被欺负就你被欺负了?


因为孩子年龄小,根本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只有老师和家长才有。

所以我们要做孩子坚强的后盾,告诉孩子“幼儿园里,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一定要及时和爸妈说清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