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些年来青海湖在不断扩大,会不会有一天冲出大山流向海洋?

 科学船坞 2020-04-27

首先,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青海的形成过程,这样的话就知道为什么青海湖不会冲出大山流向海洋了。

青海湖的成因:

青海湖是我国内陆最大的咸水湖泊,湖四周环山,湖附近地区常年干燥多风,年平均蒸发量较大。青海湖的平均水深为21米,作为一个高原湖泊,它也是一个断陷湖。

青海湖的形成与演化都受到地层构造运动的影响,在历史中,青海湖经历了发展期,全盛期,也经历过萎缩期,期间湖泊的水域面积也有过频繁的扩张与收缩,这些不仅与地质构造有关也与当时的气候有关。

想要了解一个地区的形成历史,那就需要钻探取样。

在青海湖湖滨地区进行了钻探,钻探深度155米,取得了较深位置的岩层样本,根据测定结果,表明青海湖在约50万年以前就已经成湖了,50万年前是最晚的时间。

既然说青海湖是断陷湖,那就需要搞清楚这个青海湖盆地是何时形成的。因为成湖之前,地面首先得凹陷成盆地,然后久而久之,四周的河流汇聚于此,形成湖泊。

青海湖盆地的成因,它是新构造断块差异升降运动的产物。从青海湖湖盆的外貌来看,它近似菱形,湖区四周均为断裂升降区域,由于地层的沉降形成了巨大的洼地,而这块区域的沉降活动,大约从上新世就已经开始了,这大约是250万年以前的事情了,之后是慢慢沉降的过程。

在上新世末期更新世早期阶段,发生过强烈的差异隆升阶段,在这一时期,该地区形成了地堑,地堑是一种可以发育成断陷盆地的地质构造,外观上呈现出地面凹陷,两边高。

在中更新世时期,这大约是50-70万年以前,青海湖段发育成断陷盆地,与黄河谷地相连,这一时期该地区气候湿润,降水量较高,盆地里易积水成湖,这一时期河流从周围汇聚于此,形成了河湖并存的状态,青海湖也就是在这个阶段初步形成的。

在形成初期,青海湖是一个淡水湖与黄河相连接,湖水可以通过东南方的倒淌河流入黄河。

在中更新世末期晚更新世初期,大约是13万年以前,由于该地区出现了第三次强烈的差异隆升,使得倒淌河转向流向了西边注入青海湖中,形成了多个子湖,其中有尕海、耳海、海晏湖、沙岛湖。由于倒淌河转向,青海湖连接黄河的通道被关闭,因此,青海湖由外流湖变成了闭塞湖,也从淡水湖慢慢的变成了咸水湖。

倒淌河名称的由来其实是和它的流向有关系,原本它也是一条自西向东流的河流,注入黄河,后来由于地势隆起,倒淌河倒流,变成了自东向西的流向了,故名倒淌河。

青海湖从最初的断陷洼地,到外流湖再到闭塞湖,这其中的演化原因都与当地的地质构造运动有关,以及气候的变化,在成湖的那段时期,气候湿润,降水量较多,为成湖提供了很大帮助。

近几十年来,青海湖湖面不断下降,只是最近几年上升了。青海湖的补给来源多为河流注入,由于青海湖湖区干燥多风,蒸发量很大。1955年开始,为了监测青海湖湖面的变化建立了三个水文观测站,监测结果表明湖面每年平均下降0.12米,至2004年左右降到最低。

据了解,人为活动的耗水并不是青海湖湖面下降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当地的气候偏干暖化,干燥多风,导致湖水蒸发量较大。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采取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调水补充、加快周围生态建设等一系列的措施以延缓湖面的持续下降。由于这些措施的实施,青海湖水位连续几年来都处在波动上升的趋势中。

除了人为实施的这些措施,还有气候方面的原因,由于全球变暖,青海湖西北部的冰川融水也有部分汇入了青海湖中,近些年来降水量的增加也导致了湖水位的上升,青海湖附近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步好转,沙漠化也因为生态建设而被遏制住,这都对于保持水土有积极的作用。

回到题目上来,按照青海湖现在的情况以及从地质活动构造变化的长期性来看的话,题目的畅想很难出现,除非再来一次地质变化,让青海湖重新变成外流湖,流入黄河奔向大海。否则就算是现在湖水位是在不断上升中,又能上升到哪里去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