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筑行业“猫腻”多,互联网技术下,是否能屏蔽人为干预?

 链上甲乙 2020-04-27

文 / 链上甲乙

  

最近,A公司的读者y先生,咨询小链,说他们公司参与了某地产公司的工程项目竞标,他们落标了,事后,他得到的反馈是,高出了第一名公司100多W,甲方表示,他们公司用的是第三方评标系统,全程无法人为干预,结果真实有效。

这个价格,与最终中标人,差距非常大,Y总心里不禁藏了一万个问号,很想知道,融入了互联网技术的业务对接,是否真实有效?还是拒绝他的一个托词?

其实,这段时间,从上到下,因不可抗力的YQ影响之下,各界都在提倡的“云招标”、“云签约”、“云谈判”等各种突破传统工作习惯的新模式,正慢慢让大家从被动到习惯,再到主动的顺势而为,大有普及之势。

除了效率提升、降低办公成本之外,也让一些敏感的商业运作,在不知不觉中,借力互联网信息技术,挑战并破局了一些被诟病多年的行业乱象。比如,处于风口浪尖的建筑工程行业。

因为点多面广,诱惑于无形之中,让逐利者趋之若鹜。虽然一直贴着传统行业的标签,也沉淀了一拨放下锄头当老板的基层包工头群体,貌似与高科技、大数据、互联网有些距离。

但,这些年,建筑行业的与时俱进,丝毫没有落后。

除了体制内的工程项目外,一些大型私企,也在主动将各环节管理融入互联网技术,来进行内部的人为干预之下的权力制衡,从源头上遏制个别人的小算盘。

那哪些行业里,过往的一些“猫腻”,哪些已近被互联网技术一招制敌?哪些又是有点尴尬的呢?今天简单来扒一扒:

哪些“猫腻”,已经被互联网技术拿捏得死死的?

1)资质挂靠:2019年社保数据联网,着实让“不在其位,只谋其利”的万人考证的狂欢,杀了一个措手不及。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人及时注销止损,以防后患;有人低估大数据技术的精确比对和抓取能力,成为杀鸡儆猴的榜样,上了“黑榜单”。

2)四库一平台:权威住建部门,对于本行业的一个全方位的市场监管平台,算得上是建筑圈内的“天眼查”。行业之类,干过的成绩,犯过的错,拿到的奖……,怎么形容它呢?只想说,你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还在这个圈子混,都有人给你记着。

所以,一些公司,在参与新项目竞标或业务对接时,为会刻意隐瞒一些过往,或是虚假提报一些业绩,只要你是有名有份的公司,毫无遁形之地。

3)电子招投标:传统招投标,作为圈内“猫腻”的高发环节,也是被质疑最多的地方。

围标:传统模式下,因为受地域限制,传播覆盖面和参与面有限,大多乙方之间,是否参与,都会有心理预期,为了十拿九稳,通过私下联盟,来增大中标率,锁定价格,召集一拨盟友,或轮流坐庄,或自说自话,借用别家招牌,怎么投都是自家赢。

全电子招投标模式下,如果是市场大众的项目,因为潜在竞争人基数会无限大,加之传播面广,摸不着哪里会出来了陈咬金。

再做一个假设,就是碰巧,投标的没多少,你侥幸围上了,除了登录指定的平台时,需要事前申请与投标公司相对应的CA证书外(登录用的密码钥匙),在评标中,通过数据差异比对、网络IP地址比对、电脑MAC比对等,会轻松识别你的硬件信息、电脑机器码、软件加密锁码。

你可能会说,大不了在不同地方,用不同网络,再用不同电脑来破?好吧,你要打算围个十几家,暂不说这个过程有多麻烦,在一切结果未定的情况下,这些需要调动的资源、投入的成本、还有有限的竞标时间,实现起来并非易事。

但也有特例,就是某种专业技术要求高、或其他客观因素限制下的项目,比如造个鸟巢,你说你只干过六层住宅,也来参与一下,明显经验和处理技术的能力是有限,作为国家性的地标工程,也代表了对外形象,匹配性的门槛要求,肯定是合理的。

信息不对称:过往临时提出一些条件或信息,让部分潜在投标人措施不及,从而被排除于无形之中。通过互联网平台操作下,大家统一、同步的信息推送,轻松解锁了这个弊端。

还有哪些“套路”是人工智能也表示尴尬的?

“人情社会”之下,业务拓展靠“关系”,这在传统的工程项目获取渠道里,还是占据一大部分,它对于工程乙方来说,虽说不是充分必要条件,但对于赤手空拳,的确是个大家心知肚明的“捷径”。

正因为这个不能说的秘密,也就有了让“人工智能”也会尴尬的问题:

1)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最常见的就是设门槛,也就是招标需求方量身定做一些条件,减少了竞争范围,间接排除了潜在对手。再先进的智能算法,也架不住自己定规则,解释权归自己?

比如,前几天某地区的一个公共资源中心,爆出一个对电梯工程强制指定一线品牌的乌龙事件,不按指定范围品牌就不予竣工备案。从发布到取消,只间隔了一天,最终在自我批评下收场。

2)功夫在诗外:  常见的就是串标,甲、乙之间的桌面上或桌面下的难以描述的秘密,有的项目是碍于必须走流程,而有的项目虽心有所属,也能自主选择,但却又不得不进行市场比对,获得谈判参照物,但所有的剧情却又未来可期,让所有的灰色操作,在流程中洗白。

结 语

建筑行业“猫腻”多,互联网技术下,是否能屏蔽人为干预?

从单一的人为干预到人工智能技术的管控,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其实更像一场猎人与猎物之间的智慧赛跑,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问题的出现,会伴随着技术的升级来堵漏,从防到堵,制度或措施某种意义上是会有滞后的,空子始终会存在。

除了治标,治本显然更彻底,兜兜转转,这些年工程圈里的那些被玩坏了的,并又影响行业和谐发展的“潜规则”,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技术是否能最终挑战人性呢?拭目以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