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邯郸市古十景,历史长河中的遗珠

 taoshu 2020-04-28

邯郸市古十景,历史长河中的遗珠

邯郸是一座古城,在历史上曾经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 中心城市,这也让这座城市无论从人文角度还是自然环境角度来看,都有着学多值得人们去探究都地方。“邯郸十景”就是其中之一。

邯郸市古十景,历史长河中的遗珠

清朝同治年间,在《邯郸县志》上就有着这样关于“邯郸十景”的记载。这十景包含了邯郸的人文建筑和自然风光,通过这种方式,也对邯郸这个地方的文化与风景进行了高度的概括。

这十景分别是:丛台夕照、箭岭晴岚、滏水春帆、葛山红叶、紫峰晚霞、古城积雪、绕郭荷香、沿堤柳色、仙境诗廊、灵岗香市。

邯郸市古十景,历史长河中的遗珠

邯郸县志

其中“灵岗香市”这一景,则是曾经“剑池新月”的替代品。相传在邯郸县东大乐堡这个地方,古时候有一个水池。这个水池的名字叫做“称剑池”,而在传说中,这个水池曾经是战国时期燕国大将乐毅磨剑用水的地方。

传说中每逢阴历十五,“称剑池”中池月相映,可称一景。可惜的是,这个水池在明朝的时候已被平毁。清同治年间邯郸县令英棨主修《邯郸县志》,新增“邯郸十景”,将原“剑池新月”一景以“灵岗香市”代之,列在名胜目内。

邯郸市古十景,历史长河中的遗珠

丛台,在城东隅,世传赵武灵王所筑,距今二千余年。其上有雪洞、天桥诸景,夕阳西下,晚照尤佳,诚一邑之胜境也。这是《邯郸县志》上,关于丛台夕照的记载。

邯郸市古十景,历史长河中的遗珠

邯郸丛台四十年代旧照

邯郸市古十景,历史长河中的遗珠

插箭岭,在城西北灵山南弯,环高数丈,多卵石,夏月雨后耕牧时常获箭镞,岭得名以此。该岭位于丛岭之中,“每值晴云开霁,岚光四射”。

邯郸市古十景,历史长河中的遗珠

邯郸市古十景,历史长河中的遗珠

滏阳河,在城东四里,屈曲周流,春篙泛涨,舟楫往来如梭。清代裴大鹏诗曰:一湾春水涨玻璃,片片悬帆映绿堤。细雨吹来风势顺,冲烟已过画桥西。

邯郸市古十景,历史长河中的遗珠

葛山,在城西北三十里紫山之东。上有双井涌泉,林木森郁,葛藟(lei,藤)尤盛,每霜后树叶皆赤,烂如缀锦。

邯郸市古十景,历史长河中的遗珠

紫山,俗称紫金山,在城西北三十里,山势耸拔,岗峦回复,登高北望,群岫堆螺。又时有紫气盘郁,霞光掩映,五色交蒸。为一时游览之胜地。

邯郸市古十景,历史长河中的遗珠

邯郸古城,旧堞犹存,荒台未废,每逢积雪,高低凹凸,处处玲珑。清代裴大鹏诗曰:“当年豪侠俱寂寞,空城薄暮寒光洁。夜来凉月如玉块,不照繁华照积雪。”

邯郸市古十景,历史长河中的遗珠

邯郸城旧有城墙。清同治年间县令英棨植荷花千株,逐年繁茂,春秋之间,香闻千里。

邯郸市古十景,历史长河中的遗珠

邯郸城壕四周和滏、沁两岸,柳树千百株,垂嫩挽黄,浪深叠翠,恰似西子湖边。

邯郸市古十景,历史长河中的遗珠

邯郸市古十景,历史长河中的遗珠

吕仙祠,在城北二十里王化堡(俗名黄粱梦),规制宏敞,古时游人题诗两廊,数以千记,诚一时之伟观也。

邯郸市古十景,历史长河中的遗珠

邯郸市古十景,历史长河中的遗珠

圣井岗,在县西北二十里,有殿宇七十余楹,井居庙中神像前,雨不溢,旱不涸,故名圣井,祷雨辙应。每遇亢旱,祷雨来自千里之外,车马云集,香市如火。

邯郸市古十景,历史长河中的遗珠

史载,初时丛台上建有天桥、雪洞、妆阁、花苑诸景,结构奇特,装饰美妙,在当时名扬于列国。又因为楼榭台阁众多而'连聚非一',所以取名为'丛台'。

当时的丛台,在夕阳的照耀下十分的雄伟壮观。古人曾用“天桥接汉若长虹,雪洞迷离如银海”的诗句对这样的景象来进行描绘,也流传下来了“丛台夕照”这样传说中的景色。

邯郸市古十景,历史长河中的遗珠

邯郸市古十景,历史长河中的遗珠

丛台夕照古今对比图

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丛台经历了无数次天灾人祸的破坏,多次改修重建,有了很大变化。“丛台夕照”也成为历史上的传说,现代的人们更是无缘得见,只能从图片上窥见一斑。

不仅仅是“丛台夕照”这一个景致,邯郸十景大多数到如今都已经很难再见,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绝唱。

编辑丨莫不觉

手绘丨YAAB

出品丨董晓声

参考文献

《邯郸县志》清·英棨

《邯郸市志》2015年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