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诗词大会》,说文字之美

 薄会申 2020-04-28

经同事推荐,看了《诗词大会》的回放,是第二季第六场的前面两位选手。

第一位选手王冬妍在第七题出现了错误。

第七题是单项选择题:

杜甫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什么季节?给出了“春、秋、冬”三个答案。

题目提到的这首七言绝句,是杜甫一组四首绝句中的第三首:

绝句四首之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姑娘已经背出了前两句,可能是对这首诗太熟悉了,过分担心“翠柳”是一个陷阱,结果错过了春天陷入了寒冬,遗憾出局。

王立群老师说,失误原因在于选手对这首诗的整体结构不熟悉。这首诗是四个并列结构,诗人描写了在同一时间看到的地上、天上、窗外、门外的四幅独立画面,而第一句已经点明了季节是春天。

在这首诗中,季节信息具有唯一性的,只有“翠柳”一词,其他的均是多选:黄鹂和白鹭在春、夏、秋三季皆可见;青天四季可见;西岭(岷山)常年积雪,而商船则更是四季往来不绝。

题目“断章”了后两句。如果只分析后两句,确实判断不出诗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杜甫的这一组绝句在刘永济先生的《唐人绝句精华》中没有提及,但是第三首得到了蔡义江先生的青睐,入选《绝句三百首》。所以尽管有“老杜绝句少佳作”的说法,但这个第三首应该是个例外。

这首诗不只是简单描写了四个画面,那样的诗只可以被喜欢,却不能被推崇。这首诗的前两句景物描写值堪入画,充分展露了诗人愉悦的心情,但是无愁不成诗,情感必须有变化,文字才能起波澜。三四两句粗看是景物描写,实际上却蕴含着作者要表达的思乡之情:我常年困居他乡,透过窗户看到的是山顶永远不动的千年积雪,而门前河道上的商船每天熙熙攘攘,却没有一条能够载我东归故乡。这首诗的妙处就在第四句,杜甫将渴望东归洛阳的心情巧妙地寄托在由故乡方向驶来的商船上而不露痕迹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几经辗转,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至成都,寄身成都尹、剑南节度使严武。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听闻叛乱平息,杜甫写出了“生平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狂喜之下的杜甫,手舞足蹈、归心似箭。但是举家返乡毕竟不是一个说走就走的旅程,一年后的杜甫,依旧栖身在成都草堂。第二年(764)春天,杜甫面对大好春光,写出了一组绝句。因为严武的关照,杜甫的日子还是“安逸”的,所以这组绝句的整体基调是欢快的,诗中的思乡之情也没有前一年那么浓烈,用文艺点儿的话,就是在“词语间不经意地渗出了淡淡的忧伤”。“耗磨岁序夕阳天”,英雄的豪情壮志终究耐不住时间的打磨。

这首诗能够广泛流传,不单单得益于四句均是作画的好题材,更得益于全篇对仗工整却又不显涩滞枯燥、读来浅白如话的语言特点,这个特点的好处就是,即使不知道写作背景,纯粹从字面理解,每个人也都能寻找到理想的答案。让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能看懂,才是这首诗的最大长处,这一点和高考作文题类似,历年高考作文题都会因大众的调侃而火爆,而“数理化”则冷冷清清,只有专职教育工作者囿于一隅评头品足。

最后让我们看看杜甫这一组绝句的其他三首,有了比较才能体会到这一首是真的好。下面三首如果不看注释就能明白,请给自己点赞。

绝句四首之一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绝句四首之二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绝句四首之四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第二位选手施勍(qíng)在第四题遇到了困难。

第四题是“对句题”:题目给出了后面一联,要求补充前面一联:

□□□□□□□,

□□□□□□□。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施勍的答案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遗憾出局。正确答案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姑娘惭愧于对主席诗词不熟悉,纠结于题目给出的两句是颔联还是颈联,最后判断考首联的可能性大一些。结果很可惜。

郦波老师说,这四句应该是完全对仗的。

“红军”一联显然不对仗,如果是因为这个而错误,我觉得选手有些冤枉。题目既然是“对句题”,就应该是把一副联分开来,只给出上联或下联,要求选手答出对应的下联或上联,而题目却是直接把一副完整的对联放在那里,让选手另选一副对联与之相对。选出一副对联与另一副对联相对,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对句”。所以这道题考的还是记忆力,如果对主席的132首诗词全部倒背如流,就肯定不会出错。

抛开记忆力,如果从诗的格律分析,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

近体诗之所以又称为格律诗,是因为有不能打破的铁律。律诗中,前一联“对句”的第二字和下一联“出句”的第二字平仄必须相同,这一规律称作“粘”,违者称作“失粘”,犯“失粘”的诗称作“拗体”。近体诗不“失粘”,这就是铁律。

七言律诗第二个字的平仄关系有两种: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七律·长征》是第二种形式(“阴阳上去”用拼音四声代替):

不怕远征难,(一声)

千山只等闲。(三声)

逶迤腾细浪,(三声)

磅礴走泥丸。(二声)

水拍云崖暖,(一声)

桥横铁索寒。(四声)

岷山千里雪,(三声)

过后尽开颜。(一声)

题目中的“沙”和“渡”,是“”,按照格律要求,上两句的第二字,一定是“”。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军”“水”二字,是“”,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毛主席的诗词在王力《诗词格律》中被多次选作样板,就是因为格律严谨,他老人家不可能会犯这种原则错误。所以,如果熟悉格律,就绝对不会考虑“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联。

这个铁律,有时候也让诗人徒唤奈何。在第一位选手遇到的那首诗里,杜甫为什么要说“两个黄鹂”而不说“两只黄鹂”呢?因为这首诗每句的第二个字依次是“个、行、含、泊”,“粘”的格律是“仄平平仄”,而“只”字是平声,所以不是杜甫不懂得如何使用量词,而是格律要求他,在这里黄鹂只能论“个儿”。幸亏杜甫把这个量词用在了“黄鹂”的身上,如果把它用在了“鸡”的身上,肯定会引发后人对其道德水准的集体狂欢式大讨论。

再说第二位选手。单从格律考虑,选择“更喜岷山千里雪”一联是不是可以呢?这一联倒是没有“失粘”,但是尾字“雪”是仄声不入韵,而原诗的尾字“难”是平声入韵,因为一个字就把整首诗的格律全部推翻,犯的错误更大了。而且这样改的话任谁读起来都会知道这根本不是诗,所以格律再重要也只是外在形式,就算是与内容的起承转合技巧相比,也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上。

《七律·长征》的格律并不完美:按照《平水韵》,难、丸、寒属于“十四寒”韵部,闲、颜属于“十五删”韵部,虽是邻韵,毕竟还是出韵,所以这首诗是以词韵作诗韵,韵脚依据的是《词林正韵》中“十四寒十五删通用”的标准;再有就是“军、水、千、山”四个字重复出现,重字实在有点儿多。

但是就诗中所抒发出的充沛激昂的情感来讲,也堪称是“第一快诗”,少见出其右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