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梵我合一是佛教吗?

 一起成长一起学 2020-04-28

平时我们接触到的“佛教观点”有哪些架构在“梵我合一”思想的,这些观点是佛陀说的吗?

-- 古印度信仰的“梵” --

梵(梵语:ब्रह्मन्,bráhman),印度宗教概念,源于自祭祀仪式所得的神秘力量,指宇宙的超越本体和终极实在,现世相对来说则只是不真的现象。又如:梵心(清净之心)、梵志(以清静为志)、梵门(清净的法门)、梵事(清净的法事)。

“梵”的原意是禁咒曼荼罗、祭祀仪式和唱诗僧侣,引申为自祭祀仪式所得的神秘力量;人如作出供奉,端正歌曲,就有“梵生”;再引申为宇宙的精力,天地运行和人类生命,都有赖于梵。梵为本体的观念,则由《吠陀》中宇宙精神主宰“祈祷主”演变而来。

梵与“我”或“彼一”,都是古印度所指的终极实在,是超越和不可规范的唯一实在,多通过否定(非……,非……)加以讲述。《奥义书》和其后的各正统学派在通过否定后,正面断定“梵”与“我”的存在,而且是唯一、不二的存在。这种终极观是实体性的,在思想的最高位置。“梵”是“非概念”的,超越一切名相概念和判断推理,不能靠思辨体验,只能通过瑜伽直接体验。

梵我无处不在,现世只是“终极实在”一种扭曲、不充分的表现,追求梵我时必须舍弃与现世的根本联系。婆罗门教视现世是不真的,但亦明白表达在一切无常无我之上,有一个肯定性的梵我境界。其后吠檀多宗以梵为真如,视世间为;僧佉(数论)以梵为自性,视世间为现象,都是以梵为宇宙的本体。

《奥义书》主旨是梵我合一,主张梵即“我”,我即梵,这是最深密的奥义。人我要没入梵之中,合而为一,了无所限,不死不生。梵与“我”本是息息相关,但由于现象的执迷以致隔断,透过观念与实践,自觉修证,可以恢复本有的大我,实现梵我合一的终极人生境界。

《奥义书》中指出精神修行的步骤,如何由渺小的自我,提升成大“我”,与大梵合而为一。依凭内心的历练,人人最终都可体会“梵我合一”的妙境;人到此处,可以揭破宇宙的迷幕,超于轮回业报以外,生命获致最终极的自我实现。梵我为一,只有广义上的瑜伽才能达到,人可以布施、敬神、口诵陀罗尼(“唵”)和瑜伽实践加以追求。婆罗门教梵我合一的感受,是一种与宇宙合一的感觉;有学者研究称,其与服用LSD(麦角酸二乙酰胺)所致的幻觉相似。

根据吠陀经的传统,“唵”这个音节在印度教里非常神圣,它认为“唵”是宇宙中所出现的第一个音,也是婴儿出生后所发出的第一个音。部分后期佛教信众受印度教影响,也认为这是一个圣洁音节,不少密宗咒语都以“唵”字作开首,如著名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

-- 古印度信仰的“我” --

我(梵语:आत्मन्,Ātman),梵文名词,意为真正的我,内在的自我。这个术语起源自古印度宗教,在各宗派中普遍被接受,被视为是轮回的根基,后被印度教承袭。在印度哲学中,特别是在印度教中的吠檀多派,梵与我合一,是古印度所指的终极实在,是超越和不可规范的唯一实在,被视为是精神与物质的第一原理、第一因。佛教不认可这种学说,主张一切法无我。古代汉译典籍中就将其译为“我”,不与普通的人称指代加以区别化,现代常译为“梵我”以示区别,也有意译为主体,或俗称的灵魂。

古印度教对“梵”与“我”的关系诠释

在梵文与巴利文中的我(梵文:ātman,巴利文:atta),源起于共同的印欧语系字根,*ēt-men,原义是呼吸。古英文中的 æthm,德文中的 Atem,与希腊文的前缀字atmo-,都来自于同一字根。

在《奥义书》中,提出每个人的内在自我,同宇宙超验本体梵为一体,又称梵我、小梵。它本身常住不变,清净不受污染,是轮回的基础。通过宗教修行,与梵回到合一,即是解脱,吠檀多派继承此概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