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生家庭的那些伤害,你意识到了吗?

 xxjjsdt 2020-04-28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上周#傅首尔发长文#意外登上了微博热搜,让“原生家庭”这个词再次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原生家庭”这个词一出现,就变成了一种现象的代名词。这不是原生家庭第一次被讨论,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基本上,人一生有两个家庭:一个是自己出生、成长的家庭;另一个是进入婚姻生活后所建立的家,也就是自己“当家”的家。

原生家庭就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这个家庭的气氛、传统习惯、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学习对象、家人互动的关系等,都影响子女日后在自己新家庭中的表现。

傅首尔在她发的长文中写到:

我小时候,喝过洗洁精水,嚼过别人嘴里的泡泡糖。大部分时间都在冷脸冷眼、轻视责骂,以及无限的期待与要求中度过,没有受过温情,我不知道被人抱在怀里没事儿亲一口是什么感觉,不是没人爱我,只是他们不会表达,并且自己也过得很艰辛。

成年的我,其实不那么容易信人,我不想依赖任何人,我对“人与人之间的联结脆弱不堪且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各取所需”深信不疑。

我很难喜欢谁,即使喜欢了也喜欢不长,更别提忘我地爱谁。我擅长发现别人的缺点,且一针见血,这很聪明,但不是什么智慧,因为它只会令自己痛苦。

幸运的是,她遇见了说出“我这辈子不能让她再受委屈”并且执行至今的老刘,得到了治愈。

但是,很多人并没有傅首尔的幸运。

1

不断重复的人生

之前遇到一个心理咨询者,叫小姚。

小姚是个美丽的女孩,大学的时候谈了一个男朋友。男孩非常优秀,阳光帅气,温柔体贴,家境良好,而且很宠爱小姚。

朋友们都很羡慕小姚,但小姚却总是感觉没有安全感,患得患失。大学毕业后,男孩想要和小姚结婚,并提出去小姚家正式拜访小姚父母。

没想到小姚因此陷入了一种极度的焦虑中,因为她家庭条件不太好,父亲蛮横,总是家暴,妈妈唯唯诺诺。她害怕男友知道,害怕男友会嫌弃她抛弃她。

那段时间,她终日惶恐不安。于是她出轨了。

出轨对象是一个粗鄙的男人,动不动就出手打人。但是她却觉得自己反而松了口气,这个男人让她从自卑中解脱出来,从患得患失中解脱出来。

但是当她意识到自己完全复制了父母的婚姻生活后,她崩溃了,她对生活无所适从,不知道未来在哪里。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的心智模式形成于我们自我构建的成长过程中。一个孩子一开始感知、反应事物的方式,来自身边重要他人对他/她的影响,多次发生后,就会慢慢固定下来,形成这个孩子一生的关系模式。

所以很多人明明知道原生家庭的问题,说着“我不要成为你”,但在越来越多的瞬间,发现自己越来越像父母。

心智模式是过去的小情绪体,慢慢固化,长成了的大情绪体。过去的小反应,现在成了无意识的自然反应,在心理学里这叫做“强迫性重复”,那些固有的情绪反应成了我们确认过的自我的一部分。

而且,情绪越是强烈,联结越是紧密。在原生家庭里受到的创伤带来的爱、恨、怕,早已融进骨血,传递下去。

点击上图,即可咨询

2

无法摆脱的焦虑和不安

在原生家庭的讨论里,我们常会谈到一个词——控制

控制不一定是一个贬义词,在家庭中,如果一个母亲控制自己蹒跚学步的孩子,不让他/她走到车来车往的马路上,那是没有问题的,也是十分适度的。

但是如果孩子已经知道如何过马路,这个母亲还继续控制着,那么问题就会出现。

朱雨辰参加真人秀节目《我家那小子》之后,和他妈妈一起上了热搜。

大家都被朱雨辰妈妈那密不透风的控制和让人窒息的爱震惊了。

朱雨辰的妈妈每天都会给他榨果汁,一天两瓶,必须喝完,晚上要把空瓶带回家,证明他喝完了;

不让他做饭,不让他在外面吃饭。拍戏时,跟着儿子跑剧组,儿子在哪儿,她在哪儿;

不让他接古装戏和武打戏,因为她不想看到儿子被别人打;

她不仅会看朱雨辰发的微博,全面监控孩子的一言一行,还会大段大段地抄在本子上,儿子不发微博,就会催促,甚至威胁“你是要不写,我就抄你博客去!”....

朱雨辰想过反抗,他觉得妈妈的爱太重了,甚至跟她妈大吵“你这样会把我搞死!”

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而他妈妈都不知道自己在控制孩子,她只知道她太爱儿子了。

连她自己都说:“我完全没有自我,我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我的儿子的。”

“为什么不能让我过自己的生活”,这恐怕是每一个被操控的人不断在脑海中呐喊的一句话。

控制来自于不自信,自信的父母无须去控制他们已经成年的子女。控制子女的父母,都是基于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强烈不满,以及对遭到遗弃的恐惧。

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子女的控制也会愈演愈烈,他们将自己与孩子的人生捆绑在一起,控制孩子沿着自己设计好的轨道前行,强迫孩子与自己共生。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做过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儿童时期被父母过多限制行为、干涉隐私的人,长大后独立性较差,依赖性较强,幸福指数较低。

研究人员还表示,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太强,产生的负面影响堪比丧亲!

点击上图,即可咨询

3

患上恐惧症的人

恐惧,是一种正常的人类情绪;恐惧症,是一种神经症。一字之差,截然不同。

之前有对夫妻,丈夫事业有成、体贴温柔,妻子也是美丽大方,两人结婚没多久,但妻子却想要和丈夫离婚。

原因令人意外,不是第三者,不是感情破裂,而是因为灯。

每天晚上,丈夫都要将家里所有的灯打开,但妻子却因为这些灯,每每都难以入睡。妻子尝试等丈夫入睡后将灯关掉,但丈夫会立即惊醒。

其实,这源于丈夫小时候的经历。小时候的丈夫特别调皮,一旦闯祸,他母亲就会将他关到储物间,作为惩罚。有时候因为忙,母亲会忘记将他放出来。

那个储物间没有灯,小小的、黑黑的,他很害怕,也很生气,但不管他怎么求饶,怎么敲打门,都没有用处。

就是这样一种惩罚方式,让他患上了黑暗恐惧症、幽闭恐惧症。

如果没有光,小时候那种恐惧、无助的感觉就会席卷全身,他会有种犯错的感觉,他在这种环境下甚至无法呼吸。

童年的经历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影响是深刻的,孩子成年后如果心理上有缺陷,很可能和幼年的经历有关,这包括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等。

而这种心理上的缺陷,往往不仅限于恐惧症。

点击上图,即可咨询
4

敏感的讨好者

有一种人,胆小、自卑、敏感,行事小心翼翼;善于察言观色,总是优先考虑他人的感受;无主见、不争抢,不敢拒绝他人的要求,习惯性讨好他人……这种人,我们称为“讨好型人格”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女主就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

她在严重压抑的父爱环境下成长,她希望获得家人的认可和喜爱,当她发现学马戏团鬼脸时,父亲笑了,从此她便学会了用扮鬼脸来取悦父亲,以此获得父亲的关注和疼爱。

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她长大成人,她习惯通过不断的取悦,来维系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甚至在紧张时也会不由自主地做出这个表情。但是最终,她还是一次次被伤害。

天才作家蒋方舟也在节目中坦诚自己是一个“讨好型人格”。

9岁成名,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23岁成为《新周刊》副主编,一路荣誉加身,但她觉得自己很痛苦,很压抑,她说“我因为太希望别人能喜欢自己,而成了一个谄媚的人”。

她意识到自己逐渐“丢失了自己”。

关于“讨好型人格”的成因,心理学家们归纳了不同的可能,但不约而同地,他们都把根源指向了原生家庭。

大多数“讨好型人格”的人,儿时都缺少父母无条件的爱,只有当他们做些什么的时候,父母才会疼爱他们,长此以往,他们往往会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反馈,来确认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孩子永远都在渴望爱,但这份爱,不应该是“有条件”的。

点击上图,即可咨询

诚然,我们今日种种,都跟原生家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原生家庭只是决定了你的基础配置。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说过: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永恒不变的,而是可以由自己的意志决定。只要你愿意,性格随时随地可以改变。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我们无意于纠结过去,但我们需要“看见”过去,我们需要去接受去面对,然后鼓起勇气,跨过原生家庭,走出自己的人生,走向不一样的结局。

因为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某个孩子的原生家庭。

生命的根本需求,是渴望被看见

我们在这里

去了解,去沟通,去看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