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流绅士有善心

 传闻汇总书馆 2020-04-28

        很早时期,虹桥东横街口头,有一间洋纱店,掌柜叫赵尚华,虹桥人尊称他为“尚华先生”。他身材魁梧,四方八脸,慈眉善目,头皮溜光,笑容可鞠,待人和蔼,一脸佛相。那时节,被人尊称为“先生”的,虹桥镇上没几个人,二村“蔡日升”老屋的吴臣华先生,也被人尊称为“臣华先生”。这个“先生”的称号,是很高的荣誉,不像做手艺的“油匠先生”、“道士先生”、“唱词先生”,而是代表有学问、有修养、有名望、有善心的绅士名流。
       赵尚华先生出生在乐清老坝头村,从小秉赋聪明,进私塾习幼学琼林弟子规,并熟读四书五经。成年后学了木工,后来在乐成东横街开了一间洋纱店,他受当时进步思想的影响,从朋友处借阅进步书刊,逐渐形成新的世界观,并接触到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结识了共产党乐清县的负责人叶龄银同志,他利用自家在县城东横街开洋纱店的老板身份做掩护,经常为地下党组织采购物资、传递情报。他的洋纱店成了党的地下联络点。一九三七年,叶龄银同志根据他的积极表现,亲自当他的入党介绍人,发展赵尚华先生秘密加入共产党。并指派赵尚华开展秘密活动,作为乐清地区地下党组织的一个重要分支机构。后来,乐成的进步人士张道亮同志(解放后虹桥木器社职工,我中学同学张燕平之父)也被赵尚华先生秘密发展为地下党组织成员,并当张道亮的入党介绍人。为浙南游击纵队三五支队传递情报、采购物资,联络工作做了不少事情。
        一九四四年,乐成的地下党组织被国民党特务盯梢,地下党组织成员赵安富在某一天的深夜上街贴宣传革命的标语时被捕,特务问他的上线是谁?他说只认识人,不知道真名,用的都是化名。特务给他三天期限,让他找到上线,否则就枪毙他,后来,赵安富的家人通过在伪县政府工作的亲戚说情,同意放出来在乐成寻找张道亮,他暗中通知了张道亮,让地下党组织赶紧转移。因为赵安富就是张道亮介绍入党的。赵尚华先生和张道亮等人得到消息后,分头连夜逃出,张道亮跑到上海避难,赵尚华跑到温岭躲避,赵安富也逃到外地去了。此后,他们与党组织失去联络,后来赵尙华接家属在温岭新河镇住了下来,1946年初,生下了第二个儿子赵希元。到了47年,尚华先生见风头已过,便想回家,为避嫌疑,乐清是不敢回去了,于是,就在虹桥东横街头口租了一间屋宕,安家在虹桥镇,并在楼下开了一间“洋纱店”,置办了棉花机,加工弹棉花。一门心思做他的洋纱生意,与地下党组织完全脱离了联系,他也从来没跟人提起过这段历史。张道亮先生从上海回来后,也在虹桥东横街瞿宅祠堂旁边买了一间屋宕,也在虹桥镇安了家,从事木器加工。解放前夕,赵安富在乐成东横街开起了油漆店,当了一名油漆老司。
      解放前夕在虹桥开店期间,他与镇上的老字号商店掌柜们一起,参加虹桥“居士林”(净士堂)的国学讲习班,学习国学经典和佛学经典。并热心公益慈善事业,当时的“居士林”内有一个收养孤儿弃婴的“孤儿院”,专门雇了奶娘给婴儿喂奶,还有专人为入院的孤儿弃婴护理日常生活。另外,“居士林”还有一个救济所,专人负责煮粥做菜,为贫苦人家及无家可归者施粥、提供慈善救济,赵尚华先生每月都会捐助银元用于救助。赵尚华先生与张大生药店的掌柜张仲珊先生在“居士林”的学习中成了至交。他为人热情,待人和气,经常接济穷人,并为乡邻解决纠纷,会写会讲,在群众中树立了崇高的威望,虹桥的老百姓便亲切地尊称他为“尚华先生”。
      一九五六年国家实行公私合营,赵尚华先生的洋纱店并入虹桥供销社,他成了供销社棉布店的一名店员。在工作岗位上,他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勤劳耐心,善于经营,帐目清楚。由于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对佛学文化的研究造诣颇深,为虹桥的佛教寺院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人处事大家皆为之敬佩,被大家推选为乐清县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尚华先生有句座右铭:忍能养福,忠能养禄,乐能养寿,诚能养友,动能养身,善能养德。
       赵尚华先生有六个子女,五子一女;一九六二年他最小的第六个儿子出生,取名叫阿豹。阿豹是我的隔壁班同学,讲话有点“条鸽啦啦”(口吃),所以人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啦啦豹”。这个阿豹是个性格豪爽之人,为人正直,长大后参军入伍,退伍后分配到虹桥粮管所工作,即现在的粮食收储公司。
        一九八五年秋,虹桥举行“抗日战争虹桥起义胜利四十周年纪念大会”,邀请革命老前辈周丕振、邱清华、叶龄银等一大批老同志来虹桥参加会议。那天,尚华先生与叶龄银同志在街路上不期而遇,两位分别了四十多年的老友曾似相识,一问才得知是老战友,两位老人含泪相拥。叶龄银同志问尚华先生,你离休了吗?尚华先生遂将一番经历说给叶老听,当得知事情原委后,叶龄银同志问,你为什么解放后不来找我?尚华先生说,怕说出来上级不相信,怀疑我叛党,再讲文化大革命,怕被人怀疑我是反革命,自己一大家子人要养活,怕连累了家人,所以就一直把这个秘密埋在心里。叶老说,你这个不是叛党,也不是反革命,是为了保护地下党组织,不让更多人落入敌人手里,你是脱离了党组织,当即表示愿意为赵尚华先生做证,并叫他写报告向上级反映,上级组织会对你进行调查的,到时候我会为你做证,为你恢复党籍,落实政策。1986年尚华先生收到乐清县委组织部的文件,看到叶龄银同志在文件上的证明文字,可以恢复他的党籍,前提条件是先要辞去乐清县佛教协会理事职务。
      尚华先生把这件事告诉了家里的六个子女,他说,佛教是我毕生的信仰,恢复党籍,也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我两者都想要,可是不可能。为了恢复党籍而丢弃信仰了大半辈子的佛教,我确实做不到。儿子们分析了情况,也认为当时的离休干部和退休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差别不是很大,再说都快七十岁的人了,恢复不恢复党籍,一辈子都过来了,还是算了吧,便没有按要求向上级组织填写表格,此事就不了了之。而赵安富先生晚年时一直在奔波着如何恢复党籍的事,找到了叶龄银同志,叶老说,你这条线的负责人是赵尚华,只有他的党籍恢复了,你作为他发展的下线党员的党籍才能恢复过来,此事就这样被搁置了。
        赵尚华先生家中的公事桌抽屉里,有一本“家庭功劳簿”,上面记录着一项一项的对他家有过帮助的人和事,某某人在什么时候帮过我什么忙?借了多少钱?送过什么东西?困难当中谁帮助过我?他说:“人要有感恩之心,我受到别人的帮助,才会有今天,要世世代代记住人家的恩情,我这辈子没本事无法报答,希望子女后代们牢记在心,让子孙们知恩图报,要懂得感恩”。后来,他把这本发黄的“家庭功劳簿”交托给小儿子“啦啦豹”,嘱托儿子珍藏保管好,一定要善待他人。有一次,四都的某老伯向尚华先生借钱,他和全家子女一共凑了十万元借给那个老朋友,过了好几年,尚华先生逝世之后,子女们要去向四都某老伯催收欠款,“啦啦豹”不愿意去,他拿出父亲留下的“家庭功劳簿”,给几个哥哥看,上面记录着某老伯于三十多年前曾无息借了一百元给老大儿子赵希荣买刘宅的一间老屋,当时的屋价是五百三十元,能借一百元,很不容易了。老父亲还特地备注:“无息,相当于当时的三个月工资”。子女们看后便不好意思再去要债了。
       赵尚华先生于一九九一年因突发急病仙逝,驾鹤西归,享年七十三岁。他的好兄弟、革命老战友张道亮老伯含泪亲手给他清洗遗体穿上寿衣。多位高僧大德和尚法师为他诵经超度。他给邻里乡亲及亲朋好友、单位同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大家公认的一位老好人,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生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