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怎样利用“梗营销”,增强企业品牌影响力?

 千享传媒 2020-04-28

2020年,“玩梗”依旧是年轻人热衷的娱乐方式之一。“玩梗”的流行,源于Z世代人群的兴起--一群热爱玩梗、热爱创造的95后年轻人,他们的存在,诠释了时代的发展方向,也为“玩梗”注入了无限的生命力。

   

1. B站:“玩梗”发源地

B站是国内最大的ACG平台,年轻人中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人入驻B站。在此大背景下,索尼、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入股B站,催生B站成为继抖音、快手之后中国最大的短视频平台。

作为一个年轻人聚集的平台,B站最大的特色就是“玩梗”。几乎在每个月,B站都会有新的梗出现,以此应运而生的雷军的“Are you ok?”成为B站“顶流”般的存在。而雷军也乐意被“鬼畜”,干脆入驻B站,参与到年轻人中去,在了解的B站人群的基础上营销自己的产品,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力。

   

2.“梗营销”:拥抱年轻一代的营销模式

在互联网经济的浪潮中,企业为了博取大众的注意,将广告带向了毫无意义的重复和音量轰炸当中。以此为代表的拼多多,虽然率先以这种夸张的方式名声大噪,但越来越多企业重复这一广告方式,只能让大众心生反感。

   

对于企业来说,广告营销的起点,应该是大众喜闻乐见--因为喜欢,所以乐于接受。在2019年,kindle玩了一波“梗营销”--盖kindle,面更香。一句与kindle八竿子打不着的广告语,迅速引起了大众的转发。大家为何转发?很简单,大众喜欢。

大众喜欢用kindle、iPad当泡面盖,这是共识。而kindle敢于放下身段的自我调侃是泡面盖,很容易就能引起那群拿着kindle、iPad当泡面盖的人的共鸣。

与此类似的,还有互联网上甘愿自黑的品牌们,譬如“养猪场”网易、“鹅厂”腾讯等。这些互联网头部企业纷纷放下身段,接受大众调侃,在调侃中寻找年轻一代的价值认同感。

   

3.企业玩梗,需要注意“梗”的周期

2月份,老乡鸡发布会也狠狠地玩了一波梗--9分钟的视频里,束从轩口播了“无中生有”、“鸡太美”、“隔壁小孩都馋哭了”等至少16个网络热梗。在发布会后,老乡鸡发布会在全网的曝光量超过了10亿,微信阅读量超10万。

老乡鸡的爆红,与用“梗”的运用息息相关,品牌的年轻化表达,更容易吸引“新晋一代”的Z世代的关注,帮助企业打破群体的圈层化,实现破圈营销。

但是,并非所有的梗都适用于企业。如今,海量的信息随时在互联网上进行迭代和更新,梗作为互联网衍生物,具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一句过气的老梗,不但不能引起年轻人的共鸣,还会让大众觉得企业跟不上时代,影响企业形象。因此企业在选择“梗”的时候,需要与时俱进,拥抱时代流行。而不是生硬地去“碰”年轻人感兴趣的点。

   

对于企业来说,梗营销”是基于大众流行和大众喜爱的营销方式,比起简单粗暴“耳朵虫”广告,“梗营销”更具趣味性和互动性,可以让企业与年轻人玩在一起。同时,“梗营销”也是企业靠近消费者的一种方式,减少了品牌与大众之间的割裂感,拉近了企业与大众的距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