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荠菜药食效俱佳

 wupin 2020-04-28

  □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 温长路

  3月26日是三月初三了。在我国民间有“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说法。可见,荠菜不仅是佳肴一碟,更是良药一味。

  在南方,荠菜有“枕头草”的称谓,说明它与“头”有关,可以让人安睡,包含有“治头晕”的意思。古医籍中虽未明确记载其“治头晕”的作用,但“主利肝气”“凉肝明目”等说法却是明明白白写着的,而肝、目都与头晕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这与近代研究证实的荠菜有治高血圧的作用相吻合。头晕是高血圧病患者经常出现的症状之一,所以准确地说,荠菜所治的头晕是由肝火上炎、肝阳上亢的高血圧引起的一种类型,并非包治所有的头晕。

  说荠菜“药食俱佳”,是符合实际的。作为食,它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且遍及大江南北。在唐代的民俗中就有关于它的说法,用它加工成的“春卷”“春盘”是重要的迎春食品,不只平民食用,也是达官贵族的桌上菜。古书上将荠菜与米粉煮成的糊称为“百岁羹”,足见其价值之高。用荠菜做的春卷、包的饺子、炒的菜肴,都深受人们喜爱。在一些地方,吃荠菜不再是尝新,而是把它作为主时的重要蔬菜。美味和营养同时构成了荠菜在人们心中的永恒地位,其中有些营养素的含量比大白菜、菠菜等常用家蔬还要高,民间有“有了荠菜鲜,不吃白菜馅”的说法。

  荠菜入药名字很多,有标明其形态的,像菱角菜、地米菜、鸡脚菜;有标明其生长季节的,如清明草、上巳菜;有标明其食用味道的,像香善菜、香芹菜、香料菜;有标明其药用效果的,如护生草、净肠草、枕头草。其味甘性温,全草入药,有健脾、利水、止血、明目之效,对痢疾、水肿、淋证、目赤肿痛、吐血、便血、血崩、妇女月经过多等有治疗作用。

  荠菜花性暖,与荠菜同功,侧重于对痢疾、崩漏的治疗。荠菜入药以水煎为主,或配合食物烹后食用。辛弃疾有诗赞荠菜说:“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荠菜是草木中报春的使者,又广为食用,踏青之际不妨采回尝一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