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岑参去西域(19):北庭(吉木萨尔)

 人在旅途的Gao 2020-04-28

        北庭故城遗址为唐代北庭大都护府治所遗址,位于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庭乡。唐玄宗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军灭高昌国,在此地置庭州,下设金满、轮台、蒲类三县(宝应元年(公元762)增置西海县)。武则天长安二年 (公元702年)于此置北庭都护府,直接领导庭州、西州、伊州这三州,并统辖西突厥十姓部落诸羁縻府州(少数民族部落自治州)地处天山北麓的庭州,东连伊州、沙州,南接西州,西通弓月城、碎叶镇,北至回鹘大营,是丝绸之路北道的交通枢纽和贸易中转站。北庭都护府所在北庭城,同时还是唐代重要军政机构瀚海军、庭州府衙和金满县衙的所在地。

        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夏秋之际,岑参受安西和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邀请,出任北庭都护府判官,第二次西域行来到庭州。到达北庭不久,就赶上了主帅封常清领导的一次西征行动。九月,岑参在北庭都护府西边的轮台县送行封常清率大军出师西征,自己则坐镇北庭,负责大军的后勤保障。唐军的这次西征很顺利,似乎兵不血刃就让敌人缴械投降,大约一个月后,大军得胜凯旋,岑参在北庭西郊迎候封常清率军回返,写下一首《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

        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

        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

        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

        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

        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

        却笑霍嫖姚,区区徒尔为。

        西郊候中军,平沙悬落晖。

第一段描写傍晚西郊迎候封常清率军凯旋。封大夫上个月领兵西征,敌人慑于唐军声威纷纷投降,现在满载战利品的骆驼队连绵归来,天山南北又迎来了和平安宁,跟西汉著名将军霍去病比起来,封大夫的战功真是毫不逊色。

        驿马从西来,双节夹路驰。

        喜鹊捧金印,蛟龙盘画旗。

        如公未四十,富贵能及时。

        直上排青云,傍看疾若飞。

        前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支。

        天子日殊宠,朝廷方见推。

第二段描写封常清的将军威仪和卓越功绩。眼见封将军的仪仗队从西而来,醒目的主帅军旗迎风招展,封将军尚未满四十岁,就已经获得了荣华富贵,地位权势的上升如此之快,全都是凭借着多年来平定叛乱部族的功绩,得到了天子的特别宠信和朝廷官员们的推举。

       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侧身佐戎幕,敛衽事边陲。

        自逐定远侯,亦著短后衣。

        近来能走马,不弱并州儿。

第三段写到自己的殊遇和理想。自己不过是区区一介书生,忽然得到封将军这样国家栋梁的知遇,来到北庭幕府中作幕僚,愿恭谨听命从事于守卫边陲,向东汉班超那样投笔从戎,在边关成就一番功业,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骑射训练,已经能像并州少年那样驰骋疆场。

        岑参两次西域行的路线图。第一次西行到达安西都护府所在地龟兹(今新疆库车),第二次西行到达北庭都护府所在地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庭乡)。

        北庭都护府直接控制的地域是庭州、伊州、西州,三个地方有几条道路可以互相往来。岑参上任时很可能是从伊州直接到达庭州,而岑参在西州的活动则是后来的出使公干。

        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初冬,封常清这次领兵西征,史书上没有记载,当时北庭都护府管辖着西部的突骑施部落、西北部的葛逻禄部落,这两个部落时常会有反叛唐朝的行为。对于这次平叛的胜利,岑参还写下了一首五言绝句《灭胡曲》:

        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

        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

北庭都护封将军刚刚剿灭了胡人的叛乱,部队将士们士气高涨,现在北庭地区恢复了和平安宁,晴朗的天气中只看到南边天山雄伟矗立。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的整个一年,北庭都护府都比较平静,没有战事,岑参主要的职责是往来轮台、西州等地检查防务和物资贮备。在北庭幕府期间,他写下了若干怀乡、应酬、送别的诗作。六月里的一天,岑参跟同事们登北庭城楼,应大家的要求,作有一首《登北庭北楼,呈幕中诸公》:

        尝读西域传,汉家得轮台。

        古塞千年空,阴山独崔嵬。

        二庭近西海,六月秋风来。

        日暮上北楼,杀气凝不开。

        大荒无鸟飞,但见白龙堆。

        旧国渺天末,归心日悠哉。

        上将新破胡,西郊绝烟埃。

        边城寂无事,抚剑空徘徊。

        幸得趋幕中,托身侧群才。

        早知安边计,未尽平生怀。

“西域传”即《汉书·西域传》,其中有汉武帝遣李广利攻大宛国,破轮台国,并在轮台等地置卒屯田的内容。“二庭”,在汉朝时指匈奴北庭和南庭,这里指汉车师前王庭(唐西州领地)及车师后王庭(唐庭州领地)。“西海”,这里主要指今新疆乌鲁木齐西部地区,分布众多天山融水形成的湖泊,唐庭州在此曾设西海县。北庭气候昼夜温差大,六月还是夏天,但傍晚在城墙上已能感到丝丝寒意,封将军领导平定叛乱,使北庭平安无事,远眺东方不由心生归意,幸好能跟诸位才俊一起共事,你们都拥有安边良策,我自叹不如啊。

        这年四月时,岑参的一位同事宗学士从北庭都护府调往安西都护府,他写下一首送别诗《北庭贻宗学士道别》:

        万事不可料,叹君在军中。

        读书破万卷,何事来从戎。

        曾逐李轻车,西征出太蒙。

        荷戈月窟外,擐甲昆仑东。

        两度皆破胡,朝廷轻战功。

        十年祇一命,万里如飘蓬。

        容鬓老胡尘,衣裘脆边风。

        忽来轮台下,相见披心胸。

        饮酒对春草,弹棋闻夜钟。

        今且还龟兹,臂上悬角弓。

        平沙向旅馆,匹马随飞鸿。

        孤城倚大碛,海气迎边空。

        四月犹自寒,天山雪蒙蒙。

        君有贤主将,何谓泣途穷。

        时来整六翮,一举凌苍穹。 

“李轻车”指汉将军李广从弟李蔡,因其勇武善战,曾为轻车将军,这里代指唐朝西域将领。“太蒙”指西方日落之处,“月窟”为传说月亮归宿处,这里都泛指边远之地。“荷戈”“擐甲”即手拿兵器身穿甲衣,指随军出征。“一命”指低微的官阶。“六翮”谓鸟类双翅中的正羽,用以指鸟的两翼。宗学士从军多年,年纪也不小了,但依旧职位不高,在跟岑参推杯换盏时不免发些牢骚,岑参劝慰他,现在封将军贤明识才,你只要刻意进取,一定会得到赏识重用。

        岑参作为封常清的主要文职参谋和亲信,也会常常奉陪出席封常清的宴饮和郊游。一次宴饮时,岑参写下一首《奉陪封大夫宴,时封公兼鸿胪卿》:

        西边虏尽平,何处更专征。

        幕下人无事,军中政已成。

        座参殊俗语,乐杂异方声。

        醉里东楼月,偏能照列卿。

“鸿胪卿”即鸿胪寺卿,相当于古代的外交官。封常清作为封疆大吏,要政治、军事、外交全负责,对周边的少数民族部落除了武力平叛,更多需要怀柔安抚,接待各地部落来访使者是必不可少的。岑参夸封常清治理有方,周边不必发兵征讨,府内事务井井有条,宴席上各位高谈阔论,助兴音乐五花八门,大家兴高采烈一醉方休。

        这年夏天封常清一次外出宴饮,岑参写下一首《陪封大夫宴瀚海亭纳凉》:

        细管杂青丝,千杯倒接蓠。

        军中乘兴出,海上纳凉时。

        日没鸟飞急,山高云过迟。

       吾从大夫后,归路拥旌旗。

“倒接蓠”即倒著接蓠,倒戴着帽子,接蓠为一种帽子。典故出自《世说新语》, 西晋时出任荆州都督的山简,经常出游畅饮,日暮而归,醉后常倒戴头巾骑在马上,醉态可掬。后常用来形容醉酒或醉态。

        这年的九月九日重阳节,岑参陪封常清郊游登高,写下一首《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黄花酒”即菊花酒。“会昔闻”即开故事会,听封常清讲他之前出征杀敌的经历。“霜威”、“杀气”为双关语,一方面是指天气肃杀冷酷,一方面是指主帅威严如霜。“亚相”、“中军”即指代主帅封常清和其率领的将士。“荷吾君”即感谢主帅封常清。

        岑参平和的心态在这年的年底被打破。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率领大军自范阳起兵,一路势如破竹杀向中原。当时正值封常清回到长安向朝廷汇报工作,他自告奋勇并夸下海口,唐玄宗便任命他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去防守洛阳。封常清赶到洛阳招募士兵进行防御,但草草组织起来的队伍哪里抵挡得住训练有素的安禄山军队,兵败不可避免,这年十二月,唐玄宗听信宦官监军边令诚的谗言,杀大将封常清和高仙芝。天宝十五载及至德元年(公元756年),一些安西和北庭的军队开始回调内陆去平叛,留在北庭的岑参,心理起了很大的变化,他写下一首送别诗《送四镇薛侍御东归》:

        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

        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

        梦去湖山阔,书停陇雁稀。

        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

“将军初得罪”即指封常清兵败洛阳被免职,大概随后封常清被杀掉的消息这时还没有传到北庭。“门客复何依”表明岑参对自己未来命运感到迷茫。最后两句的意思是,幸好你我两家庭院邻近,你如今回去正好顺路帮我捎份家书。

        主帅封常清被杀,让岑参不由有物伤其类、痛失知己之感,他更加感到孤单,无所依靠,思乡之情将变得愈发浓烈。天宝十四载(公元756年)春天,他写下一首《北庭作》:

        雁塞通盐泽,龙堆接醋沟。

        孤城天北畔,绝域海西头。

       秋雪春仍下,朝风夜不休。

       可知年四十,犹自未封侯。

这首诗在前面介绍过,“雁塞”、“盐泽”、“龙堆”、“醋沟”为四个西域地名。岑参生于公元715-718年(确切年份没有定论),到公元756年,为四十岁左右。

        这一年六月长安沦陷,朝廷一片混乱,留在北庭的岑参,一时半会儿无法回去,也只能安分守己在此做好自己的工作。他写下一首《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

        公府日无事,吾徒只是闲。

        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

        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

        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

幸好当时北庭一带还安定无事,岑参表面上在幕府中闲静度日,心底里却日夜盼望东归。

        封常清死后,朝廷任命赵宗玼代理北庭节度使,岑参也被升职为节度副使摄监察御史。这年九月,岑参写下一首《赵将军歌》:

        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

        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

“纵博”指古代军中较量骑射和勇力的游戏。岑参陪赵将军到北庭南郊外狩猎,夸奖赵将军骑射武功精湛,在跟部下的比武游戏中屡屡获胜。

        岑参于公务之外的闲暇时间,在北庭府院内开凿池塘,栽树种药,以此打发时日,转移思乡之情。有次移栽来一颗柏树苗,写下一首咏物诗《使院中新栽柏树子呈李十五栖筠》:

        爱尔青青色,移根此地来。

        不曾台上种,留向碛中栽。

        脆叶欺门柳,狂花笑院梅。

        不须愁岁晚,霜露岂能摧。

“李栖筠”应该就是上面诗中的李判官。“台”指御史台(古代监察机关),汉代御史府中多植柏树,后因称御史台为柏台或柏府。三四两句表面上是岑参对这株柏树命运的叹惜,实际上也是对自已命运的慨叹。五六两句运用了拟人和倒装的修辞手法,即“欺门柳脆叶,笑院梅狂花。”不能返回朝廷的岑参,在最后两句表达了跟朋友互相勉励、不向命运低头之意。

        又一次,一位交河小吏给岑参献上一株雪莲花,说是从天山上采来的。岑参惊讶于此花的高贵秀美,香气袭人,不禁感叹它出于偏远山谷中,未能生长于内陆,反使牡丹、芙蓉价重誉高,可惜之至。进而由花及人,拟之以怀才之士未预明主,有感而歌,写下一首优钵罗花歌》:

        白山南,赤山北。

        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

        叶六瓣,花九房。

        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

        移根在庭,媚我公堂。

        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

        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

        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王。

“优钵罗”为梵语音译,也作“乌钵罗”,意译为青莲花、黛花、红莲花,也就是汉语所谓雪莲。岑参说优钵罗花这个名字是他从佛经里读到的。“白山”即天山。“赤山”即火焰山。“花九房”即花有九片花瓣。这首咏物诗,以花独居僻壤,喻自己穷居塞外;以花种类奇特,喻自己胸怀大略;以花的独自开放,喻自己的洁身自好、特立独行;以花的罕为人知,喻自己的怀才不遇;以花因路途遥远无法上闻帝王,喻自己远戍边塞,晋身无阶。

        唐代曾来到天山以北的著名诗人,除了岑参外,还有骆宾王。在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为防御西突厥的入侵,骆宾王曾随军队戍守西陲约一年时间。他随部队行进到蒲类海(今称巴里坤湖)时,写下一首夕次蒲类津(一作晚泊蒲类)》:

         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

         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

         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

         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

         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

“二庭”指汉朝时匈奴的南庭、北庭。“南属”指向南延伸。“龙庭”即龙城,汉代时匈奴的政治中心。“燕颔”指如飞燕状的下巴,形容相貌威武,有封侯之相。典故来自《后汉书·班超传》,班超自幼有立功异域之志,相士说他“燕颔虎颈”,有封“万里侯”之相,后来班超奉命出使西域,因开拓西域有功封定远侯。最后两句也是一个典故“兰山羞”,出自《汉书·李广传》,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将军李陵到兰干山南分兵击匈奴,被围困箭尽粮绝,投降匈奴。后用为咏战败之典。这首诗表达了骆宾王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远离中原思念家乡,边地凄寒生活艰苦,崇尚勇武渴望建功。

        安史之乱发生后,唐朝抽调河西及陇右军队支援内陆,吐蕃趁机入侵并占据了河西及陇右,切断了西域和内陆的联络,安西和北庭都护府成了孤悬之地,驻守在此的唐军将士没有放弃,仍然坚守了几十年。直到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吐蕃军队攻陷北庭都护府,最后一任北庭节度使杨袭古率残部撤到西州(今吐鲁番),又不幸被回鹘人所杀。北庭都护府自长安二年(公元702年)至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共约历时89年。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敦煌文书中,记录有一位名叫殷济的人留下的诗作,其中有一首《奉忆北庭杨侍御留后》:

        不幸同俘絷,常悲海雁孤。

        如何一朝事,流落在天隅?

        永夜多寂寞,秋深独郁纡。

        欲知相忆甚,终日泪成珠。

“北庭杨侍御留后”即最后一任北庭节度使杨袭古。“俘絷”即被俘拘禁。“郁纡”为忧思萦绕貌。,诗作者殷济应该是杨袭古的僚属,北庭被吐蕃攻陷,殷济随扬袭古奔西州。扬袭古在西州被诱杀,殷济则被吐蕃俘虏羁用。

        北庭都护府沦陷后,吐蕃和回鹘争夺此地,最终回鹘部落取得胜利,所建立起来的高昌回鹘王国,以高昌城为国都,北庭城则作为陪都。高昌城被改称为哈喇火州城,北庭城则被改称为别失八里城。元蒙崛起时,成吉思汗西征,高昌回鹘王主动归附,元蒙在此设北庭都元帅府和别失八里宣慰司。公元1221年,进入暮年的成吉思汗,闻听“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有养生长寿秘诀,便派人诏请丘处机,想向他讨教长生之术。当时成吉思汗西征已经到了今阿富汗境内,这年春天,丘处机率领门徒从山东出发,经北京北上,取道漠北西行,横穿蒙古高原,从东向西翻越金山(今阿勒泰山),然后沿着准噶尔盆地东缘南下(即回鹘道)。据丘处机弟子撰写的《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载,这年的八月二十七日,丘处机一行到达阴山脚下的小城(应为唐代的蒲类县),当地酋长设葡萄酒及名果、大饼、浑葱等招待,第二天沿川西行,历二小城,到达鳖思马大城(即别失八里),王官、士庶、僧道教数百,具威仪远迎。因问风俗,乃曰:“此大唐时北庭端府。景龙三年,杨公何为大都护,有德政,诸夷心服,惠及后人,于今赖之。”这应该算是对北庭故城最后的文字记录了。丘处机在此留下了两首诗,一首为《望阴山》:

        高如云气白如沙,远望那知是眼花。

        渐见山头堆玉屑,远观日脚射银霞。

        横空一字长千里,照地连城及万家。

        从古至今常不坏,吟诗写向直南誇。

“阴山”即为天山。另一首为《夜宿阴山下》:

        夜宿阴山下,阴山夜寂寥。

        长空云黯黯,大树叶萧萧。

        万里途程远,三冬气候韶。

        全身都放下,一任断蓬飘。

        北庭故城因战乱废弃大概在元末明初,从此它就从历史文献的记载中消失了。不过在后世的诗歌创作中,“北庭”却成为了大唐帝国鼎盛时代的一个象征符号。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写过很多记梦诗,来表达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其收复国土的愿望。他曾写下一首《记九月三十日夜半梦》:

        一梦邯郸亦壮哉,沙堤金辔络龙媒。

        两行画戟森朱户,十丈平桥夹绿槐。

        东阁群英鸣佩集,北庭大战捷旗来。

        太平事业方施设,谁遣晨鸡苦唤回。

“邯郸”为战国时赵国都城,此代指宋朝故都汴京。“沙堤”为唐代专为宰相通行车马所铺筑的沙面大路。 “金辔”为饰金的马缰绳。“龙媒”为骏马。“画戟”在旧时常作为仪仗之用。“平桥”即咸阳桥,亦名西渭桥。“东阁”是古代宰相招致、款待宾客的地方。陆游说,梦中看到雄伟的国都汴梁,车水马龙络绎不绝,街桥楼宇繁华壮观,朝廷精英聚集议事,北庭大战捷报频传,正要准备开创太平事业,不知哪来的鸡叫声打破了我的美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