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对干眼症的认识

 新用户10205316 2020-04-28

中医认为干眼症属于 “燥症”、“白涩症”、“神水将枯症”范畴,又名干涩昏花。其主要临床表现如下:目珠自发干涩,干燥不爽,瞬目频繁,磨痛,灼热微痒,不能久视,甚则视物昏朦,或自觉眵多色白粘稠拉丝,伴有口中乏津,鼻腔干燥等。或目珠虽干燥却润泽溢泪,白睛正常,或可见白睛、睑弦和胞睑内有红赤脉络表现,或睑弦有黏稠黄白色排泄物。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精气充盛,才能化生精气,输送精气上达于目,则能视万物。干眼病主因六淫侵袭、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倦、外伤和和其他因素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津液化生不足和失于布散,导致目失濡养。干眼病多为双眼发病,其一般与季节和年龄无关。其病因病机主要表现在:

①脾胃湿热,肺阴不足,或风沙尘埃日久侵袭或久居干燥环境等,致使睛目燥热失于濡润;

②平素情志抑郁不畅,内生郁火,灼津耗液,目失濡养;

③没有节制过度用眼,导致眼睛疲劳,瞬目次数减少;

④素体虚弱,精血不充盛,不能上达目珠,目窍失养;

⑤患风热眼或天行赤眼后期或者没有彻底治愈,热邪伤阴,余热灼津,则津少失润。

参考文献:

1.  吴丽虹, 陈章明. 中医对干眼症的认识及治疗. 养生保健指南. 2017; 10: 322.

2. 商蕴波. 中医对干眼症的认识和治疗. 中国保健营养. 2017; 27(31):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