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浣花文学奖征文 | 水秀玲珑 | 家

 香落尘外 2020-04-29

◇家

文 :水秀玲珑 /  图:堆糖

记得一部电视剧中有句台词说:“不管房子有多大,装得下爱的地方才是家。”

父亲曾说他这一生盖过两次房子,母亲嫁过来的时候,家还是祖父留下来的两间草房。那时候伯父成家就分出去另过了,祖父母和我们同住。草房子年久失修,每到生火做饭的时候就要看风向,风大还好,若遇上无风的天气,灶膛里的烟逆行,呛得人咳嗽不止。

据母亲后来跟我们说,那时候姐姐才满周岁,祖母见一家子住两间房实在拥挤,就在草房子旁边加盖一间偏厦。自然是不能让老人去住偏厦的,母亲便抱着姐姐进去住,谁知姐姐一进那昏暗的屋子就大哭不止。祖母看着姐姐哭,心软了,才决定她和祖父住偏厦。

直到我出生以后,父亲才决定盖一座砖瓦房。

父亲在县城上班,一些建筑材料都是他精心挑选的。碎砖头碎石块夯实,打牢地基,就去窑厂定制新烧的实心青砖垒砌四壁,采用上好的红松木做房梁,铺上当时流行的深青色瓦片。房脊两侧镌刻着一对展翅欲飞的凤凰,构造风格典雅别致。窗子是带屉子的木格子窗,刷天蓝色的油漆。门前的台阶是碎石子铺成的,两块雕花的石垛立在门前,小院子里围上篱笆,矮矮的土墙上爬满青藤,颇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意味。

民间盖房子是一个大工程,要事先看风水,择吉日上梁。我家的宅基地是祖上沿袭下来的,自然省略了繁文缛节。新居建成了,传统上以东为尊,祖父母住东屋,我们一家在西间。

父母都是勤谨的人,小院子打理得井井有条。屋前屋后种植一排榆树,东西两侧垒起两道泥土墙,院子里还建起仓房。整个院落就是个老式的四合院,我们在这座房子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改革开放以后,父亲所在的国有企业并轨,回到家中自谋职业。镇上的服装业崛起,母亲学会了缝纫技术,联合几个女工一起自营服装厂。父亲有时候也去外地做些生意,日子越过越好了。

到了一九九四年春天,父亲和母亲商量要把老房子推倒重建。老房子其实也不是很旧,门前的碎石被檐上滴落的雨水冲刷得光洁润泽,靠阴面的青砖上斑斑驳驳生出一痕绿苔,门框上的天蓝色油漆已呈现出细微的裂痕。

老屋的窗棂上悬挂着新织的蛛网,蛛网上坠着晶莹的露珠,房檐下还有未搭完的燕巢。我出神地想,如果盖了新房,那只燕子是否还能找到我们的家呢?

老房子推倒的时候,母亲也是恋恋不舍的,她说当时没有相机,要是拍个照片留个纪念多好,那毕竟是她和父亲花了半辈子心血打下的江山啊!

到了夏天,新居的外部框架建成了,全部采用现代化的居室设计,比老房子更注重细节,外墙刷上银灰间杂翠绿的细砂石,镶嵌上钩花的图案。门口的台阶铺上浅绿色的理石,守护院子的两块雕花的旧石垛还在,这是唯一被利用的旧物了,几经风雨洗礼,它的半截身子陷进泥土里。父亲和两个建筑工把石垛从泥土里挖掘出来,把根基再次垫高,它就那样端庄地屹立着,慢慢地成为家的符号了。

到了夏末秋初,一座宏阔雅致的现代化建筑落成了。谁知竟然赶上雨季,连续几天的暴雨导致家乡的蒲河发大水了,村里通知村民去外地躲避洪灾。姐姐已经在外地工作了,父亲让祖母带着我和弟弟去城里的姑姑家暂住,他和母亲决定留下来守着我们的家园。

雨一直下,洪水就要逼近村庄了,父亲深知洪水如猛兽,劝说母亲去城里躲避,母亲临行前连夜给父亲备足干粮,天亮之后才出门。父亲对母亲说万一洪水漫上来,他就爬上家门前的老榆树上去躲避,家是他亲手建的,他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离开的。

所幸的是,洪水到我们莲花村的时候势头已经减弱了,等我们从城里归来,远远地看到那座新建的房子安然无恙,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落地生根了。

年年岁岁,光阴荏苒,久经年月,新房子也慢慢熬成了老房子。

今年春节,由于疫情原因,我陪着父母在老家过年,自从出嫁以来我是很多年也未能陪他们一起度过除夕之夜。夜里,母亲和父亲闲谈往事,忆起风风雨雨的沧桑,母亲不无抱怨地说:“我到你家的时候,还是两间小土房,穷得连锅盖都是草编的……”

父亲接过话茬:“谁不知道谁呀?你娘家在东头的河淀子旁边,两间泥土房东倒西歪的,拿木桩子支着……”

我见父母亲话里有股火药味儿,赶紧笑着打圆场说:“人家现在都时兴炫富,您两老怎么还比穷呢?”

母亲不甘心地对我说: “当年,要不是看在你爸是工人阶级,还当过兵,还有你姥姥就是不让我嫁太远,她说只有我一个女儿,一定要在眼前看着才放心,谁知,后来她却搬走了,唉……”

父亲略带揶揄地说: “那时候,工作单位的同事还笑话我娶个向阳花!”

我忍不住笑,问母亲: “向阳花是什么意思,是说您年轻时长得美吗?”

母亲嗔怪着解释道:“向阳花就是社员的意思,没听过《社员都是向阳花》这首歌吗?那是讽刺我农民的身份呢!”

我不禁笑出声了。我说:“妈,您其实就是向阳花,有自己的一片土地,守着田园,那是他们羡慕你呀!”

父亲和母亲年轻的时候都是文艺宣传队的演员,业余时间排练节目,他们都是长在红旗下,是曾经有过共同的革命理想的。

前几年,父亲在门框上题字自我勉励,自创一首打油诗,最后一句是“自立更生度晚年”。年逾古稀的他们还重拾年轻时代的梦想,一起组建乐队去公园唱红歌。母亲自豪地说她是共和国的同龄人,经历过艰苦奋斗的岁月,看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如今儿女也孝顺,她和父亲守着老房子哪也不去了,莲花村就是一辈子的家。

我的父母亲在年轻的时候争吵过抱怨过,我曾经不理解他们的相处模式。待我历经世事,才慢慢悟出家的涵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们是少年夫妻老来伴,一起相守到鬓发苍苍,相视一笑终将彼此和解,一个有爱的地方才是家。

我又何尝不是呢?随着年龄的增长,远嫁的女儿对老家的眷恋与日俱增,对故园的思念缱绻痴缠,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染了情思。无论走多远,去到哪里,始终依着血脉根源,代代薪火相传。

一次次在离别的路口回望,夕阳映着屋顶上袅袅升起的炊烟,穿过古旧的巷口,碎石的小路尽头,那间老房子就是屹立在我人生旅途中的一盏灯塔,无论远方有多远,她始终召引着我的步履,让我回家。


简介:

水秀玲珑,原名韦艳微,现居辽宁沈阳。一个生在夏天的北方女子,守着光阴赏花品茗,倚着诗词垒字筑梦。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暖在北方 胡迎春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陈风华

美编:无兮    ETA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主播:魏小裴  自在花开   眉如远山   西西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