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此内容是赵洪钧老师新著《赵洪钧医学真传(续)——方药指迷》的内容。 第六章
第一节
问:理气是什么意思呢? 答:按字面理解,就是调理气机。 问:气机是什么意思呢? 答:气在这里作气化讲。人体的气化,就是西医说的代谢。机就是关键所在,比如手枪的扳机就是关键所在。 问:那么,理气不就是调理代谢吗? 答:这个概念太大了。实际上,理气主要指理通腑气。其中又特指理通胃肠之气。 问:大、小承气汤不是也能順气或通气吗? 答:大、小承气汤确实可以顺气,但更重要的作用是,荡涤胃家实邪和毒热。故它们属于寒凉攻下剂。 问:西医有理气药吗?如何中西医结合地理解此类药物呢? 答:西医没有理气这个术语,但也有类似药物。30多年前,最典型的此类西药,只有新斯的明。此药用于术后,胃肠不蠕动或蠕动太弱引起的腹胀。近20多年来,西医研发了很多胃肠动力药。所谓胃肠动力药,就是促进人体空腔器官、特别是胃肠道的蠕动。此类药物,能提高胃肠等的蠕动频率,加大蠕动力度。目前,最常用的此类药物有:多潘立酮(吗丁啉)、西沙必利(普瑞博恩)等。 问:此类中西药可以互相代替吗? 答:至少不能完全互相代替。比如,对胃肠蠕动慢、无力因而食后胀满的病人,可以服用吗丁啉,也可以服用行气中药。但是,对早孕反应的呕吐,还是中药更好。 问:理通腑气的机理是什么呢?也是促进胃肠蠕动吗? 答:是的,就是促进胃肠蠕动。 问:胃肠蠕动不就是平滑肌有规律地舒缩吗?为什么理气药只对胃肠有作用呢? 答:据理言,理气药对其它平滑肌,也应该有促进舒缩的作用,只是临床最常见的气滞是胃肠。试看西医的“理气药”,叫胃肠动力药,可见,中医理气药也有一定的选择性。 问:胃肠气滞时,莫非全身他处没有瘀滞吗? 答:应该是有的。比如,生大气之后,可见胃部胀满,胁肋胀痛,四肢甚至全身游走性攻痛,这显然也是气滞。故处理此病时,也需要理气。只是这时中医更喜欢称为肝郁气滞。于是用疏肝理气方药。 问:中医有气滞血瘀之说,其机理如何呢? 答:这时的气滞,就是全身小动脉,在不规律的痉挛,于是必然血瘀。痉挛较重时,就在相应部位出现疼痛。只是,解除这种症状最好使用白芍等,因为它们能使痉挛的动脉舒张。 问:中药和方剂教材,把理气药分作行气药和降气药。二者截然不同吗? 答:二者不是截然不同,而是机理大体一致。试看所谓下气方剂大多要用理气药可知。 问:本章将介绍那些理气方药呢? 答:药物方面主要介绍橘皮、厚朴、枳实、木香、香附、乌药等六味药;方剂主要介绍越鞠丸、半夏厚朴汤、枳实薤白桂枝汤、天台乌药散等四方。 问:有的教材把厚朴归入化湿药,对吗? 答:我觉得不恰当。如张仲景大小承气都用它,显然不是为了化湿。 问:今市面上常见木香顺气丸[1]、开胸顺气丸[2]等。它们属于非处方药。群众很喜欢用它们。对此,你有何说的吗? 答:理气药具有破气作用,过用常出现乏力、心慌和面色苍白等。故此类药不宜多用,原则是中病即止。
[1] 木香顺气丸:沉香、木香、当归、白茯苓、山药、郁李仁、槟榔、菟丝子、牛膝、枳壳、独活、防风、火麻仁、大黄。 [2]开胸顺气丸:槟榔、牵牛子、陈皮、木香、厚朴、三棱、莪术、猪牙皂。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62.伤寒论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