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香为什么被称为“治气之总药”?

 中医陈孝和 2021-10-15

今天讲一下木香这味药。

一听这个名字,这味药肯定是木本植物,而且含有芳香性的挥发油成分。

木香是用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入药。在神农本草经里有记载,不过这里的木香并非是现在咱们用的木香,而是沉香,是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含有树脂的木料。

过去还有一种药材也叫木香,马兜铃的根叫青木香,现在已经几乎不入药了,这味药有肝肾毒性,能造成肾损伤,但药材市场还能买到,一些老中医还会开这味药,大家尽量不要服用含青木香的方剂。

咱们现在用的木香,也叫广木香、云木香。木香一开始国内是没有这种植物的,都是经广州从印度进口过来的,所以也叫广木香。后来国内开始引种,以云南地区种植最多,咱们现在用的多是云南产的,也叫云木香。

 木香也被称为“治气之总药”,这味药理气、行气的作用最强。既然谈到了理气和行气,这里首先得明晰的一个概念就是:到底什么是气?这一点都搞不清楚,就没必要再讨论理气行气了。 

这个概念我反复谈过很多次了,肌肉正常收缩舒张产生的力量就是气。

还是从消化系统来看,胃、小肠、大肠都是由平滑肌构成的,这是一种特殊的肌肉组织。

平滑肌收缩、舒张、蠕动,食物才能在消化道里运行,这种收缩舒张节律是受植物神经调节的,当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减弱;当副交感神经兴奋,胃肠道加快。

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对于肠道蠕动的调节失控,用中医的观点来说就是肝气犯胃、肝气横逆,引起各种“气滞”的症状。

所谓的脾胃气滞,从字面意思来解释,就是气停住不动了,那么为什么不动了?因为产量气的来源没有了,胃肠平滑肌不能正常收缩舒张了,按现代医学的说法儿是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

脾胃气滞的主要病症为“胀、满、痛”。“胀、满”表现为胃肠道平滑肌松弛,“痛”则表现为平滑肌的痉挛。

“胀、满”是由于胃肠道平滑肌过度松弛导致的,这主要是由于经常暴饮暴食,吃的太撑,把胃撑坏了。大家把胃想象成一个有弹性的囊,平时很小,进食之后慢慢的撑起来,但胃不可能无限撑大,天天都把它撑到最大,时间长了,胃平滑肌的弹性就越来越差,就跟皮筋儿一样,老是把它扯得很紧,最后就收不回去了。典型症状就是正常进食就感觉很撑,稍微吃一点就饱了,肚子里胀气。

这种情况要想治疗,第一是从饮食上入手,一定不能再大吃大喝了,同时再用木香这类行气药,促进胃蠕动,加速胃排空,就能改善胀满的症状。常用的方剂枳实导滞丸、木香顺气散,都有改善胃动力的作用。

但这类药不能久服,一旦症状改善了就应该停药。气滞只是胃肠道一时性的功能病变,只要稍加调整,胃肠动力就能恢复。

“痛”是由于胃肠道平滑肌处于痉挛状态下导致的,与前面讲的胀满时胃肠平滑肌松弛过度相反,此时的“痛”是平滑肌收缩过度,缩成一团,舒张不开了,中医上有一个词儿形容的很准确,叫“痞”,就是腹部有硬块儿,气结到一起了,胃收缩成一团了,按压腹部痛感更强烈。

这种气滞一般是寒证导致的,腹部受寒或者是过食寒凉导致寒凝气滞,用药也是以温阳药为主,行气药为辅。

再来总结一下:气滞有两种状态,实际上还有一种叫脾虚气滞,这种咱们之前专门讲过,这里先不多讲。

一种是平滑肌过度松弛,那么自然也就无法正常收缩蠕动产生“气”了,木香能够有效的抑制胃肠道平滑肌过度松弛状态,促进过度松弛状态下的胃 肠道平滑肌运动;

一种是平滑肌过度收缩,也叫平滑肌痉挛,木香能够有效的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的痉挛状态,缓解胃肠道平滑肌的过度兴奋,让胃肠恢复正常收缩蠕动。

也就是说理气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但临床上理气药的使用应该慎之又慎,如果辩证拿不准,宁补气,勿理气,而且用量宜小、宜短期服用。长期服用会损伤平滑肌,使平滑肌老化,变成气虚证,这也是为什么理气药久服气脱的原因。

气虚与气滞的区别在于:气滞只是胃肠道一时性的功能失调,但生理结构是正常的,稍加调整即可恢复正常;而气虚是胃肠道平滑肌组织老化了,变得软塌塌的,已经失去弹性了;两者一个是功能性病变,一个是器质性病变,把这一点搞清楚很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