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才是怎么炼成的?

 朝华读书 2020-04-29


 

“朝华”课外小课堂 


第十一讲:天才是怎么炼成的?


你第一次听见别人说天才是什么时候呢?是电视里播放的电视节目吗?还是爸爸妈妈夸赞你或者别的小朋友的时候天才代表了鲜花与掌声每一个被叫做天才的人,看起来都是非常聪明,非常具有天赋的人。

 

那天才的大脑真的和我们不一样吗?我们真的没有办法超越他们吗?今天啊老师就告诉你成为天才的秘密。

首先我要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在差不多二十多年前,有一个叫做埃里克森的心理学家,他和他的两名助手做了一个很有趣的研究。他们在世界顶尖的柏林音乐学院,将当时学习小提琴专业的学生分成了三组。
 
第一组是最优秀的学生,他们每一个人都非常有潜质成为世界级的小提琴家。第二组学生是平常表现还不错的,但并没有第一组学生那么优秀。而第三组呢就是那些平时表现比较差,将来可能只会成为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师的学生
 
埃里克森让所有的学生都回答了一个相同的问题。从第一次接触小提琴到现在为止,你一共练习了多少个小时呢?这些学生差不多都是在五岁左右第一次接触小提琴刚开始的时候所有学生练琴的时间都差不多,大概就是每个星期练习两三个小时。而当他们到了八岁的时候,开始有了不同的差别表现。
 
最优秀的第一组学生在九岁的时候每周可以练琴六个小时十二岁的时候每周练琴八个小时,十四岁时每周练琴时间为十六个小时。随着他们不断长大,他们的练琴时间也在不断的增加到了二十岁的时候,他们每周练习时间已经达到了三十个小时。
 
所以,这样算下来,到二十岁的时候,这些最优秀的演奏者在练琴上已经投入了一万个小时。哇,这可是相当于四百一十多天,比一年的时间还要多出五十多天呢。

而相比较之下,被分在第二组的那些平时表现不错的学生,到二十岁时练习的时间,总共大约是八千个小时,相当于练习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而第三组那些未来只能做音乐老师的学生,到二十岁的时候,练琴的时间加起来只有不到四千个小时,相当于总共练习了不到半年的时间。

你看,差别是不是还很大呢?


 
有一位叫做丹尼尔·列维京的神经学家说过,如果你做任何事情,想要做到世界级的水平,都需要最少一万个小时的训练时间。

所以啊这个世界可能并没有什么与生俱来的天才他们的成功是花费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比如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大师莫扎特在六岁时就表现出令人惊叹的音乐天赋,但其实只有六岁的小莫扎特在父亲的指导下,可练习了三千五百个小时的钢琴。如果一个人只有聪明的小脑袋却不努力练习,最后也不会变成天才

那么我们就想知道了,为什么反复的练习才能成为天才呢?

这就要从我们的大脑学会一件事情的方法说起。我们之所以能学会一件事情,比如学跳绳,学会骑自行车,学会踢足球,都是我们大脑中很多很多的被叫做神经纤维的特工们不断沟通的结果。

想想看,我们第一次跳绳的时候是不是很容易被绳子绊到脚呢?可是后来当我们不断的练习,我们就能够非常熟练的跳绳而不被绊到脚了。
 


在你不断练习的这个过程中,大中的神经纤维就会非常忙碌的开始传递信号,训练越多,他们的沟通就会变得越来越顺畅。随着时间越来越长,它们之间就建立了更多的联系同时这些神经纤维外面的膜就越来越厚,就像搭成了一条高速传导信息的光纤一样。
 
这就像我们走的路,刚开始没有人走的时候到处都是杂草丛生,开始有人走就会被路人慢慢出一条路来。后来走的人越来越多,路就越来越宽,就有了马车和汽车在上面行驶。然后铺上了水泥或者沥青,就变成了一条畅通无阻的高速公路。所以你知道吗所谓的天才们都是需要非常努力最后才成为天才的
 
如果你有一件特别喜欢的事情,不管是画画呀,还是踢足球呀,一定不要嫌它很麻烦。重复练习,跟着老师的引导不断进步,你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在你努力练习的同时,大脑中的神经纤维们也可以跟着你一起进步,它们会长得越来越粗壮,之间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从而让你能更好的展现自己的技能,坚持下来,你也可以成为天才哦
 

好了,本期小课堂到这里就结束了,学完了这期小课堂的内容,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了:

想要成为一名天才,你应该怎么做呢?

快把你的答案回复给我们吧。期待你的回答哦。

END



现在城市里的孩子都被钢筋水泥包围,孩子越来越难以看见大自然真实的样子。同时,学校的教育更重视孩子的课内学习,忽视孩子的课外知识积累,家长时间有限,也不知道到底要教给孩子什么。

所以,我们朝华读书的小伙伴就希望通过我们的公众号,帮助我们的家长丰富孩子的课外生活,积累课外知识

既然现实让我们无法把孩子带到世界的面前,那么,就不如把世界带到孩子的面前
COME ON BABY,关注 朝华读书 
▼ 让孩子学习到更多的课外知识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