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子学校被“打”,妈妈去学校讨说法,老师说,以后都躲着他

 先正己后教人 2020-04-29

女儿小学时的一天晚上,我接到她一位同学妈妈的电话。

刚接通,电话那头着急地说:“了不得了,你女儿把我儿子给打啦。踢到我儿子命根子啦”

我一听吓一跳,“啊,没事吧,怎么能这样,咱们现在抓紧去医院”。

电话那头:“没有,没有,是差点踢到,是让您告诉你孩子注意点,小女孩还能打人。”

我松了口气,说:“我问问她,怎么能打人呢?”

这是我第一次因为孩子被人家训斥。郁闷,挂了电话,把女儿叫了过来。

女儿说:“啊!没有啊,谁敢打他啊,老师早就说了。以后谁都不要和他玩了,不小心碰着他,他妈就可能找到学校来,都惹不起。下午我们几个女生在操场玩,男同学都躲着他,他来凑热闹,我不小心碰到他了,我给他说了对不起啦!”

女儿接着说,“那次他被另一位同学撞到,碰到桌子角,眉头破了一点儿,他妈妈去教室找了那个同学,说如果再找事,就不客气啦,还说我们班主任老师不负责任。明明是同学不小心碰的,后来那位同学和妈妈带着礼品去他家赔礼了,才算完了!”

庆幸他孩子没啥事,真要碰肿破皮,我女儿也免不了被威胁!

小学的孩子打打闹闹是常事,搂脖子抱膀子,走路呼呼啦啦,尤其是男孩子,玩起来没轻没重,故意的时候太少了。

家长不应该不分青红皂白去学校恐吓孩子。

结果是,老师让大家都躲着她孩子,这孩子无形中被孤立了。

等于这位妈妈亲自孤立了孩子。

后来这位同学拿着高档玩具,高档手机去学校炫耀,只是想引起同学们的注意。价值观慢慢就变了。同学们离他越来越远了。

家长如何处理孩子和同学的矛盾问题至关重要。

处理不好,可能造成孩子的尴尬处境,进而可能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下方高能,家长注意!

一、孩子的事情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处理。

孩子的小矛盾不要当回事儿。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孩子一般很快又玩一块儿去啦!

老家有个邻居大婶,为了孩子们的磕磕碰碰小事,经常和别的孩子家长吵架斗气,后来孩子倒没啥事了,她那儿还过不去,人缘尽失。

孩子习惯了被保护,会丧失了处理问题的能力,长大遇到芝麻点小事也不愿意自己承受了,成了宝妈男,妈宝女。

二、家长要宽容大度,严以律己。

孩子身上的的问题,或多或少反应了父母的问题。父母宽以待人,处理好了家庭邻里关系,孩子也会从中受益。

大人锱铢必较,孩子也会斤斤计较。

三、家长沉着冷静,明察秋毫,中立公正。

有的孩子本来当时没什么事,一见到家长就问题扩大化了,感觉有满肚子委屈。

家长不能被孩子表象所迷惑,遇到问题要问清前因后果,不听一面之词。

控制情绪,不能一听孩子哭诉就火冒三丈,要去“报仇雪恨”。

四、找老师沟通,和对方家长商量解决。

孩子真的遇到校园暴力,家长不要退缩,第一时间找老师和对方家长沟通,千万不要找到本人武力解决,以免冲动造成大错。

老师就是孩子的保护伞,告诉孩子如果遇到欺凌,一定第一时间找老师反映。孩子一般年龄小,还是惧怕老师和家长。

和老师和家长沟通不要带情绪,以免适得其反。

女儿的一位班主任老师开家长会时曾说过,你那样对我了,我怎么可能再以平常心对待你的孩子。

那位老师是实在人,可以理解,人都是感情动物,互相尊重才好,要将心比心!

结束语:养儿育女不溺爱,为人处世要宽容。尊师重教风格高,家校协作是双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