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看待儒学的复兴?

 yi321yi 2020-04-29
 儒家是中国古代在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最有影响的学派。儒学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就是说儒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或学术形态,是不断演变和发展的。

先秦时期的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到了汉代,儒学成了经学的支柱,魏晋时期的儒学则受到了玄学的影响,宋明时期的儒学,主要因经以识义理,被称为宋学,清代儒学在发展过程中,又演变为响,也有自己的特点,纵观两千多年的学术史,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儒学,没一个时期的儒学,又分化为许多流派,相互争论,历史上也没有铁板一块的儒学,但儒学作为中国学术史上一大流派,虽然经历了不同的变化,又有其自身的规定性,有其不变的一面,否则便不成儒学了,我们不能依儒学中某一流派的思想谈儒学的特点,也不能脱离与其对立的学派谈儒学的特质。

      对于我们今天建设新的精神文明、伟大复兴,并非是多余的事,以下就儒学作为一种学术形态,谈谈其特质及价值。

(一)

儒学始于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孔子在鲁国办教育以讲解西周以来的典籍《书》《诗》《礼》《乐》《易》为宗旨,晚年又编修鲁国历史《春秋》从而为儒学创建了基础,战国时期的儒学大师孟子和荀子,都是以阐发经书和孔子学说为己任的,他们对经书的解释,成为汉代经学的来源之一,历代著名的儒学家,无一不是以阐发儒家的经书为宗旨,以解释经书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魏晋时期的玄学家何晏著《论语集解》,王弼著《周易注》,虽然其中渗入老庄观点,亦是阐发儒家经典,属于儒学范围。

儒学的共同点是阐发儒家的经义,但由于其对经义的理解不同,又分化为不同的甚至对立的流派,如先秦儒学分为八派,而影响最大的是孟荀两派,汉代的经学分为古今文两派,学术倾向也不尽同。宋明时期的儒学,被近人称为新儒家更是分化为许多流派,彼此长期争论不休,到了清代,儒学内部又展开了汉宋之争,学派的分化同当时的社会政治,的变化有密切关系,但无论哪一派的观点,都出于对儒家经书的解释后发挥,并不影响其为儒学传统,任何学术思想的发展,都要以其前辈提供的思想资料为前提,此是意识形态发展的规律之一。

(二) 

一个学派的思想特质,还要表现在同其他学派的区别上,就儒学说他既不同于先秦的墨家、道家和法家也不同于汉代以后佛道两家,他们不仅宗旨不同,而且长期辩论不已,特别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东晋南北朝以来,思想界形成了儒 释 道三大系统,又相互影响,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的主体,封建时代的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思想特质又突出的表现在同佛道两大系统的对比中.

就此而言,我们来看儒学思想特质的具体表现:

1.   厚生人,黜彼岸。

2.   明伦理,主自律。

3.   合人群,辨等差。

4.   尊理性,重经验。

5.   参天地,育万物。

以上五点说明,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其思想特质,可以总结为:肯定人生,面向自然,从而治理人生和控制自然,张载曾说 ; 为天地立志, 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以说是对儒学特质所做的,较为全面的概括。

儒学思想虽有自己的特质,但并非封闭的体系,而是在同其他学派的辩论中,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观点,发展而成的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孟子虽以辟杨墨自居,但其之类说,又是来于墨家,至于荀子则吸取了道家的大道无为说,墨家的名学,法家的法治观念,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并提出了解蔽说作为其吸取百家之长的根据.

《易传》又吸收了道家,阴阳五行家的阴阳观,为儒学的形而上学和辩证法奠定了基础,汉儒董仲舒则吸收了阴阳五行家和法家的观点,成为汉代官方哲学体系的代表。

近代儒学的代表康有为,又吸收了西方民主观念,发展了儒家的大同说,以上这些表明,儒学作为一种学术形态,如果固步自封,不批判的吸取其他流派,甚至敌对学派的观点,则不可能有所前进,有所发展,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更新的原因之一。

温馨提示:《乾圆国学网》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