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逻辑的错配

 有智慧不如趁势 2020-04-29
在下陶渊明 伦桑 - 在下陶渊明
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遇到对牛弹琴的情况,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不在一个频道上。这个时候,你可能会失望,也可能会愤怒,总之,是不愉快的。
在股市投资中,当你的持仓不涨,大盘却涨的很好的时候,你多半也会出离愤怒。当你看不懂的板块拼命涨的时候,你内心又是什么感受呢?市场的弃儿,还是落寞的旁观者?
这里面就涉及到个人认知与市场认知之间的偏差。为什么会有偏差?难道真理不该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吗?其实,悖论在于短期逻辑与中期逻辑的错配。
大部分投资者都只喜欢短期逻辑,因为可以赚快钱。所以,催化剂就成为了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利好来了,再不上车就没机会了。可等你火急火燎上了车,却发现列车并没有开往春天。
 中期逻辑则要复杂很多,光跟踪一个企业的基本面,就可以要你半条老命。价值投资者的痛苦,就在于中期逻辑未被市场认可之前,那种煎熬和莫名的恐惧,究竟是不是自己错了?
大部分时候,我们的逻辑都没错,可市场却选择不认可,原因就在于当下的市场逻辑,与你自己的逻辑,要么背道而驰,要么平行无交集。
譬如,近期的市场逻辑,就是年报、一季报密集披露,催生的业绩导向逻辑。心理学告诉我们,现实生活中你越在乎什么,就说明你越缺少什么。你需要朋友的陪伴,就说明你内心很孤独。你尚未成功,就越需要证明自己……
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滑36.7%,降幅比1-2月份收窄1.6个百分点。3月份,大部分工业企业都已复工复产,但利润的环比改善情况,并不明显。企业缺利润,市场就缺业绩,那么资金炒业绩好的票,就没什么毛病。
这个时候,你跟我说消费股的估值都赶上成长股了,茅台又创新高了,办公室白领喜欢吃的小零食,也飞上了天,怎么看怎么离谱。可既然存在,那就是合理的。就连中期逻辑被证伪的猪肉,也照样涨。
在业绩这个大逻辑之下,就连美国将对中国实施新的出口限制,防止中国通过民用商业等途径获取美国半导体生产设备和其它先进技术,然后转为军用。半导体、芯片依然大涨,只不过带头的是业绩好的卓胜微、晶方科技、雅克科技。
之前市场担心银行在降息周期利差收窄,疫情会使坏账风险爆发,担心保险公司业绩下滑,但一季报并没有出现上述情况。中国平安的情况比较特殊,投资收益拖累了营运利润。市场不是缺业绩么,它们不涨市场会答应么?
所以,当你看好的票没有涨,不要怪市场伯乐没有眼光,而是短期逻辑没有匹配上所致。中期逻辑与短期逻辑的错配,也会给人以错觉。譬如,猪肉价格已经开始下跌,并且跌幅较大,每公斤跌了6元以上。这就是猪周期的长逻辑,但市场短逻辑在业绩,它还在涨也不足为奇,但趋势已经开始逆转了。
我们对市场的认知,最好厘清当下的市场逻辑,不要与之对抗和冲突。如果你的持仓是中期逻辑,恰好又与市场的短期逻辑完美相遇,注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譬如,小姑娘爱美,平时就爱去做美容,这就是中期逻辑。最近,隔壁王阿姨给介绍了一个相亲对象,小姑娘是不是该多敷几次面膜呢?再譬如,银行客户经理平时就需要联系客户,这也是中期逻辑,现在月末了,要冲时点数,是不是该更紧密联系客户呢?
我们最担心的结果,就是逻辑正确了,却依然赚不到钱,甚至亏钱。前提是你要看懂市场的逻辑,最完美的结局就是与之契合。如果你是中期逻辑,不妨耐心等市场的逻辑之光,恩泽大地,再撒下种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