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要是还有谁把“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奉为圭臬,那么他的生意一定做不大。在消息闭塞、宣传落后的过去,产品质量决定销量可以理解,而如今,且不说白酒、啤酒、红酒、果酒间的酒类之争,白酒内部还有酱香、浓香、清香、米香等“十二金刚”争奇斗艳。正因为如此,营销宣传便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是“传播即销量”。 既然提到营销宣传,那么文案就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很大程度上,文案的好坏影响着宣传的效果,可谓字字千金。 优秀的白酒宣传文案是怎么写出来的?它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能达到怎样的效果?请往下看(排序与排名无关)! 01号选手江小白:你心里的每个角落,我都懂 说起文案,杜蕾斯总是给人惊喜,节日前、热点事件后,大家都会搓手期待——杜蕾斯这回又有什么新套路?而白酒业内,也有一家企业因其文案水准而被称为“酒业杜蕾斯”,它就是江小白。 “要写出一个好文案,首先要搞清楚三个问题——品牌定位、品牌诉求和目标消费人群。”品牌营销专家赵斌如是说。“青春小酒”江小白显然很清楚这三个问题,因此写出的文案都是关于朋友、爱情、理想、青春的,让年轻人们共鸣得一塌糊涂。 “江小白的文案内容年轻化,很适合在朋友圈里传播,因此传播度很广。可以说,文案已经成了江小白的品牌符号。”赵斌解释道。 关于朋友,江小白说:“话说四海之内皆兄弟,然而四公里之内却不联系”;关于爱情,江小白说:“你只来了一下子,却改变了我一辈子”;关于理想,江小白说:“最怕不甘平庸,却又不愿行动”;关于青春,江小白说:“青春不是一段时光,而是一群人。” 各种话题,各种心情,有没有说中你心里某个隐秘的小角落呢? 02号选手红星二锅头:硬汉看了哽咽,北漂看了流泪 众人:江小白可真是稳坐“戳心文案界”的头把交椅呀。 红星二锅头:我不服! 2012年,红星二锅头出了一组主题为“是一瓶酒,更是一种烙印”的文案,黑白色调的海报,带着年代感的画质,寥寥数语,却撩人心扉。燃情岁月,兄弟情谊,当真是让不少大老爷们儿虎躯一震,再震,还震! 2017年,红星二锅头再次出手,趁着大众对“北上广”打拼一族的关注,推出了一组主题为“没有酒,说不好故事”的文案,将镜头对准了“北漂”这个群体。 还是熟悉的黑白色调搭配戳心文案,内容却更加丰富——在正文的下方,用小字写下了北漂群体的孤独与挣扎。这何止是戳心,简直是要把北漂们的心给戳穿呀! 03号选手RIO微醺:精确把握特定场景下的小情绪 近年来,酒业一直在说一个词——场景化营销。说白了就是三点:第一,了解目标消费群体,把握他们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第二,了解产品特点,挖掘其在不同场景下的价值;第三,将前两者结合起来,达到目的——当消费者处于某种特定场景时,产生“这个时候我应该喝它”的想法。“吃辣喝酒选凉露”、“到河南,喝仰韶”这类文案运用的便是这个逻辑。 “在场景化营销方面做的最好的,目前来说应该是RIO微醺。”赵斌说。 “一个人的小酒”、“把自己还给自己”等文案,加上当红小花周冬雨主演的小清新广告片,让RIO微醺系列短时间内蹿红互联网各大社交平台。 现在的都市年轻人越来越享受独处,RIO微醺就是察觉到了这个市场,给独处的年轻人提供了一种选择,“特别是独处的小女生,心里藏着点儿小文艺、小矫情,更加容易对广告和文案产生共鸣。而且低度酒本来就被年轻人偏爱,所以它才能这么红。”赵斌如此解读。 04号选手哈尔滨啤酒:老铁,扎的就是你的心 如果说前面三位选手的文案是戳心的话,那么哈尔滨啤酒的文案就是“扎心”!哈啤的“毒鸡汤系列”堪称一绝,不把你的心扎成马蜂窝誓不罢休。 看完以后,请大家先用硅胶修补一下千疮百孔的心脏。我们冷静地来分析一下这组文案:其实它的本质和江小白、红星二锅头的文案是一样一样的,只不过它要戳的不是消费者的情怀,而是 “伤口”,用讲段子的方式明明白白地传达出“你活得真失败”的观点,从而让消费者印象深刻。 去年被称为“全国最丧的奶茶店”的丧茶火遍全网,让我们从菜单上来感受一下它有多丧——“碌碌无为红茶”、“混吃等死奶绿”、“买不起房冻柠茶”……丧茶的走红和哈尔滨啤酒的扎心文案是一个道理。 你的心还好吗…… 05号选手劲酒:满满都是正能量 说起劲酒,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足见此文案深入人心的程度。但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它的另一组主题为“有劲,才有可能”的文案。 劲酒文案与哈啤文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满满都是正能量!从职场新人到创业者,从自学者到海归设计师,这组文案借由不同行业、不同身份的人的口吻,传递出一个共同的信念——“有劲,才有可能”。 虽然“扎心”文案能给人带来更深的印象,但小编还是偏向于“人生本已经如此多艰,有些事情何必再去拆穿”,我们还是需要些正能量来“活下去”的嘛。 你有从劲酒这组文案中汲取到能量吗? 06号选手国窖1573:将历史具象化 中国酒文化流传几千年,不少企业都选择用“文化牌”来宣传品牌,比如水井坊与央视综艺《国家宝藏》的合作,又比如近几年来风靡整个行业的封藏大典。 不同于前面几位选手的“感情牌”,国窖1573玩的是历史——“你能听到的历史XX年,你能看到的历史XX年,你能品味的历史XX年。” 这句话通过类比的方式,让“历史”这一概念性的词语附身于听觉、视觉、味觉,从而给大众带去真切的感受。小编发现,国窖1573广告片里的年数会随着当年的年份而改变哦!你注意到了吗? “文案的核心不在于向消费者呈现什么东西,而是其背后传递的信息。”赵斌认为,国窖1573通过文案向消费者传达出了企业独特的窖池文化,消费者每品一次国窖1573,都会对其窖池文化的印象深刻一分。 07号选手长城葡萄酒:给你讲个关于葡萄的故事 最后出场的这位选手走了一条不寻常的文案路,只要你看过就绝对不会忘记,不信你瞧—— 三毫米的旅程,一颗好葡萄要走十年 三毫米, 瓶壁外面到里面的距离。 不是每颗葡萄, 都有资格踏上这三毫米的旅程。 它必是葡园中的贵族; 占据区区几平方公里的沙砾土地; 坡地的方位像为它精心计量过, 刚好能迎上远道而来的季风。 它小时候,没遇到一场霜冻和冷雨; 旺盛的青春期,碰上十几年最好的太阳; 临近成熟,没有雨水冲淡它酝酿已久的糖份; 甚至山雀也从未打它的主意。 摘了三十五年葡萄的老工人, 耐心地等到糖粉和酸度完全平衡的一刻 才把它摘下; 酒庄里最德高望重的酿酒师, 每个环节都要亲手控制,小心翼翼。 而现在,一切光环都被隔绝在外。 黑暗、潮湿的地窖里, 葡萄要完成最后三毫米的推进。 天堂并非遥不可及,再走 十年而已。 这篇十几年前北京奥美为长城葡萄酒写的文案,曾被推崇为红酒文案的NO.1,今日读来,依然让小编十分钦佩。 首先,其标题起得十分精妙:“三毫米的旅程,一颗好葡萄要走十年”,读来让人不禁疑惑——“三毫米的旅程”指的是什么?葡萄为什么能“走”?如此短的距离为何要走“十年”?于是便会主动去正文找答案——原来是葡萄变为葡萄酒的过程。将时间的跨度与空间的距离联系起来,不可谓不高明。 其次,是其拟人手法的运用。文案中以葡萄为主人公,用拟人化的语句讲述其产地、生长、采摘、酿造等信息,为程序化的过程注入了感情。虽无一字言品质,却在字字言品质。 高,实在是高! 文 | 罗亚玲 来源 | 微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