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叫皇帝「官家」,皇后是「二婚」:关于宋朝,这些常识你应该知道!

 古典书城 2020-12-04


近两年,关于宋朝的剧越发常见。

也许是看多了清朝剧,或是受到小时候看古装剧的影响,很多人表示:这怎么跟印象中的宋朝不一样。

臣子面对皇帝竟然不是唯唯诺诺的,还能当面指责?

叫皇帝不叫皇上,也不叫陛下,而是叫官家?

还有,皇后竟然是二婚,说好的封建礼教呢?

……

别急,今天咱们就说一说,一个不一样的宋朝。

为什么叫皇帝「官家」?

关于这个问题,宋代皇帝本人也问过。

宋仁宗他爹宋真宗,有一次想试探下侍读学士李仲容的酒量。

李仲容大醉后,请辞说:官家还是命人撤下吧。

真宗趁兴而问:你说为什么叫天子为官家呢?

李仲容答: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天子有三皇五帝之德,所以被称作「官家」。

不过很显然,这是给皇帝拍马屁的一种说法。

史书上第一次出现「官家」,在《晋书·石季龙载记上》:

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

后赵皇帝石虎的长子石邃,曾私下对人说,想学习冒顿单于,杀父自立。

到了宋朝之所以流行起来,主要是赵匡胤乘人孤儿寡母,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再加上,整个五代十国53年里有5个朝代,8个姓,13个皇帝,这还只限于中原地区。

显得天子也没有很神圣了。

当时称医者为「医家」,僧侣为「禅家」,诗人为「诗家」,农人为「农家」,皇帝作为地位高的一种职业,称「官家」也很自然。

宋太祖蹴鞠图

赵匡胤本人也常常挂在嘴边。

有次赵匡胤召见王仁赡,赵普很不开心,写了折子,说:仁赡奸邪之辈,陛下为什么要见他。

赵匡胤回他:“我留王仁赡说话,见我教谁去唤来,你莫肠肚儿窄,妒他,我又不见是证见,只教外人笑我君臣不和睦,你莫恼官家。”(这段《东原录》原话,可见赵匡胤还是很接地气的)

皇后也能是「二婚」?

一想到宋朝,「程朱理学」几个字,总叫人心有余悸。

什么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其实,这种说法,有点夸大了程朱理学在宋代的影响力(有一段时间还被列为伪学呢)。

宋代的社会风气也并不以再嫁为耻,单单一部《夷坚志》(南宋洪迈著),改嫁的有61例之多,其中两嫁的55,三嫁的6人。(张邦炜:《宋代妇女再嫁问题探讨》)

被限制的,只是在服丧期内改嫁。

尤其是,第三任皇帝宋真宗,遇到了真爱——嫁过人的刘娥。

后来,真宗继位,不顾朝臣反对,坚持立刘娥为皇后。

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狸猫换太子”一事。刘娥侍女李氏,为真宗生下唯一的儿子,真宗把孩子交给了刘娥。

不过,是借腹生子,没有狸猫。

刘娥母凭子贵,成了皇后,后又垂帘听政将近12年。

至于曹皇后,前夫新婚之日就逃婚出家,这样的二婚更不叫个事儿。

宋朝不杀文人吗?

宋朝一直以不杀士大夫出名。

民间也一直有流传甚广的“太祖誓碑”一说。

说是,赵匡胤曾在太庙寝殿一夹室,立有一碑。新君拜谒太庙之时,要恭读誓词。

誓词有三行:一是,善待柴氏子孙(被篡位的后周柴家);二就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三是,子孙有违此誓,要遭天遣等等。

但是,毕竟此事只是野史。

宋朝果真没杀过文人吗?

自然杀过,里面也有言官。(赵匡胤本人做过的,《宋史》本纪太祖二多有记载)

只不过没有著名文人,罪名也都是贪赃、杀人、盗用官银、图谋不轨等等。

不过,文人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这和吸取唐朝藩镇割据、赵匡胤本人陈桥兵变的历史教训有关,采取了「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

所以,应该说是“不轻杀士大夫”。只要身正就不怕影子邪。

像宋仁宗曾想提拔张贵妃的伯父,被包拯一顿有理有据的怼,唾沫星子都飞脸上了,也没拿包拯怎么样。

宋朝官吏的福利有多好?

宋朝官吏的正当收入主要三大类:正俸、加俸、职田

正俸就是正常薪水:有钱,有布匹,还有粮食。

加俸就是各种补贴:茶、酒、炭、盐等等都由朝廷买单。

职田属于各部门所有的田产:产出作为部门的小金库,会隔三差五发给官吏们。

可以看下黄慧贤、陈锋所编《中国俸禄制度史》里的这张表,这是正俸部分。

1贯是1000文,1石将近120斤。

折合成米价来算,宰执一级仁宗朝时能达年薪200万以上

即使是宋末,也有几十万。

这些还只是正俸。

清代的赵冀就曾在《二十史札记》中,投来羡慕的眼光。

“宋制禄之厚”,宋朝的工资非常高啊。

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带着他改嫁,连名带姓都改了,改成了朱说(yuè)。

结果被人奚落,得知家世后,独自外出求学。

那时真穷啊,每天只煮一锅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两块,晚两块,这样的过活。

后来出仕后,生活终于得到改善。

在亲生父亲的老家买良田千亩,开了义庄,救济贫穷族人。

达则兼济天下

常说自己「为穷之冠」,只能吃得起东坡肉,自酿蜜酒的苏轼。

有一次一个同乡问他,要不要在许州买房。

他回信说:只有现金“数百千”,儿子刚买了个庄园;他在京师还有产业,卖后可凑到“八百余千”;不知能买多少?

说好的穷呢?

他们的美好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但也应该看到,他们的穷,他们的两袖清风,是跟身边人比的,不是平常百姓。

宋朝的百姓过得如何?

从《清明上河图》里,从《东京梦华录》里,从近些年很多人的梦回宋朝里,我们知道宋朝商业之繁荣,城市之繁华,可谓是万国咸通,花光满路。

中国伟大的烹调法——炒,产生于宋朝。中华料理实现一次大飞跃,美食琳琅满目。

还有非常热闹的市井生活。

没有了夜禁,店铺可以开到三更天;想喝酒了,半夜拉着朋友闲聊。

但是,这些和生活在乡间的劳苦大众无关。

苏轼在《与朱鄂州书》中记载:“言鄂岳间田野小人,例至养二男一女,过此则杀之。”

因为负担重,养不活孩子,超过三个就开始杀婴了。

这还是在经济相对繁荣的神宗朝。

而且,宋代一直标榜的宽仁,也不是对普通大众。

“到了号称‘以宽仁而治’的宋朝,一方面对士大夫废除死刑和杖刑,一方面对老百姓全面恢复了肉刑和酷刑。(郭东旭《宋代酷刑论略》)

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大山在,就不会有真正的清平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