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离开阴阳谈治病,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秦皮 2020-04-30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腑。
《黄帝内经》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名虽为天地,实际上是阴阳的形体。

云雨源自于天地,本质也是阴阳。

地为阴,地气之所以能上者,为阴中之阳也。

天为阳,天气之所以能下者,为阳中之阴也。

地气上为云,为阴中之阳升而为云,其气与天之阳相同,故云出天气。

天气下为雨,为阳中之阴降而为雨,其气与地之阴相同,故雨出地气。

人与天地相应,故人身阴中之阳升而为气,阳中之阴降而为精。

《易经》有云: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也。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人身之中,上窍双目、双眼、双耳、一嘴,为清阳所出之窍。下窍前后二阴,为浊阴所出之窍。

因此,清阳不升则下利清谷,浊阴不降则七窍不畅。

病虽有万千,无非阴阳二气之变化。阴阳应各居其位,则身康体健。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如果清阳不发凑里,一则为寒邪束表,二则为阳虚于内,三则为气血不通。

寒邪束表则发烧恶寒,故以解表为主。

阳虚于内则不发烧恶寒。故以补益为主。

气血不通,故以通为治。

阴阳运行,各有其道,故对人体病情分析,从阴阳入手才是正确的方法。离开阴阳谈其他,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阳在上在外,皆因阴中之阳上行外行,故可生生不息。

阴在下在内,皆因阳中之阴下行内行,故可滋养五脏。

补阳者,补阴中之阳也。

滋阴者,滋阳中之阴也。

中药运用有八法,分别为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补法、消法。

汗法的本质,实际上是解决阳化气之力不足的问题。

吐法的本质,实际上是解决气壅塞于中,使阴阳交互不畅的问题。

下法的本质,实际上是解决阴之寒盛或者热盛的问题。

和法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调和脏腑功能,使人体自身阴阳平衡,或者调整自身与外界阴阳保持平衡。

温法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解决阴盛于内的问题。

清法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解决阳盛于外的问题。

补法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解决阳虚于内,或者阴虚于外的问题。

消法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解决阴阳之气滞留的问题。

当然,在实际的运用上,有时候是多种法度相结合,最终的目的就是使阴阳调和。如有意探讨,可于评论区留言互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