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钓鱼台和玉渊潭到底有什么关系?

 找不着北找南 2020-04-30

2020-04-20 06:30

2020/

04/20

春风不管人间恨

溪上樱桃花自开

虽然疫情还没有彻底结束,但玉渊潭的樱花已经随着春天的到来竞相怒放了。2020年,玉渊潭公园取消了春季樱花观赏季的文化活动,并开始实施限流管控措施,全面实施提前一天线上预约购票,不再现场售票。
虽然玉渊潭的樱花开了,但我还是要提醒听众朋友们,赏花莫忘防疫!樱花今年会开,明年还会开,当下,疫情还没有结束,如果您想去赏花,还是要尽量的错峰出行,并且遵守公园的规定。游园时,还请游客佩戴口罩、检测体温,有序排队、服从管理,不聚集、不扎堆、多走路,少停留,与其他游客保持1.5米以上安全距离,文明游园,共同营造良好游园环境。


玉渊潭樱花的来历
说到玉渊潭,樱花是它的一张名片,玉渊潭种植樱花的历史源于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当时,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赠送给中国1000株原产日本北海道的大山樱苗,之后北京市园林局分配给玉渊潭公园180株,并于1973年3月被集中种植在公园西湖的北岸,1980年后,玉渊潭春季赏樱渐渐声名远扬,1990年前后公园开始大规模整理山水,陆续从东北地区和山东等省引进樱花品种,并建成了多个赏樱景点。
在日本,因为樱花的花期一般只有3到5天,樱花选择了在自己最辉煌的时候凋谢,这就是樱花情结。相传,以前樱花只有白色的,有些武士选择了在心爱的樱花树下死去。因为当一个武士认为自己达到了人生的辉煌,就会选择结束自己生命。所以樱花树下血流成河,从此就有了红色的樱花。樱花的花瓣越红,说明树下的亡魂就越多。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现如今的玉渊潭公园啊,一半为水面,湖水荡漾、绿树成荫,特别是中央电视塔的湖光塔影,那景色真的美不胜收。园内“樱棠春晓”、“樱洲秋水”、“柳桥映月”、“云溪深处”等景点把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当主角。


玉渊潭在金代就是美景胜地?
玉渊潭是北京旧城西墙外的一片自然水域,古高粱河曾流经而过,是永定河故道的遗迹。玉渊潭水面宽阔,四周柳堤环绕,植被丰富,水禽鸣啼,清泉外涌,环境非常优越,因此很早就成为人们踏青休闲的好地方。

早在金代,章宗完颜璟就曾到此游幸。而金代的诗人王郁索性隐居于玉渊潭一带,在这里潜心著述,元好问的好友李钦叔过钓鱼台,见到他的诗文后大为赞赏。到了元代则有丁氏在这里建丁氏园池,一些文人常在这里聚会相互唱和。据明蒋一葵《长安客话》记载,元丞相亷希宪也曾在这里建别墅,因绕池植柳数百株,故取名万柳堂。万柳堂是著名的私家园林,周围还建有匏páo瓜亭、南野亭、玩芳亭等景物。


万柳堂在哪里?
史籍所载相互抵触,《帝京景物略》卷三则说在右安门外草桥一带,所以万柳堂在玉渊潭仅为一说。明代,万历时期的李皇亲也在玉渊潭修有别墅。李皇亲名叫李伟,通州漷县人,他的女儿李氏15岁入宫,侍奉裕王朱载垕hòu,即后来的隆庆皇帝,并为他生养了万历皇帝,论起来李伟还是万历皇帝的亲姥爷。明代以后玉渊潭的水源逐渐减少,为了扩充水源,清乾隆三十八年,也就是1773年扩大了湖区,将玉泉山、香山的泉水引入。第二年在湖东岸修建台座,这就是清代的钓鱼台。乾隆皇帝还在西侧大门门额上亲自题写了钓鱼台匾额。钓鱼台周围还修建了望海楼、养源斋、潇碧轩等建筑,成为皇家的休闲活动场所。现钓鱼台与养源斋都已成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了保护。

钓鱼台和玉渊潭又有什么关系?

玉渊潭与钓鱼台都是北京很响亮的地名,但钓鱼台的得名要比玉渊潭早,名气也比玉渊潭大得多。钓鱼台之所以能蜚声全国,关键原因是1959年在这里修建了钓鱼台国兵馆,成为党和国家举办重要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外国首脑来华访问时常住在这里。

现在人们常说的钓鱼台一般指的都是玉渊潭东岸的钓鱼台,《日下旧闻考》卷九十五说:“钓鱼台在三里河西北里许,乃大金时旧迹也。”这里指的就是玉渊潭东岸的钓鱼台。而在玉渊潭西侧现在还有一个地名叫钓鱼台,这才是金代钓鱼台的遗迹。据《大明一统志》卷一载:“钓鱼台在府西花园村”,这里指的是西三环以西的钓鱼台,俗称西钓鱼台,由于时间久远,除地名之外,已没任何痕迹可寻。作为地名两个钓鱼台和花园村现在都在使用。
钓鱼台始建于金没有疑义,但谁建的文献中却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是金帝在此垂钓时建的,也有的说是王郁隐居时建的。两种可能性都有,比较而言王郁长期在这里隐居,建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帝京景物略》卷五说:“金王郁钓鱼台,台其处。郁前玉渊潭,今池也。有泉涌地出,古今人因之。郁台焉,钓焉,钓鱼台以名。元丁氏亭焉,因玉渊以名其亭。”

玉渊潭得名于元代,比钓鱼台晚。这个名字起的颇具文采,与玉渊潭的环境也很契合。

《帝京景物略》不仅谈到了钓鱼台之得名,同时也谈到了玉渊潭之得名。元代丁氏在玉渊潭建私家园林之际,还建了一座小亭,取名玉渊亭。所以上世纪80年代编纂的《海淀区地名志》认为玉渊潭得名于玉渊亭。这种说法确有一定的可能,但还不能成为定论。在《帝京景物略》中关于玉渊亭的记载是“因玉渊以名其亭”。这句话如何理解呢?可以理解为这座小亭因位于玉渊潭湖的边上,所以叫玉渊亭。也可以理解为小亭建好后,人们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玉渊。地名的起源有时是相辅相成的,推测玉渊潭得名于玉渊亭有其合理性,然而我们也可反问,玉渊亭是否得名于玉渊潭呢?显然两种可能都存在,关键是哪个地名出现的时间更早。到底是玉渊潭湖这个名称出现的早还是玉渊亭这个名称出现的早,就无法说清了。

当然,和真正的老北京说玉渊潭,还是让人觉得有些陌生,如果说八一湖,肯定会有人乐得蹦高,八一湖带给北京人的记忆实在是太多了。八一湖的名字有着不同寻常的来历。1956年建设永定河引水渠时,驻京部队官兵硬是靠手挖肩挑,挖成了这段河道,共出动兵力13万人次。为了纪念子弟兵为首都城市建设立下的新功勋,人们把这段河道命名为八一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