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头越尾:震泽

 DavidCCH 2020-04-30

这是一个真正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镇,这是一个值得放慢脚步,细细品味的地方……

                                             ----题记

我,一个古镇控,在“美篇”已发布了53篇有关古镇的文章,(其中51篇评为“精华”,2篇获“推荐”。)今天再来给大家介绍一个江南古镇,离黎里古镇不远,在苏州吴江市的一个蚕丝之乡,她就是震泽古镇。

震泽是太湖的古名,古镇因太湖而得名,与其它古镇的复杂布局不同,一条宽大的荻塘河穿镇而过,两岸白墙黑瓦的江南建筑沿河排开,没有了蜿蜒曲折的小桥流水,却多了几分扑面而来的简洁大气……

震泽古镇的诗意,缓慢而悠长,

仿若岁月的深处, 最最温柔的呢喃。

来这里开启一段诗意之旅吧……

2001年,震泽古镇列入国家级省重点保护古迹,主要保护震泽古镇的传统格局和风貌;与古镇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自然地貌、河流、古树名木等历史环境要素;反映历史风貌的古民居、古建筑群、民俗精华、传统工艺和传统文化等。

震泽古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与浙江省毗邻,古称“吴头越尾”,震泽古镇是一个拥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名镇,也是中国著名的蚕丝之乡。


古镇入口处的禹迹桥,这座古桥是清朝康熙年间修建的,据说到现在都有300多年历史了。还有一个传说是大禹治水时在这里走过并留下的足迹。


在桥边上还有座慈云寺,最显眼的是一座古塔坐落在慈云禅寺内,古塔巍峨屹立,在整个古镇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一座砖身木檐楼阁式塔,六面五级,总高38.44米。


慈云禅寺原名广济寺,始建于宋度宗赵禥咸淳年间(1265-1274年)。慈云寺塔相传始建于三国赤乌年间,已有1750多年历史,是一座砖身木檐楼阁式的塔,总高38.44米,塔的外观为六面五层,由回廊、塔壁、塔心组成。


慈云禅寺黄墙黛瓦,一片幽静壮观之景,寺内的大雄宝殿巍峨恢宏,荻塘河倒映着这塔身和桥影,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流连忘返。

慈云禅寺前临河的大街,叫宝塔街。街与河并行,东起禹迹桥,西至斜桥,全长368米。街面不宽,中段尤窄。2015年11月,震泽镇宝塔街跻身“ 中国 特色商业街”行列,此次 成功 创建“ 中国 特色商业街”的宝塔街区是一条呈“L”形的古街道,由宝塔街、南横街两条街道组成,总长908米。

在宝塔街有一弄二坊,中段有个“三官弄堂”,其东段为“仁安坊”,西段为“仁里坊”。在二坊之间,街北面还有三条平行的深巷小弄。

师俭堂位于宝塔街西段“仁里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师俭堂占地2500余平方米,面阔五间,六进穿堂式高墙深宅,共有大小房屋147间,集河埠、行栈、商铺、街道、厅堂、内宅、花园、下房于一体。

震泽是太湖的古名,震泽古镇就在太湖的旁边,一条河流从古镇穿流而过,在河的两边保留了许多原始的古老建筑......

走在古镇的小河边,感觉这里很休闲,江南苏式慢生活。这里没有过多的商业化,是一座很质朴的千年古镇,同时也保存的十分完好。

大顺米行南临荻塘河,前沿为驳岸,双向平整的河埠为起卸货物、和上下商客之用。


建在河边的许多民宿,都是白墙黛瓦,依河而建,错落而又有秩,这都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民居。同时,我也可以从白墙黛瓦中依稀感觉到了徽派建筑的味道和印记。


也许是游客并不多的缘故,让这里至今还保留着原生态的江南气息,传统味道十足。

这里没有拥挤的人群,没有喧嚣的车流,有的是美好的景致、悠久的人文历史,风景如画,生活如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