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别报道:陈留基督教堂见证抗日救亡运动

 吾尚书 2020-04-30

      字号:小大我想说两句(0)

      登陆开封社区club.kf.cn / 微博 @开封网 / 微信kfw2924343参与互动 

朴素典雅的教堂教堂。

院子北侧的牧师楼。

正面俯瞰基督教堂。

      建筑是人类社会的编年史,作为中国近代重要的建筑类型——基督教教堂,反映了那个特定年代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史不可忽视的实物见证。我市祥符区陈留镇就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基督教堂,她不仅是西方传教士来开封传教的历史见证,也是日本侵华的重要罪证之一。

      8月1日,记者跟随我市文史研究者刘海永来到祥符区陈留镇基督教堂,还原当时的历史,寻访发生在这里的抗战故事。

      炎热夏日的午后,阳光炙烤着大地。记者一行驱车从市区出发沿着327省道驶入祥符区。由于天气炎热,街道上来往行人和车辆非常少,偶尔看到路边卖西瓜的瓜农。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陈留镇。沿着镇中心的道路行驶,经多方询问,记者才找到隐藏在闹市之中的陈留基督教堂。

      陈留基督教堂位于祥符区陈留镇西街镇政府对面,喧嚣的商业街北侧一座毫不起眼的红色大门便是陈留基督教堂的入口,大门上面写着“陈留基督教会”六个大字。这座教堂的大门隐藏在商业街饭店、商店的招牌之中,如果不是这里的居民指点,很难发现。此时大门紧闭,向旁边商店老板说明来意后,她拿钥匙为我们打开了大门。

      “怕有外人来,平时都将大门锁上。”隔壁商店老板一边开门一边说道。穿过大门,记者看到里面是一个很深的院子,迎面看到两座宗教风格的建筑。紧跟着我们进来的,还有十几位居民。据了解,他们都是这里的教徒,刚刚参加完一个活动。得知我们采访,便热情地为我们介绍起教堂的情况。“我们平时就在这座教堂里做礼拜,每到周日这里坐满了人。教堂可同时容纳信徒300人做礼拜,教堂后设有传教室与教堂相连。”教徒司锡安介绍说。

      记者看到,司锡安介绍的这座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正面顶部突出一半圆形,装饰有“十字架”。东西门楣上部分别镶嵌有“归主为圣”“万有真源”字样。刘海永告诉记者,该教堂始建于民国初期,为英国传教士艾德英,美国传教士钱淑贞、白美德与开封县梁松岑等牧师发动教徒捐资修建的。这座教堂是当时开封地区十所基督教堂之一,陈留基督教堂的教会是豫中教区属下的一个中心教会,1942年以前由英国牧师管理,1938年日本侵华占领开封时,陈留基督教堂被日本人占领。直到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国牧师被日本兵拘禁遣返回国,陈留基督教堂才由中国牧师管理。

      历经风雨的教堂安详地矗立在闹市之中,透过砖墙仿佛看到岁月的雕琢。教堂正前方政府立的文物保护单位石碑,向人们展示了她的重要历史价值。

      据介绍,该教堂始建时占地5亩,我们通过的街边大门处还有钟楼,后来被拆除,现存有教堂、牧师楼两座建筑。“教堂现在仍然在使用,牧师楼已经废弃。”司锡安一边介绍,一边带领记者一行来到后院牧师楼。

      牧师楼位于教堂北侧,砖木结构,三层,地上两层地下一层。透过门窗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由于长时间没有人居住,里面一片狼藉。虽然房子四周杂草丛生,但与四周的水泥建筑相比,却显得别具一格。

      “不要看现在这里破旧不堪,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年代,这座教堂却作出了很大贡献。”刘海永说,1937年7月,为抵制日货,陈留师范师生罢课,就在教堂设立了地下印刷厂,印制抗战宣传传单,同年在此开办了陈留抗日救亡夜校。1938年4月初,陈留抗日救亡团在基督教堂举行成立大会。抗日救国服务团等群众团体,在这里开展多种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现在的陈留基督教堂,只是附近十里八乡村民做礼拜的地方,很多人对这里曾经发生的事情并不是太清楚,只有极个别老人能讲出一些抗战时期的事情。殊不知,这座看似破旧的建筑,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她不仅是西方传教士来开封传教的历史见证,也是日本侵华的重要罪证之一。

      刘海永说,从建筑学角度看,陈留基督建堂是近代宗教建筑的代表,承载了时代的印记,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历史学角度看,陈留基督教堂作为抗日救国群众团体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阵地,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