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们的一句,觉得你“不行”,这是对孩子无形的伤害

 富书 2020-06-19



化妈:让我们不要做那个说孩子“不行”的家长,让我们多给孩子正面的,积极的引导,你的孩子会因你的鼓励,变得更加优秀!


作者:香如故(爸妈进化论主笔)

闺蜜发来信息吐槽,说自己的孩子,无论做什么都不行,觉得这孩子简直就是质量不好,还说真后悔生了他。

她的这番话引起了妈妈群里的共鸣,都说这现在的孩子怎么了?做事怎么看怎么不行,真是急死人了。

妈妈们的一句“不行”就彻底地否定了孩子,她们没能意识到,所谓的“不行”,只是她们眼中的不行,你这样无情地给自己孩子贴上标签,时间久了,孩子就真的“不行”了。

这种后果,身为家长的,是否考虑到了?      

       

01

进化妈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说:“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心理学家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孩子不行,其实都是大人主观认为的,并且给孩子贴上“不行”的标签。别小看了你所贴的这张标签,它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成长。

朋友刘军是一家私企的老总,平日总是忙于应酬,对于孩子的教育,很少放在心上。偏偏他老婆也是个成天不管事的人,认为孩子任由发展,挺好的!

两口子从来没有把孩子教育的事情当成重要的事情去做,有一段日子,刘军发觉孩子越来越厌学,甚至于到了逃学的地步。

当班主任找到他时,他才知道原来孩子已经不止一次逃学。

每一次通知孩子家长时,都是刘军的老婆处理,他老婆也只是口头批评一下,并没有深入地和孩子进行沟通。这也就导致刘军,根本都不知道孩子在学校里的现状。

当他得知这一切的时候,气得把孩子骂了一通。可是骂又怎样,在与老婆沟通的过程中,夫妻二人一致认为孩子不是读书的料,这孩子就是“不行。”

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对于孩子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他们以孩子“不行”为由,对于孩子听之任之,孩子呢,觉得自己也“不行”,索性就更加的放纵了。

这样的一种心理学上的暗示,让孩子成为人们口中所说的那个“不行”的人,真是孩子“不行”吗?家长真的是有着很大的责任。

千万不要说孩子“不行”,这样真的只会毁了他们!

02

进化妈

聪明的家长会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哪怕孩子一时“不行”,他们也会鼓励和赞美,让孩子最终跳出“不行”的圈子。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

“一旦一种预期设立,即使其可能并不准确,我们也倾向于与预期一致的方式行动。而人们经常惊讶地发现,最后的结果是奇迹般的,预期变为现实。”

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给予积极心理暗示的原因了,因为只有积极的心理暗示,才能让孩子朝着更好的方向去走,才能获得到好的结果。

你觉得孩子行,孩子才行,反之,你一再认为孩子不行,孩子只能朝着不行的方向发展。

电影《银河补习班》里邓超饰演的马皓文对孩子马飞采取鼓励式教育,主张让孩子掌握学习方法,而不是只会答“标准答案”。

在所有老师都说孩子“不行”的时候,他没有放弃,而是采取了鼓励的方式,让孩子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他更看重的是孩子成长的过程和其发展的全面性。在帮助孩子适应社会竞争规律的基础上,为他们开拓更多方面的潜力和素质,让他们成为更完整的“人”。

正如他在影片中说:“我想让他学的不仅仅是知识,他必须知道人活着是为什么。”

现实生活中,有哪个爸爸能够做到这一点?至少在面对自己孩子“不行”的这个问题时,多数的爸爸或许都会质疑自己的孩子。

可是马皓文并没有放弃,他让孩子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中的一些,给孩子很多积极的暗示。让孩子觉得自己“行”,这才最终成就了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行”永远都比“不行”,更能够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03

进化妈

孩子“不行”要从家长找原因,要让孩子多去尝试,而不是一纸标签就让孩子成为这样的人。

闺蜜对我说了这样一件事情,她说小的时候,父亲就曾说她不是读书的料。

还说女孩子读这么多书没用,读书读多了,人会读傻。

正因为父亲的这种暗示,让她在学校的时候,成绩一直都处于班上最后几名。

她说当时的她,也想好好读书,可是一想到父亲说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就对学习产生了恐惧。

就这样她只读了一个中专,便出来工作了。

后来在工作当中,遇到了现在的老公,两人当年谈恋爱的时候,老公就鼓励她通过自考读完大学。

她曾问他,自己真的行吗?老公非常坚定地告诉她说,行,她一定行。正因为有了他的鼓励,她开始拿起书本,努力为了这个目标奋斗着。

几年的时间,她竟然真的拿下了大专文凭。当她将文凭拿给父亲的时候,父亲满脸的歉意。

父亲说,当初只是认为她是一个女孩,想着书读多了没用,没想到正是因为这样的暗示久了,竟让她真的对读书失去了信心。

现在看来,家长所说的“不行”,对于孩子来说,真的是影响太大了。

这世上没有“不行”的孩子,只有“不行”的家长。因为你根本都不懂得,该去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让他们通过努力,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就。

记住家长一句“不行”,很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04

进化妈

被父母贴上“不行”标签的孩子,长大后,标签很难撕下。并且有一部分孩子,最终也会成为这样的人。

有些家长反驳说,不是真的认为孩子“不行”,而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激励孩子。

可是你在无意间给孩子贴上“不行”的标签,并不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更多的时候则是忽略了孩子对于这个标签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多数的成年人,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情形。他们会在回忆童年的时候,提及到曾被老师或者是家长,一再地否定,认为他们“不行”。

这个“不行”,有时真的是会跟随你一辈子。就拿我个人来说,记得小的时候,班级里有唱歌比赛,其实我是很想参加的。

然而母亲不经意的一句话,打消了我的念头。那时她说:“你胆子太小了,肯定是不行的,老师选人就是要选胆子大的。”

其实那个时候,只要是她鼓励我一下,我一定会主动向老师申请,可是她并没有这样做。以至于在学校多么多年,我从来都没能单独上台表演过一次。

成年后当我将这件事情对母亲提及时,她感到很意外。她说:“难道当初我说的“你不行”,真的对你来说,这么重要吗?”

确实,那句“不行”,一直都成了压在我朐口上的石头,让我自卑,让我不敢去上台表现自己。

童年时被贴上“不行”标签的孩子,成年后内心注定受到一定的影响。

对于孩子,我们总是希望他们能够更好,能够拥有幸福的未来。可是我们却没有想到,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让我们不要做那个说孩子“不行”的家长,让我们多给孩子正面的,积极的引导,你的孩子会因你的鼓励,变得更加优秀!


者简介:香如故,富书专栏作者,爸妈精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富书投稿变现营2020会员,报纸杂志写手  一个让文字带有温度的写作者,文章来源:爸妈进化论(ID:bmjhlc),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