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撄宁高度评价,徐海印却指出《性命圭旨》的十二大错误

 扬帆踏浪a 2020-04-30
按:《性命圭旨》,全称《性命双修万神圭旨》。修行经典《性命圭旨》,为何深受追捧?
陈撄宁先生对《性命圭旨》有比较高的评价:
1、坊间流行之道书,虽有多种,或嫌理论太高,恐无人讲演,不能领会;或嫌口诀隐藏,非明师传授,不能自悟;或嫌意义浅陋,阅之不免生厌;或嫌满纸空谈,到底无下手处;或嫌宗派不同,对于阁下个人之环境,未必相宜,故不敢贸然介绍。据愚见而论,惟有《性命圭旨》一书,最为适用。阁下所急需解决之问题,书中早已代为解决。自始至终,有条不紊。凡圣贤仙佛,一切大道,一切口诀,无不包罗在内。请熟读深思,必有豁然贯通之日。(陈撄宁《答江苏海门蔡德净君》)
2、《性命圭旨》,内容法门极宽广,包罗亦宏富于每节下所引各家诗偈歌诀等,对于性命玄机,确亦宣阐尽致。虽尚有许多小法子,不免瑕疵,贻讥大雅,然善读书者正不妨去芜存菁。(陈撄宁《答虞山吴悟灵君十问》)
3、《性命圭旨》的特长,在他每篇的理沦,颇有透辟精湛之处。至于书中所附载种种图示,皆是由各处采集而来,无足轻重。那些行气导引小法子,利少害多,毋需研究。秘诀应当于普通读《性命圭旨》之人所最易忽略处求之。(陈撄宁《湖南省常德电报局某君仰山来函并答问》)

阅读《性命圭旨》,请购阅《玄门宝典》,所收录之《性命圭旨》为近40年来整理出版最佳的版本。购阅价99元+15元快递费,加微信(yuanqiaodongtian)联系!
 
 
论《性命圭旨》十二大错
刊载于《仙道月报》第七期,1939年
 
海印子
 
今日坊间《性命圭旨》一书,玄宗学者,往往图之,然皆以色身立说,误人不浅。如《反照图》、《时照图》、《内照图》,尽以色身为喻,斯与黄帝“我尚何存”、老子“外其身而身存”之旨,已大相背戾矣。与钟祖“未生身处下工夫”之语、吕祖“穷取生身受气初”之说,亦乖违矣。
 
《亨集》《退藏沐浴工夫》节内谓:“欲通此窍,先要存想山根。”学者读到此处,往往依书行事,得脑漏等症。昔汪师有一女弟子,未遇师时,依此下功,竟发癫成傻。此误人一也!
 
又曰:“常操此心,退藏夹脊之窍,则天地正气,可扯而进。”若果依此下功,非得遗精症不止。此误人二也!
 
《玉液炼形法则》尽抱着这臭皮囊做工夫,此与先天虚玄大道,究有何干?此误人三也!
 
《安神祖窍》节内谓:“人身乃小天地,心脐相去,亦有八寸四分,而中心之中,适当四寸二分之中处。”此岂纯阳老祖所谓“玄牝玄牝真玄牝,不在心兮不在肾”之旨趣耶?若果凝神于此处,非生痞块不止。此误人四也!
 
 《法轮自转工夫》节内谓:“始而有意,终于无意,起初用意引气旋转,由中而达外,由小而至大,口中默念十二字诀曰:白虎隐于东方,青龙潜于西位。一句一圈,数至三十六遍而止。及至收回,从外而旋内,从大而至小,亦念诀曰:青龙潜于西位,白虎隐于东方。亦数三十六遍。复归太极而止,是为一周天也。”斯则尽属旁门外道,与黄老宗旨毫不相关。此误人五也!
 
 《蛰藏气穴》节内谓:“真人呼吸之处,当正脐轮之后,肾堂之前,黄庭之下,关元之上。”引廖蟾晖云:“前对脐轮后对肾,中间有个真金鼎。”谓“既识此处,即将向来所凝之神,而安于窍中之窍。”此岂老子“外其身”、谭子“忘形以养气”之旨趣耶?《西游记》喻抱着色身修炼者,为想吃唐僧肉延寿一万年,此等皆是豺狼、虎豹、蜘蛛、蜈蚣之类,无复人形,盖深斥而痛诋之也。此误人六也!
 
《利集》《采药归壶》节内谓:“采取工夫,即达摩祖师形解诀,海蟾祖师初乘诀。二诀大略相同,不外吸舐撮闭四字。”又《聚火载金诀法》内谓:“此法即达摩海蟾二祖师吸舐撮闭四字诀是也。吸者鼻中吸气以接先天也,舐者舌柱上腭以迎甘露也,撮者‘紧撮谷道内中提,明月辉辉顶上飞’也,闭者‘塞兑垂帘兼逆听,久而神水落黄庭’也。”如是吸舐撮闭,尽在色身上搬运,与外道何异?此误人七也。汪师尝谓如此著书,误人不浅,盖初学必认此为口诀,不信“身外虚空一着”故也!
 
又《采药归壶》节内谓:“俄顷痒生毫窍,肢体如绵,心觉恍惚,而阳物勃然举矣。此时阳气通天,信至则琼钟一扣,玉洞双开。”汪师尝谓静定中外阳稍动,速即离身,向外心息相依,则外阳如电而倒,何待举乎?凡做到外阳勃举者,即不速离色身之过,尽是认贼为子而不觉,以奴为主而不知。况道贵先天,此等色身内阳生,静极生动,无关大道,工夫好者,外阳微动则有之,勃举则绝无。若果勃举,已着色身,工夫已差,何得以勃举为神奇,号之为药产?此误人八也!
 
《乾坤交媾》节内谓:“真铅入鼎之时,须奋迅精神,目视顶门。”以泥丸顶门,方圆一寸,为玄中之玄,天中之天,岂不见李道纯《炼虚歌》云:“采铅虚静无为作,进火以虚为橐籥,抽添加减总由虚,粉碎虚空成大觉”乎?汪师曰:丹法全重外面虚空一着,若有一毫意见着在色身,即是“毫发差殊不作丹”。《圭旨》所谓目视顶门,显与虚无大道不合。此误人九也!
 
夫乾坤交一语,原是象言,工夫一到虚极静笃,此际色身已空,譬之于地,外面乾阳真气到身,譬之于天,彼此涉入无碍,周遍全身,薰蒸四肢,空有混融,妙窍齐观,此所谓乾坤子午交,岂以神气交合于顶门为乾坤交乎?《卯酉周天口诀》内谓:“先以法器顶住太玄关口,次以行气主下照坤脐,是为一度。又从坤脐而升上乾顶,又从乾顶而降下坤脐,如是三十六转,是为进阳火;三十六度毕,开关以退火,亦用下照坤脐,从右上至乾顶,左边放下坤脐,是为一度,如此二十四转,是为退阴符”云云,尽落外道蹊径,正阳真人《破迷正道歌》之所深诃,泥丸真人《罗浮翠虚吟》之所严斥。此误人十也。周天之义,予于《玄修抉微》内已详言之,能周身苏软麻木一次,感先天真阳一度到身,即为行一周天。真阳进得一分,即后天阴气化去一分,增一分明,必减一分暗,皆自然而然之效,岂有用两眼右转左转,上下回旋,三十六与二十四之理乎?
 
 《采药归壶》节内谓:“虚危穴者,即地户禁门是也。其穴在于任督二脉中间,上通天谷,下达涌泉,此穴干涉最大,系人生死岸头,故仙家名为生死窟。《参同契》云‘巩固灵株’者此也,‘拘束禁门’者此也,《黄庭经》云‘闭塞命门保玉都’者此也,‘闭子精路可长活’者此也。盖真阳初生之时,形如烈火,状似炎风,斩关透路而出,必由此穴经过。因闭塞紧密,攻击不开,只得驱回尾闾,一撞三关,直透顶门”云云。尽是臭皮囊上作生涯,与先天大道何涉?李道纯云:“虚里安神虚里行,潜虚天地悉皆归。”洞山云:“欲得忘形泯踪迹,努力殷勤空里步。”此仙佛同以虚无为道场,忘形泯迹,体合真空,性入元澄,超乎万有,妙契一真之证也。奈《圭旨》尽反其道而行之,不是执泥丸头顶,即是执任督中间,不知“外身忘形”之谓何?!此误人十一也!
 
《贞集》《移神内院》节内谓:“顶门窍,岂易开哉?先发三昧火,透之不通,次聚太阳火冲之略启,二火腾腾,攻击不已,霎时红光遍界,紫焰弥天,霹雳一声,顶门开也。”夫玄宗修道,心息相依在外面空中,定亦在外边空中,定极自能与色身分离,斯所谓脱胎神化,岂有冲破顶门而出之理?此误人十二也。
 
或曰:吕祖亦云:“九年火候直经过,忽尔天门顶中破,真人出现大神通,从此天仙可相贺。”《圭旨》谅祖述此一语立说,似亦不为无据。答曰:庄子不云乎?入出而无见其形,是谓天门,天门者无有也。可知天门即是虚空,岂可以头顶一穴拟之哉。九年还虚,功纯力极,扑破虚空,朗然大觉,古人云:“粉碎虚空现全身。”又云:“业镜忽然扑破,翻身跳出虚空。”是天门顶冲破之意也,奚可作冲开顶门一窍会乎?
 
以上略举十二大端,着身误人之处。学玄宗者,自以不阅此书为宜。然予意此书必经后人改作。
《圭旨》受师诀曰:“空洞无涯是玄窍,知而不守是工夫。”是明指虚空一着,知而不守,即凝神于此,知息之出入也,既示身外虚空调息之旨矣,奚必画蛇添足,而教人存想山根乎?
又如释达磨祖师形解诀及海蟾祖师初乘诀,引证纯阳祖师句云:“窈窈冥冥生恍惚,恍恍惚惚结成团。”正是此诀,是明示恍惚窈冥,即是采取,奚必画蛇足,而加入吸、舐、撮、闭四字乎?
又如《元集》“观音六字大明咒图”,显系后人搀入,原本必无此图。以此而论,则所有执着色身做工夫之坏处,恐非尹真人高弟原著所有也。
 
海印山人徐颂尧评点《三教一贯》

     先师体真山人所著《三教一贯》,脉络贯通,旨趣一致。惟范围较为扩大,敷陈较为详赡。学者试先阅《三教一贯》,再阅此集,更易洞达旨趣,谛信不疑。(自《天乐集》)
    《神仙纲目》载:玄帝修道成功,在武当山舍身岩飞升,此示学者舍身之要。老圣教人“外其身,后其身”,即舍身之义也。谭子之“忘形、忘气、忘神”,亦“舍”字之工夫也。奈何世人恋执心重,身外财物,尚且不肯舍,何况此身?先师伤之,为著《三教一贯》,处处教人舍此色身,向身外虚空中养神调息。(自《天乐集》)
     先师《三教一贯》九卷,其发明“身外虚空一着”,可谓详且尽矣。师盖祖述《西游》“悟空”之意而著者也。(自《天乐集》)
     《炼虚歌》云:“为仙为佛与为儒,三教单传一个虚。亘古亘今超越者,悉由虚里做工夫。”劈空四语,心胆俱吐,何等简妙?和阳子《虚中歌》云:“我身自向虚中来,我身应向虚中去。来来去去在虚中,可于虚中种业树。种得业树根株深,枝条充塞去来路。”亦颇直截。先师祖之而著《三教一贯》,纯揭“身外虚空”要妙。熟读《炼虚》、《虚中》二歌,细阅《一贯》,了然于虚玄大道,外身忘形之旨,自不被色身所误矣。次阅先师所辑伍冲虚原本《仙佛合宗语录》,知修炼工夫,注重真空一着,丹道始终,不离乎心息相依。炉火黄白、女鼎采补等,不可妄从,自不被邪师所诱矣。(自《天乐集》)
    至尊问四条,与往昔闻于先师者颇多枘凿。阁下但向三马路千顷堂购先师所著《三教一贯》细阅之,自然明了,似无待鄙人赘词矣。(自《复志真函》,即是答复陈撄宁先生大弟子汪伯英先生)
 
附注:敬告各位书友朋友
    《三教一贯》一书共计九卷,已经收入2012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性命要旨》书内,可惜该本是依据马炳文先生重印本录入点校,并且仅为四卷半,而非全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