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实用!血小板“真假”复检流程思维导图

 求真我gcvbmj6p 2020-04-30

医学实验室的质量70%的风险来自检验前,标本采集又是检验前的核心环节,标本的好坏严重影响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其中血小板检测问题突出。

除标本质量外,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因素很多。为了保证血小板最终结果的真实性,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复检流程,如何在检验中环节把控血小板检测质量,结合仪器复检程序,针对血小板检测结果的“真假”问题,进一步分析血小板假性减少诱因,制作了思维导图并解析。

图1  血小板“真假”复检流程思维导图

(点击查看大图)

图2  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分析

(点击查看大图)

图3  血小板聚集的原因分析

(点击查看大图)

解  析

1

血小板计数结果在正常范围,不一定准确,要看有没有触犯复检规则,有没有仪器报警信息,血小板直方图是否正常。必要时,应进行复检,更正结果,方可报告。

红细胞碎片、小红细胞、白细胞碎片或颗粒(升白患者幼稚细胞寿命缩短易溶解、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容易出现浆质体)、血小板大小相当的寄生虫等均可导致原本减低的血小板假性正常。

同之,标本采集不顺利导致血小板凝集或聚集、抗体相关的血小板假性减少等均可导致原本增高的血小板假性正常。

2

血小板计数结果增高,要排除假性可能,影响因素有:红细胞碎片、小红细胞、白细胞碎片、寄生虫等。

3

血小板计数减低最常见,相关因素较多。如果没有触犯复检规则,应密切结合患者临床特征,要排除标本稀释可能,符合后方可报告。

血液凝集影响血小板的程度要看凝块大小,如果出现大凝块,血小板会明显减低,不难发现,但是如果出现肉眼不易发觉的凝丝,仪器恰恰没有吸到凝丝,不会报警提示,涂片的话,镜下血小板也是减少,这时风险较大,切勿轻易报告。

此种情况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有凝丝的标本涂片后往往会发现纤维蛋白丝网络血小板现象(见下图),可以此来验证标本是否存在微凝集。

4

血小板减少的相关疾病较多,除血液疾病、免疫疾病外,目前临床还会遇到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发病机制和肝素与血小板4因子结合成复合物,从而激活血小板密切相关,出血和血栓双风险并存,这也是临床应用肝素预防血栓策略中的难题。

5

血小板真性减少时,询问临床要注重几个关键点:下肢有没有出血点,穿刺部位有没有淤青。医生查体不一定全面,不了解检验项目,关注点也不同,要有意识地去指导临床医生核对,所以问询是个技术活,必要时检验医生可到临床参与查体、问询。

6

血小板假性减少,即PTCP,临床并非少见,诱导因素较多,笔者总结了9种。其中最受关注的是EDTA-PTCP,发生机制在相关文献中早有阐述。

在解决EDTA-PTCP时,常用枸橼酸钠抗凝剂代替,但也有少数病例仍会发生PTCP,其作用机制与EDTA相似。

血小板膜蛋白GPIIb是一个Ca2+依赖蛋白质,Ca2+存在时它与GPⅢa组成异源二聚体(GPIIb/GPⅢa)。抗凝剂螯合Ca2+后,血液中Ca2+浓度降低,乏Ca2+状态下的GPIIb/GPⅢa二聚体发生解离,GPIIb暴露出隐性表位,体内如存在一些相关抗体,可与其表位结合,从而引起血小板聚集。

这些抗体多为IgM型,如果与EDTA-PTCP为同一种抗体类型,枸橼酸钠抗凝剂不能纠正EDTA-PTCP;反之可以纠正。所以螯合Ca2+的抗凝剂一定程度上均会引起血小板假性降低。

笔者认为抗凝剂诱导的PTCP需具备3个条件:有螯合Ca2+的抗凝剂、有血小板隐匿抗原的暴露、有相关自身抗体。

至于体内相关自身抗体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

①自身物质结构改变产生了自身抗体(常见药物问题);

②自身发生免疫系统疾病,产生了相关抗体(常见免疫调节问题);

③隐蔽抗原的释放,产生了自身抗体。

所以,在保证最终结果准确性的情况下,PTCP的出现不一定是坏事,往往可以借此发现一些的临床疾病,应及时和临床沟通,必要时指导临床调整治疗方案或用药种类和剂量。

7

血小板卫星现象是一种实验现象,不属于生理或病理方面范畴。很多学者发现血小板卫星现象后做一些追踪实验,结论只停留在和某些疾病相关,不能给出明确结论。

笔者认为血小板卫星现象只能说跟抗凝血有关,血液经过螯合钙离子的抗凝剂作用后,血小板发生一些构象变化,可能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在抗凝作用的某个时期内,经过涂片发生的一种镜下现象。

总结遇到的卫星现象实例,EDTA抗凝剂较为多见,也可能是因为EDTA为ICSH推荐的血细胞计数首选抗凝剂,漏掉了枸橼酸钠抗凝剂的发生率。

8

药物诱发的血小板聚集,笔者在工作中遇到过几例,患者在入院前门诊检测结果正常,入院后治疗期间发生了血小板聚集现象,考虑药物相关,考虑和IgM型自身抗体有关。

肝素诱导的HIT要和肝素诱导的PTCP相鉴别,前者是在使用肝素期间出现的血小板减少症,为真性减少。后者是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发生体外聚集,属于假性减少。

故使用肝素过程中,要注意血小板计数,判断真假,以防误导临床对出凝血疾病的诊治方向。

9

另外检验人员应特别关注产科妊娠期患者,出现妊娠高血压并发症时,尤其HELLP发生后,临床应用硫酸镁缓解血管痉挛,预防流产或死胎的发生,如果出现高镁血症,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假性减低,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德国一项研究表示,硫酸镁作为抗凝剂的商品化采血管可以纠正PTCP,可见硫酸镁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以起到很好的抗凝作用。

10

血小板检测过程中,检验人员既要心中有数、也要确定过眼神。仪器报出的血小板数和镜下观察的血小板数是否一致,我们要心中有数,学会评估。

一般评估方法有:

①每个油镜视野血小板数乘以10~15(经验)。

②观察PLT/RBC比值,大致换算血小板数。

复检时很容易思维定势,看片子前脑子里已经有了感官定势,这时很容易被自己骗倒,所以镜下要确定过眼神很重要。

总之,血常规分析和复检工作没有高大上,似乎经验大于技术,更侧重耐心、细心、责任心。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编辑:徐少卿   审校:而 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