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痰导致的眩晕、癫痫,怎么治?

 中医知识圈 2020-04-30

陈潮祖 陈潮祖医学论坛

风痰阻滞,是指痰滞腠理,引起膜络紧张、松弛,或筋脉抽搐、瘀阻脑络,引起津凝成痰病变。
以眩晕、风痱、癫痫、偏瘫为主证;以兼见胸闷吐痰或口吐涎沫、苔、脉濡或弦为其辨证依据。属于筋膜、津液同病
肝主身之筋膜,通联五脏六腑之经隧,表里上下之膜腠均属筋膜的组成部分。
古人常将静脉曲张称为青筋暴露,可见心系脉络也属这一体系。
筋膜发生病变,凡具紧张、痉挛、抽搐、松弛特征,古人均称为风。
《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就是指此而言。
如果肝风与痰湿并存,常以风眩、风痱、痫证、偏瘫为其主证。
风痰眩晕,是因脾不运湿,液聚成痰,阻于少阳三焦之腠,影响少阳三焦之膜,膜络为之紧张,成为眩晕。
若痰湿阻滞腠理,筋膜受湿而弛,即呈四肢不用之风痱。即《灵枢·热病》所说“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病变。
痰湿是导致眩晕、风痱之因,眩晕、风痱是痰湿阻滞之果。
其基本病理是:痰湿阻于腠理→引起筋膜紧张或松弛→成为筋津同病之眩晕、风痱。
痫证、偏瘫则恰好相反,是先因脑络发生病变,而后导致津行不利,变生痰湿。风是原发病变,痰是继发病变。
痫证,古称巅疾,巅指病位最高,是因颅内脑络突然痉挛,以致猝然倒仆,昏不知人,口吐涎沫,移时始醒,醒后其人如常,是指病在高巅。
因其一年半载,或三五日才发一次,有间断发作特征,才称为痫。巅指病变部位,指发病特征,所以称为巅痛。
偏瘫,古称偏枯,是因瘀血阻于脑络,或痰浊阻于颅内腔隙,引起半侧手足不用。
两种疾病都是先有脉络痉挛、瘀滞,继见痰浊证象,风是原发病变,痰是继发病变。
其基本病理转归是:脑络突然痉挛→津液运行受阻,变生痰浊→阻于颅内间隙→成为筋津同病的痫证,偏瘫。
上述证候,无论何者为因,何者为果,筋津同病本质完全一致,所以,都宜息风、化痰,双管齐下。
息风目的在于恢复筋膜和柔化痰目的在于恢复水液通调,息风当从肝治,化痰侧重治脾,肝脾同治也就成为这类方的配伍特征。
本法常由息风之天南星、白附子、僵蚕、全蝎、蜈蚣、天麻、羚羊角等药,和燥湿化痰药物组合而成。
代表方如导痰汤、涤痰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定痫丸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