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全面爆发之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下辖三个师,共6个旅,这6个旅中386旅无疑是名气最响亮的一个,第一任旅长陈赓大将更是大名鼎鼎,是一员虎将。 386旅是129师的主力之一,在整个八路军之中也算得上是一支王牌旅,在旅长陈赓的领导下,先后取得了长生口、七亘村和黄崖底战斗的胜利,此外还神头岭和响堂铺伏击战的胜利。 这些对日作战的胜利让386旅声名远播,然而在抗战胜利之后不久,1945年10月,“386旅”这个番号就取消了,那么这支部队的战士们都去哪了呢? 当时部队改编,129师也变成了大家熟悉的“刘邓大军”,而386旅则被改编为刘邓大军第4纵队的第10旅,陈赓已经被提升为第4纵队的司令员,而第10旅的旅长则是原386旅的参谋长周希汉。 换句话说386旅改编为第10旅,是周希汉接了陈赓的班,继续指挥这支王牌劲旅,当时第4纵队下辖三个旅,就数第10旅最能打,除了陈赓的高明指挥之外,自然离不开新旅长周希汉的执行。 周希汉是湖北麻城人,1928年,年仅15岁的他就参加了红军,从红军到八路军,周希汉从士兵一步步成为了386旅的参谋长,是一仗一仗打出来的,在386旅的时候他就是陈赓的好助手。 当年在百团大战的第一阶段,日军出动精锐部队报复八路军前指和北方局首脑机构,刘伯承率部撤退到卷峪沟一带,身边仅有警卫营掩护,在危机关头就是周希汉率军杀到,与日军杀至天黑掩护刘伯承安全转移。 刘伯承高兴地称“赵子龙来了!”周希汉和老上司陈赓一样作战勇猛,解放战争反攻开始,陈谢兵团东渡黄河揭开反攻序幕,打头阵渡过黄河的就是周希汉率领的第10旅。 周希汉亲自率领先锋团渡河,在豫西和中原大地纵横驰骋,1946年,国民党第27旅和第167旅被晋冀鲁豫野战军包围在浮山一带,胡宗南立即调有着“天下第一旅”之称的第1军第1旅救援。 这些正中了解放军的“围点打援”之计,国民党这个第1旅装备精良,旅长黄正诚是中将衔,留学国外一直自视甚高,周希汉奉命拦截第1旅,双方激战至天黑,周希汉指挥3个团将黄正诚死死围住。 经过一夜酣战,胡宗南的“天下第一旅”被消灭,第1旅被消灭轰动了南京的一众高官,换句话说“天下第一旅”的名头被周希汉抢来了,后来第10旅和另一个旅合编为第13军,军长还是周希汉。 第13军在陈赓和周希汉的指挥下,参与了渡江战役,之后又进军两广和云南,据统计,第13军在解放战争中歼灭的敌人多达53万余人,建国后第13军长期驻扎在大西南,为国守边。 周希汉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衔,后来还担任过海军副司令,他还参与了中国第一次导弹实验,周希汉一直到1988年11月7日病逝,享年75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