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悬解》太阴篇提纲一

 黄元御医学研究 2020-04-30
提纲一章
  太阴湿土,气本上行,《素问》: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是脏气之上行也,足之三阴,自足走胸,是经气之上行也。病则湿盛气滞,陷而不升,脾陷则胃逆而不降矣。盖燥为阳而湿为阴,阳本于天而亲上,阴本乎地而亲下,故阳明燥土,病则气逆,太阴湿土,病则气陷,自然之性也。
太阴提纲,腹满而吐,食不下者,太阴之累及阳明而气逆也,自利益甚,时腹痛者,太阴之伤于厥阴而气陷也。脾陷而不升,胃逆而不降,病见于上下,而根在乎中宫,以中宫枢轴之不运也。若下之,枢轴败折,陷者益陷而逆者益逆。逆之至,则胸下结硬,而不止于腹满,陷之极,不过于自利之益甚,无以加矣。故但言其逆而不言其陷,非省文也,无庸言也。
1 足之三阴,自足走胸,经气上行,是一定之理。
太阴一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1 太阴之为病,此是脏病,而非经病,经病则统于太阳。脏病已成,故见诸证,此是太阴证之总纲。太阴者,脾之经也。脾主升降,胃主降浊,脾病湿寒而不升,脾病累及胃,胃病则浊阴不降,中气凝滞,故腹满也。吐者,胃气上逆也,逆而不纳,故食不下也。利者,脾气之下陷也,脾陷肝贼,则利益甚,时腹自痛。太阴之病,脾阳之虚,湿寒之盛,此是禁下,若误下之,土愈败而胃气愈逆,甲木壅碍,不得下行,痞结胃口,故胸下结硬。此即太阴之坏病,病发于阴,此是禁下,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此即上条,逆之至者,痞结硬满也。若下之,则逆之极,必胸下结硬,而陷之极,不过自利益甚,故无以加矣,故但言其逆而不言其陷,非省文也,无须在重复言之。
2 三阴篇皆言脏病,非经病也。经病而不入于脏,伤寒不过六日,中风不过七日,无不汗解之理。三阴经病,总统于太阳一经。四日太阴,不可曰太阴之为病,也必不腹痛满而吐利,也必不脏寒用四逆,五日少阴,也不可曰少阴之为病,必不厥冷吐利,也必不水盛而用真武,六日厥阴,也不可曰厥阴之为病,也必不蛔厥吐利,也必不用乌梅丸,不拘何经,其在六日之内者,悉宜麻、桂发表,无异法也。至于自经而入脏,然后太阴有痛满吐利之证,而用四逆,少阴有厥冷吐利之证,而用真武,厥阴有蛔厥吐利之证,而用乌梅,以其一脏之为病如此,用药不得不如此也,而桂枝、麻黄之法,不可用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