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事热点在教学内容中的应用

 ldtsg1957 2020-04-30

当下地理教学课堂上,案例教学法是十分热门的教学方法之一。这主要归功于它本身独特的性质。

首先,这种方法目标清晰。教师需要事先选取合适的有代表意义的案例,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然后,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能够生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独有的思考问题的体系。这样,学生分析、思考、攻克问题的能力就能得到提升。其次,这种方法很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案例之所以能在课堂中运用,也是因为它本身蕴意深刻。除了包含本课的知识这一共同点,每一个案例都有它本身与众不同的独到之处。学生学习时,遇到不同的案例,就需要转换观察点与思考模式,拥有应变的能力。所以,案例教学法对学生能力、方法与技巧等方面都有培养意义。最后,这种方法生活性、实践性强。在日常生活中就存在着各种案例,学生主动地发现、分析、攻克问题,这也拉近了生活与课堂的距离。

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采取案例教学的方法授课,那么,时事热点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部分。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符合教学内容,并且典型、有较强吸引力的事例,然后灵活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

例如,在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就可以引入下面的时事热点,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讲解。

2009年9月15日,因受台风"巨爵"袭击,一艘巴拿马籍集装箱船在中国珠海高栏岛水域搁浅,根据船方自报,一共泄漏燃油50吨。[8]该海区被封,大量渔民停止作业,对当地渔业产生很大的冲击,同时对我国该地区的海洋地理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由于中国大陆与日本海岛之间存在由北向南运动的寒流,大大提高了海洋自身的净化能力。然后与此同时,石油污染随寒流南下,在我国南海区域的污染范围不断扩大着。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能体现洋流对海洋污染影响的时事热点,而且非常通俗易懂,学生阅读完这个案例,就能自主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洋流能提高海水自净能力、扩大污染范围”的结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