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高秋月照长城——古代诗歌中的万里长城

 文间寻趣 2020-05-01

长城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因它长达万里,故被称作“万里长城”,还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因此,中国古代有不少诗人来到边疆登览长城,留下了许多吟咏长城的边塞佳篇;也有一些诗人面对长城,抚今追昔,心怀家国之忧,抒发故土之思。

今天,走上雄伟壮观的长城,饱览长城内外的风光,似乎仍能感受到古代诗人笔下的金戈铁马和边关风月。

秦皇奋威筑长城

中国人修筑长城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备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便修筑了具有军事性质的长城。西周晚期,周幽王为了博褒姒一笑,便在镐京(今西安)一带的长城上点燃烽火,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地诸侯为了自身的安全,也在各自的辖地修筑了长城。其中,秦国、燕国和赵国修筑的为了防止匈奴南下的长城被人们称为“北长城”,而齐国、韩国、魏国、楚国等诸侯修筑的为了防止其他诸侯入侵的长城则被称为“南长城”,如《史记》所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然而,这些先秦时期诸侯国所修筑的长城规模并不大,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修筑了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

公元前221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建立了强大的秦王朝。为了巩固秦国的安全,防止匈奴南下,一年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夺取了包括今河套地区的所谓“河南地”,随后筑起了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省)的长达万里的长城,这便是闻名于世的秦长城。当时,秦长城的修筑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连接和维修战国时期的长城,新修的并不多,主要由蒙恬的军队和沿线军民共同完成;第二阶段则广征民夫,大力修筑,在修筑北方长城的同时还拆毁了“南长城”,《史记》中说:“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从此,长城便特指北方修筑的万里长城,秦长城也起到了极大的防御作用,以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秦始皇在修筑长城时,征用了上百万人,这就使不少家庭妻离子散,因而孟姜女千里寻夫的故事也就流传了下来。那时,不少人在修筑长城时长眠北地,不得还家。因此,民间便流传着令人泪下的《长城谣》:“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繁重的徭役令百姓苦不堪言,人们都在说,生下了男孩子就不要养育他,生下女孩才要精心抚养。难道不见长城脚下,多少男儿在那里尸骨纵横。九百多年后,大唐王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大诗人杜甫看到许多男儿战死沙场,便发出了和《长城谣》一样的感慨:“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秦朝末年,战乱不断,守卫长城的军士又不多,这就让匈奴有了可乘之机。汉代初年,匈奴经常进入长城,侵扰边民,由于汉初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因此对匈奴很少用兵。汉武帝即位后,连续发动了多次对匈奴的战争,最终将其逐入漠北。之后,修复了破损的秦长城,又修筑了一条西起贰师城(今吉尔吉斯坦的奥什市)、东至鸭绿江北岸长达万里的外长城。从此,匈奴不敢轻易南下,丝绸之路也十分畅通。此后,历代都修缮和修筑了长城,明朝是最后一个对长城进行大修的封建王朝,今天人们看到的长城大多都是明朝修筑,成为世界十大奇迹之一。

边关风冷出长城

南北朝时期,位于山东的青州本为南朝刘宋政权的辖境。然而,在宋泰始五年(469年),北方的北魏政权攻下青州,将青州人口迁到了北魏的辖境平城(今山西大同),其中就包括8岁的刘峻,他和母亲一起被当作奴隶卖给了富户刘实。刘实见刘峻聪颖好学,就没有为难他们母子,还让刘峻读书学习。刘峻读书十分刻苦,有时昼夜不寝,一直读到天亮。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刘峻的叔父刘怀珍此时在南朝的刘宋朝廷做官,这就令北魏政权十分不满。于是,北魏政权就将刘峻母子迁徙到更为边远的代地(今河北蔚县一带)。

来到代地后,刘峻母子衣食难继,因此,刘峻出家当了和尚,他的母亲也出家为尼,以此艰难度日。即便如此,刘峻依然手不释卷,刻苦攻读,没有灯就点燃麻杆,夜里感到困倦时便用麻杆撩发须,醒来后继续读书。慢慢地,刘峻在此长大成人,并且还了俗,其才华更是为时人称道。代地紧邻长城,因此,年轻时的刘峻经常北望长城,感叹英雄豪气,并写下了一首《出塞》:“蓟门秋气清,飞将出长城。绝漠冲风急,交河夜月明。陷敌摐(chuāng)金鼓,摧锋扬旆旌。去去无终极,日暮动边声”。此时的刘峻意气风发,他也想和那飞将一样,北出长城,在沙场上建功立业。在刘峻25岁的时候,南朝已经改朝换代,此时齐武帝坐镇建康(今南京)。这一年,刘峻和母亲回到了南朝。回到南朝后的刘峻深感自己学识不足,于是“博及群书,文藻秀出”。梁武帝萧衍代齐后,便召刘峻入阁,点校群书,由于刘峻率性而为,言语间得罪了梁武帝,因此一直未被重用,中年以后,仕途坎坷。于是,刘峻潜心学问,著书立说,并广征博引,点校了《世说新语》,为世所重。

隋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下诏讨伐南方的陈朝,任命晋王杨广、秦王杨俊等为元帅,率领八路大军五十多万人南下,对陈政权发起攻势。而此时,陈后主陈叔宝依然与张丽华等人过着醉生梦死、歌舞不休的生活,他认为陈朝有“长江天堑,古来限隔”,因此认为隋军“来者必自败”。可是,没过多久,隋军韩擒虎的大军便攻入建康(今南京),陈后主与张丽华等人躲入了景阳殿的枯井中,最终被擒,陈后主被掳至洛阳,终老于此。陈后主虽然治国无方,但他的艺术才能和文学造诣均属上乘。来到北方后,他思念故土,于是写了一首《雨雪曲》:“长城飞雪下,边关地籁吟。濛濛九天暗,霏霏千里深。树冷月恒少,山雾日偏沈。况听南归雁,切思胡笳音。”此时,身在洛阳的陈后主想到长城飞雪,边关风冷,他又何尝不想做一只南归之雁,再次回到建康。

崔湜(shí)是唐中宗时期的宰相,当宰相的那年他只有38岁,是唐代少有的年轻宰相。崔湜青年时期便以诗文著称,留下了不少佳篇。在一年的早春时节,他在长城附近写了一首《早春边城怀归》:“大漠羽书飞,长城未解围。山川凌玉嶂,旌节下金微。路向南庭远,书因北雁稀。乡关摇别思,风雪散戎衣。岁尽仍为客,春还尚未归。明年征骑返,歌舞及芳菲。”朝廷正在长城用兵,羽书飞来,尚未解围。身在边关的崔湜久久未归,在此他思念家乡,并想着明年就能率骑南下,回到故乡。

分明似说长城苦

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在29岁的时候考中进士,曾做过秘书省校书郎、汜水县尉等职,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任江宁丞一职,与孟浩然、王维、李白等都有交往,被人称作“诗家天子王江丞”。在王昌龄笔下,那些边塞诗里有将士们为国杀敌、英勇善战的豪壮场面,也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英雄气概。王昌龄曾写了七首《从军行》,其中第二首最为著名:“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长城一带,将士们听着琵琶弹奏的胡乐,看着高高秋月,守城的将士们不由想起了家乡,这种边愁相思缭绕心头,解之不开,挥之不去,令人生出无限同情。

汪遵是唐僖宗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小时候读书极为刻苦,然而仕途一直不顺,直到唐咸通七年(866年)才被擢为进士。有一次,他来到了边关,看到了比铁还要牢固的巍巍长城,于是他写了一首《咏长城》:“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秦朝修筑的长城非常牢固,曾经抵御过匈奴的侵扰。在汪遵看来,长城虽然万里连云,但不及尧帝的三尺之阶,只有仁政才是不朽的长城。

唐大历四年(769年),20岁的李益考中进士,被授予郑县县尉之职。十多年时间里,他一直得不到升迁,仕途淹蹇,让他感到十分压抑。于是,他辞去了职务,开始在燕、赵一带漫游,并写了许多边塞诗,他也成为了唐朝有名的边塞诗人。有一次,他登上了长城,写了一首《登长城》:“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李益所处的时代,天下相对比较和平,各民族相处融洽,这就令李益发出了“不战四夷平”的欣喜之感。在长城的一个烽口统汉烽下,他写了一首《统汉烽下》:“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昔日统汉烽下战乱不断,白骨累累。如今,四海升平,不再有战事,只留下了边关的一轮明月。李益在这首诗里,还用了“燕然勒功”的典故。东汉大将窦宪北破匈奴,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以示平定匈奴,建立了卓越功勋。

唐代中期,一句“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让诗人张祜闻名海内。张祜是河南南阳人,家世显赫,久居苏州,被人们称作张公子,诗文更是独具一格。然而,他仕途坎坷,考进士时名落孙山,因此便有了“处士”之称。张祜性格耿介,不容于物,因此屡受排挤,终生不得志,但在诗歌上却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以闺怨诗闻名于世。张祜曾写过一首《听筝》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张祜曾经受人举荐,前往长安,但他在长安受到了诗人元稹的排挤,于是愤愤离京,去往淮南,而这首诗便是他当时的凄凉心境。弹筝的女子十指纤纤,在如雁阵般的丝弦上轻轻弹奏,发出了美妙的声音。那位女子分明是在用丝弦的声音诉说戍边将士的凄苦,他们守卫长城,听着流水发出的呜咽声,这是何等的凄冷。可以想象,才华横溢的张祜在离开长安的途中写这首诗时他的心中是多么的凄凉和落寞。

黄沙青冢对长城

宋嘉定二年(1210年),85岁的爱国诗人陆游留下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名句后,离开了人间。陆游出生于北宋灭亡之际,从小就深受爱国思想的熏陶,在政治上主张北伐抗金,但一直受到以秦桧为主的主和派排挤。宋孝宗继位后,赐他进士出身,在宁德、隆兴等地任职。然而,因他主张抗金,被主和派排斥,郁郁不得志。于是,他想到了昭君出塞的故事,汉朝通过和亲政策在匈奴那里换取了暂时的和平,这与南宋王朝向金朝进贡岁币是同样的道理。有感于此,陆游写下了一首《古意》:“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昭君已去世多年,可谓“独留青冢向黄昏”,也不知王昭君墓前的月光何时才能照到汉家的军营?陆游所希望的是,南宋朝廷不再偏安一隅,而是王师北上,收复中原。

元泰定四年(1327年),31岁的浙江诸暨诗人杨维桢考中进士,之后在江西等地任职。元朝末年,起义军风起云涌,杨维桢前往富春山避难,张士诚请他出山,他坚决不去。后来,明朝一统天下,明太祖曾召他做官,也被他婉言谢绝,从此潜心著述,终成一代诗文大家。杨维桢的诗文与前人不同,尤以乐府著称,前人曾称“至元改正,人才辈出,标新领异,则廉夫为之雄”,廉夫就是指杨维桢。杨维桢曾写过一首《饮马窟》:“长城饮马窟,饮马马还惊。宁知呜咽水,犹作宝刀鸣。”饮马窟是长城底下的一座泉窟,里面有水,可以用来饮马,因此古代诗人经常以“饮马窟”为题,描写边将苦寒荒凉的景象。在杨维桢笔下,饮水的战马被呜咽的泉水所惊,而泉水所发出来的声音正如阵阵刀鸣。

秦始皇当年举全国之力修筑长城,本想抵御匈奴,确保大秦江山世世相传。可他没想到,秦朝二世而亡,竟然被“隆准而龙颜”的亭长刘邦取代,建立了大汉王朝。有感于这段史事,明代诗人陈颢写了一首怀古佳作《长城》:“漠漠黄沙万里城,昔人曾此驻秦兵。旌旗影动胡尘没,笳鼓声寒塞月明。马邑荒烟迷故堞,雁门残火照颓营。谁知再世归隆准,长使英雄泪满缨。”秦始皇不会想到,他和祖辈辛辛苦苦建立的大秦王朝只经历了二世便走到了尽头。

明朝灭亡后,满族入主中原,建立清朝,到了清圣祖康熙皇帝时,康熙皇帝也写了一首相同意境的《长城》:“万里经营到海涯,纷纷调发逐浮夸。当时费尽生民力,天下何曾属尔家。”康熙皇帝吸取秦亡的教训,推行“王道”,实现满汉一家,就不再修筑长城,并曾下旨说:“大清万世永不修长城,朕要以王道治天下。”因此,清朝在康熙之前没有修筑长城,只是后来进行过补修,今天看到的长城大多都是明代保留下来的。

古老的长城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像一位苦守边疆的老人一样,默默地看着这个国家的兴衰荣辱,而在万里长城上还回荡着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历史长歌。两千多年来,巍巍长城一直横亘在中国的土地上,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