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郊的一首小诗通俗易懂,质朴自然,却构思新颖

 DavidCCH 2020-05-01

孟郊的诗很多人都熟悉,也许你从未写过诗,甚至不懂平仄对仗,但是一定听过这几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还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怎么样,就像大白话,朗朗上口。

孟郊的一首小诗通俗易懂,质朴自然,却构思新颖

可是我们不要误会了,孟郊的大部分诗其实都隐晦难懂,甚至还以生僻深奥、寻奇求险为人诟病。之所以如此,还是与他的身世有关。孟郊几次参加科考都名落孙山,一直到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五十岁时才在溧阳担任一个小小的县尉,抱负不得施展,孟郊便浪迹山林,吟诗度日,以致公务多废,后来干脆辞官回家。

下面介绍孟郊的这首小诗,也比较通俗易懂,但是却写法独特,构思新颖,值得一读。诗文如下:

孟郊的一首小诗通俗易懂,质朴自然,却构思新颖

古别离  孟郊

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女主人公牵着丈夫的衣服,娇柔地问:“郎今到何处”?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为何丈夫要走,不说保重、注意身体等等话语,还问到什么地方去,似乎很令人费解。

孟郊的一首小诗通俗易懂,质朴自然,却构思新颖

其实这就是作者用心思量的结果,如果写的太直白就不是诗歌,太晦涩也不流行。可见这是女主人公明知故问,用疑问去点醒丈夫,不要在外面就想不起家了。作者把读者的疑问一直留到最后,原来“临邛”就是汉朝司马相如在旅行中,与卓文君相识相恋之处。

当然这里的临邛不是专指原来的地方,只是作者用的一个典故,用以借喻男子觅得新欢之处。由此我们终于知道,女主人原来是担心这个,所以她用了一个语气温柔又音量很大的“莫”字。她的担心当然不是多余,到了这样的地方,对于她来说真是可怕啊。再回想诗人的第二句,“郎今到何处”,看似问得多余,实际却写得巧妙。

孟郊的一首小诗通俗易懂,质朴自然,却构思新颖

女主人公之所以要“牵郎衣”,主要是为了使“欲别”将行的丈夫能暂停片刻,听她诉说自己的心里话;同时从她急切、娇憨的动作中,也流露出女主人公对丈夫的依恋之情,以及彼此间深爱的那种感觉。若不是如此,丈夫离别,女人也无需关心,甚至盼望他早走早好。

诗人用这种迂回曲折、欲进先退的笔触,细腻地刻画出女主人忧虑不安的心理,同时第三句“不恨归来迟”,也显示了其坚贞、隐忍的品格。诗人真是用心良苦,所以苏轼评价孟郊是“诗从肺腑出,出则愁肺腑”。

孟郊的一首小诗通俗易懂,质朴自然,却构思新颖

读完全诗,我们终于很佩服孟郊的构思技巧,短短几句不仅交代时间(送别时)、地点(应该在自家)、人物、事件(送别),还有故事的起源和悬念。到底丈夫是如何回答,结局又如何,有兴趣的读者会思考,作者若继续写下去,反而是索然无味。

所以一首诗的艺术构思很重要,精巧的艺术构思有时决定着创作的成败。这首诗写女子的痴情,是诗歌中很常见的主题,如何不雷同,又能脱颖而出,自然就要细心考量。孟郊应该很用心去写诗,可以用他的另一首《怨诗》来证明。

孟郊的一首小诗通俗易懂,质朴自然,却构思新颖

怨诗  孟郊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

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在这首诗中,孟郊似乎存心要与前人争个高下,想到了这样一个更为奇特的构思。相思之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古代没有化学试剂,可女子却想出了一个如此匪夷所思的方法。她严肃而又天真地说:把我们两个人的眼泪,各自滴在芙蓉池中,瞧瞧美丽的花儿会被谁的泪水浸死。

孟郊的一首小诗通俗易懂,质朴自然,却构思新颖

仿佛谁的泪更多,谁的泪更苦涩,莲花就将“今年为谁死”,相思之情谁更深也就测出来了。看似很傻很天真,若不是真的痴心,又如何想的出来,读者不得不佩服孟郊奇绝的想象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