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至少存在7个行业,值得长期投资 圈出大概率能长期经营的行业,挑选出最优质的的企业,等待好价格买入,坚...

 墨子语 2020-05-01

圈出大概率能长期经营的行业,挑选出最优质的的企业,等待好价格买入,坚守后变富。

一、股权投资的经历


在重点关注一级市场股权投资(风险投资VC)的几年里,比较看好TMT里ToC(面向消费者)的公司。
顶级公司,根本不缺钱,也不会面向小散要钱。(如果有的话,肯定是层层转包了)
而做跨境电商、包车出行、金融招聘、宠物自媒体的中小型公司,才有一定的小散投资(入坑)机会。
但是,TMT相关的投资,必须做快速发展的大市场,不断融资,只有成为Top2的才有机会挣钱。
如果只是挣钱,规模和影响力达不到Top2,就算今天赚钱,明天也会玩蛋。

二、股票投资的转变


研究二级市场(股票个股)前后,发生了一点变化。
1、风险投资,头破血流,不是人玩的。是有实力的VC机构,拿别人的钱去赌自己的眼光,碰运气。
根本不是普通个体户有实力玩的。这是转而研究股票的基本背景。
尤其是投资了最后1个TMT项目,xx无人机,却发展的不温不火,略有盈利,退出艰难。
这彻底使我抛弃一切幻想。
2、店铺投资。
实体生意,看起来有不少挣大钱的,但可持续性差,抵抗风险能力差。
小打小闹碰运气,规模经济做到全国上百门店,才有稳定的可能。
2019年60到65块高点卖了一点格力股票,投资了最后1个实体项目,由于疫情,老板也在持续调整中,形势不明。

这也坚定了股票投资的决心。
3、股票
情况就是那么个情况,大部分的公司都是“垃圾股”,投机价值高于投资价值。
大A的财报,真实性不让人放心,至少舆论如此。
很多行业,没有从事过,没认真研究过,不太懂。尤其是那些ToB(面向企业)的,个体户无从感知。
但是,至少存在不少较为靠谱的听说过的公司:格力、美的,万科、吾悦广场,茅台、五粮液,招行,阿里、腾讯等。

三、投资的5点基本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受到的都是一个个的公司。
而投资,尤其是有了经验之后,可以先从行业角度做出总体判断。
之前写过1篇文章“我的自选股估值观察:家电+银行+地产+白酒”
网页链接

这篇文章,是最近几年,为了“最大化短期利益”买卖股票角度,做出的一些有关行业估值方面的思考总结。
今天,打算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看哪些行业值得投资,为什么值得长期投资。

先总结下,TMT尤其是互联网投资的5个属性:刚需、高频、规模、垄断、延展性。
刚需:住房、粮食、交通出行、水电、电脑、手机、药丸。较为刚需:燃气、空调、电饭锅。完全可选:榨菜、电风扇。
高频:聊天、电话、吃饭、新闻八卦。中频:喝酒。低频:旅游、运动健身、买衣服。
规模:水电等公用事业,天生有规模。
垄断:IM有规模且垄断,电商有规模,但垄断性不如IM。
延展性:腾讯,有微信,可以很轻松扩展到新闻门户、短视频等业务,因为有无限流量。
今日头条,做强1个app,就很容易做到其它业务,只要是在自己擅长的能力范围,很容易扩展。
而淘宝京东,扩展重点扩展商品的品类,无限扩展,但不能任意扩展到“卖猪”等非标准化业务。

以上5个属性,话题,方法论,可以借鉴应用到其它行业。

四、值得长期投资的行业


1、高端白酒
1)行业基本情况
白酒本身是存量市场,主要是因为年轻人喝酒的变少了,社会大环境也不再鼓励、攀比、酗酒了。
2)在酒量下滑,收入增长的情况下,多喝好酒精神上是值得的,经济上是可行的。
3)酒,是消费品,喝了就没有了,需要再买。
不像空调,买了就很久才换。
4)5个属性
对潜在客户来说,刚需和高频,因人而已。
对酒企自己来说,规模和垄断,已经形成。
延展性,较差。同为“茅台酒”,不少品类的酒有种“借助品牌骗钱”的感觉,主要是骗那些穷点的,喝不起“正宗”茅台酒的。
5)周期
行业生命周期很长,目前看不到尽头。
(注:周期1词存在2种含义,行业的长期生命周期,行业的短期发展波动)
6)竞争态势
高端酒,涨价容易,有人买单。至少,物价上涨,跟着上涨,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7)估值
按照30PE现状,业绩不涨的悲观预期,长期投资,年化3.3%。

2、银行
1)行业基本情况
多层次竞争,稳定增长,国家扶持,万业之母。
2)核武器
银行的基本业务是“放贷”,比网贷、消费金融等牛逼的地方在于,很强势。
如果你敢欠银行的钱,意味着你决定:不想好好混混了。
企业打算破产倒闭清算,个人想做黑户,放弃自我治疗。
法律和zz权力方面,银行太牛逼了,这一点可以平衡宏观调控对行业的负面影响。
3)大趋势
银行,挣的是风控的钱。在风控能力一定的情况下,主要取决于国家整体的经济情况。
各行各业都给贷款了,此消彼长,有点类似一个投资组合,总体向上(跟随国家经济走势)。
4)5个属性
对潜在客户来说,刚需和高频是必然的。
对银行来说,规模和垄断,已经形成,分几个层次: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农商行之类。
延展性很不错,凡是资金相关的金融生意,银行都有机会做。看政策、看业务风险。
支付宝,有点“无耻”,支付宝上能卖保险吗?如果可以,银行是不是也可以呢?
国内,对于第三方支付和银行的监管政策,不太一样,不太了解。
这是有争议的地方,都是大势力的金融公司,监管政策不该一视同仁吗?
5)周期
行业生命周期永续的,但经济增长会有波动。
6)竞争态势
总体上已经稳定了,再冒出来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7)估值
按照10PE,业绩不涨的悲观预期,长期投资,年化10%。


3、地产
1)行业基本情况
住宅地产,行业增长见顶。但新房,依然还在大量建造中。存量房子,也会拆了再盖。
商业地产,商场综合体,还有待发展。小县城可以有1个小的,地级市每个区可以有1个,一线和省会可以有5到10个。
2)核武器
金融生意,高杠杆。和相关dept,利益一致。
国人就爱买房,拦都拦不住,强需求,只要是性价比问题。
城市化是必然趋势,而省会一线城市的非常大一部分人都还没房,新毕业的大学生只能去大城市,必然有买房需求。
3)5个属性
刚需,非常的刚和需。
低频。
当前非垄断,未来有垄断的强烈趋势。同时,可能存在若干地域强势房企的可能。
规模,大厂有规模,小厂没规模,会逐步退出。
延展性,很差,卖住宅的,只能卖住宅,顶多换换房子的风格。物业算一个非常不错的下游延展服务。
有去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这些不属于房地产业务的延展,优势不明显,算重新出发,胜负不明。
综合体商业地产,有一定的延展性,但也不算非常自然的延展。
4)周期
行业是永续的,但很难再高位永续。等到城市化接近上限,主要就是存量的更新换代了。
政策对行业发展有影响,时高时低,最近几年有点下行的意思。
5)竞争态势
强者恒强,主要是Top100的游戏,5年后可能就看Top50了。
6)估值
按照8PE,业绩不涨的悲观预期,长期投资,年化12.5%。
由于存在永续性,至少高位永续比较难,存在向下波动的可能。
比如,干到第5年,业绩下滑不少,甚至不得不退出。

4、家电(空调)
1)行业基本情况
空调占居半壁江山,冰箱和洗衣机不错,除油烟机也是刚需。
其它的电饭煲等小件,低端的不值钱,不影响行业格局。
2)核武器
绝对刚需,空调、洗衣机、冰箱、除油烟机、电饭煲,家家户户都有。
坏了肯定要买新的。
3)5个属性
消费端:刚需、低频。
供给端:垄断、规模,已经形成。格力,美的,海尔3强。存在一定的变量,奥克斯、小米等。
延展性:一般般。空调卖的好,不代表冰箱卖得好。
个别企业,美的,这方面做得不错。

4)周期
主力需求,空调、洗衣机、冰箱,增长见顶,存量需求会一直存在。
5)估值
主流企业PE,12到15。悲观预期,长期年化8%到9%。

5、快消品/消费品
消费品是指那些由最终消费者购买并用于个人使用的产品。
快消品,快速消费品(FMCG,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的简称,是指那些使用寿命较短,消费速度较快的消费品。
最容易让人理解快消品包括包装的食品、个人卫生用品、烟草及酒类和饮料。之所以被称为快消,是因为它们首先是日常用品。

1)行业基本情况
高端白酒、烟草,属于强势的高毛利品种,值得单独研究。
而牛奶、榨菜、酱油、醋,算一类,刚需高频的快消品。
饮料(可乐、果汁、汽水、红牛、花生奶),除了可乐,都相对差一些。

2)5个属性
消费端:
刚需高频:牛奶、榨菜、酱油、醋
中需中频:可乐、果汁、汽水、红牛、花生奶
供给端:
规模垄断:牛奶、榨菜、酱油、醋、可乐
有点规模不垄断:果汁、汽水、红牛、花生奶

延展性,牛奶,延展性稍微好一点,但也仅限于卖同品牌旗下的不同牛奶。想去卖榨菜,痴人说梦。
这些快消品的公司,都算制造业,生成制造而已,销售端话语权并不强。

3)周期
牛奶、酱油、醋,永续经营,毫无压力。
榨菜、可乐,永续存在一定的风险,看人们的饮食习惯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汽水、红牛、花生奶等,随时可能萎靡不振,被抛弃。

4)估值
普遍30PE向上。
悲观预期,长期年化3%。


6、猪肉
1)行业基本情况
规模化养殖,可能刚刚开始。个体户养殖,可能会逐步萎缩。
原因:农村人口逐步减少,个体户养猪的自然越来越少;农村盖猪圈,小规模养猪兴起,土地足够。
猪瘟等流行病越来越多,防范压力变大,利好工业化规模化养殖。

2)5个属性
消费端:高频、刚需
供给端:规模逐步开始,垄断还早的很,几乎也不可能,相对垄断是可以的。
延展性,很差。养猪的,不一定能把鸡鸭鹅养好,养牛羊又是另一回事。

3)周期
行业的长期生命周期:永续
行业的短期发展周期:过往强烈存在,近期不明。

4)竞争态势
牧原、新希望、“两邦”科技等工业规模化猪企,已经有了先发优势。

5)估值
20PE往上。
由于工业化还没形成必然趋势,同时行业里若干企业还在“大跃进”阶段,估值不稳定。
保守估计,年化10%是可以有的。
猪肉,底层商品,天然抗通胀。


7、互联网,not科技
1)行业基本情况
腾讯、阿里、字节跳动,国内第1梯队。
百度、网易、京东等,第2梯队。
微软、亚马逊、Facebook、Google,国外第1梯队。

另外一个角度看,京东有很大程度的非互联网属性,亚马逊的非互联网属性也有,但互联网生意也很牛逼。
陌陌、斗鱼等互联网公司,长期看,波动太大,如果联合起来,调整组织架构和高效经营,还凑合着过。

2)核武器
腾讯,网络效应最强,基本盘最稳定。
字节跳动、百度,都是高科技媒体流量类公司,字节跳动经营扩张能力更强,百度更有科技感,但生意很弱。
网易,有种强势游戏公司的感觉。
Google和Facebook,生意模式,更为稳固一些。
阿里、京东、亚马逊,最强在商品的种类,无限扩充。

3)5个属性
消费端:刚需、高频。IM聊天、新闻、搜索、购物,都是。游戏,会弱一些。
供给端:规模和垄断,已经形成。同1个领域,Top2才能过的舒服,甚至只有Top1才行。比如,搜索和IM。
搜索,只需要最好的结果就行了。差一点的,根本就不用了。
IM,网络效应导致。

延展性:互联网公司,尤其是平台类公司,最无敌的能力。
腾讯、阿里、字节跳动,都是平台类的无敌扩张公司。占居1个无敌的入口,在所有有能力的相关行业,无穷无尽地拓展。
腾讯,借助无敌IM等流量入口,凭借产品能力、运营能力、资金实力、组织能力,电商、游戏、金融,跑马圈地。
字节跳动,凭借今日头条、抖音,和腾讯路数比较一致,目前还在早期一些。
阿里,电商平台类,无敌的标准化商品扩充。阿里云,技术平台未来也是国内无敌的之一。
相关的支付宝,也有可能在金融相关领域,无敌下去。

4)竞争态势
强势的公司,就那么几个。其它的小型互联网公司,没法看,都是附属企业。

5)估值
估值30起步,下滑几乎不可能,长期最低收益3%。
保守估计,10年内,年化10%增长不成问题。
长期看,上限变数较大,假设为15%吧。

8、可能有长期前景的行业
基本观点:虽不明真相,但可能性较大。
物业,垄断性比较强,很难替换,稳定赚钱的行业。政策是个变数。
保险,行业绝对是没问题的,需求非常强烈,互助共赢的典范。问题在,商业模式略坑,经常欺负欺诈小白。
快递,会持续增长到一定阶段,然后长期稳定在高位。
交通,高铁比飞机靠谱。主流线路的高铁,赚钱肯定没的说。政策民意是关键。
医药,少数中医企业,垄断强势西医药企,长期赚钱大概率,问题在估值较高,收益波动风险太大。
教育,刚需行业,盈利不明确。政策是重大变数。行业还在早期成长阶段。估值也较高,收益波动风险太大。


五、富人客户or平(贫)民客户


只有少数上市企业和少数商品,能持续挣富人客户的钱,高端白酒、苹果手机等。
房地产和住宅,较为特殊,中产以上,全都卖一套。
猪肉、牛奶、信用卡、资金借贷和理财、游戏等,可以赚平民的钱,借助规模垄断和低成本,盈利也客观。

六、总结

在全球上市公司里,找出值得长期投资的10个行业和20个公司,还是可以有的。

比如,高端白酒、银行、房地产、家电、快消品、猪肉、互联网,物业、保险、医药、教育等。

如果再压缩下,高端白酒和互联网,选择Top2。银行和房地产,Top10里挑,建立组合,长期看,跑赢通胀,做到保值,胜算还是很大的。

雷-FansUnion

2020年5月1日

北京,丰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