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草泻心汤称为黏膜修复剂的原因

 圆运动中医 2020-05-01

甘草泻心汤是伤寒论五种泻心汤方之一,用于胃气虚弱,腹中雷鸣,下利,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金匮要略》里作为狐惑病的专方。目前医学临床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症、白塞氏综合症(即类似于古时狐惑病)等。

 黄煌教授指出狐惑病是以人口腔及生殖器黏膜损害为主症,因为可以把本方作为治疗黏膜疾病的使用,换言之,甘草泻心汽是黏膜修复剂,可针对全身黏膜而言,不仅包括口腔、咽喉、胃肠、肛门、前阴,还包括泌尿系统黏膜乃至呼吸道黏膜、眼结膜等等。就病变类型而言,既可以是黏膜的一般破损,又可以是充血、糜烂,也可以是溃疡,临床表现为或痒、或痛、或渗出物与分泌物异常等等。(《经方的魅力——黄煌谈中医》,人民卫生出版社)甘草是本方主药,有修复黏膜的作用,伤寒论中以一味甘草治咽痛,即是治咽喉部黏膜充血性炎症,西医治胃溃疡的生胃酮也是甘草制剂。

甘草泻心汤在上述黏膜相关疾病中应用广泛,尤其是白塞病,所以称为黏膜修复剂是有根据的。但其根本原理可能不限于甘草本身,我们可以再深入研究剖析。

狐惑病强调的是口腔与阴部生殖器的溃疡问题,白寒病则包含更广,与肠胃相关、眼部及其他部位相关的很多溃疡问题,这些问题都与黏膜受损、溃烂有关,本质在何处?我觉得在三个方面:一是黏膜往往是毛细血管的位置,无论是口腔还是阴部或肠胃,会溃疡是有血中过热的原因,从西医来说是炎症,热过了,热的时间长了,黏膜就会出现溃破,我们看得到的是口腔溃疡,往往吃东西太过辛辣或太热,黏膜处血管破裂才会出现溃疡;二是津液少了,血热是血中水少,也是津液少的原因,血管外津液少了,也会导致黏膜滋润不够,容易出现溃烂;三是机体堵塞,空间不通,导致相关部位营养供应不足,细胞吸收营养不足,各处组织应会失去正常的运行能力,容易形成溃疡。

那么,这些问题如何产生的呢?本质在于人体营养津液动力的源头——肠胃的问题。我们从伤寒论甘草泻心汤的证状就可以看出,谷不化,腹中雷鸣,就是胃虚了,胃体有寒,不能正常产生津液供应身体需要,干呕、心烦不得安,就是胃内有瘀热,所以会发炎,热会传于血,津液不足,血中水分不足,也会增加血中热;此处寒热并存,并不矛盾,机体本身寒,便积存未化食物产生瘀热。心下痞硬,水道堵塞不通,机体运行受阻,影响身体各处的正常运行,影响营养津液的正常供应。源头出现问题,势必影响到全身。白寒病之所以从口腔、阴部开始,后延伸至眼结膜及其他各处黏膜,就是因为口腔、阴部为水分入口与出口,源头出现问题,容易涉及入口与出口,如果肠胃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则危害涉及所有与食物、空气等接触频繁、比较薄弱的机体黏膜。

甘草泻心汤之所以可以视为黏膜修复剂,也正是因为其组方解决了这些问题,通过黄芩、黄连解毒去瘀热,半夏降水,疏通堵塞肠胃内外空间,干姜温脾胃,让脾胃机体动能增强,以加大量甘草、大枣来补胃中津液,多方协同作用,解决前面提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恢复肠胃的功能,进而恢复机体的正常运行,黏膜逐渐得到机体本能的修复。如果不是从这个角度着手,而是用西医的方法一味地针对黏膜破损处施加消火杀菌之类的作用,只是治标未治本,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过去医家治狐惑病,现在医家治白寒病,甘草泻心汤均有效,且被黄煌教授称为黏膜修复剂,必定是这种本质功能在发生作用,只是人们白塞病程长,却寄希望于三五剂药就解决问题,如果没有效就失去对此方的信心,尽管经方是一剂知二剂已,但白寒病往往是多年的积累(有的是十多年),修复总有一段时间,我认为,总比天真地相信是一个难以治愈的免疫系统疾病要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