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高地争夺战,是整个老山战役期间最惨烈的战斗之一,为了这块阵地,解放军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211高地原本是第一军在轮战期间攻占的地区,在1985年5月的换防期间,将它交给了前来接替的67军,这里临近越军清水口防御阵地前沿,距离通往扣林山的清水公路只有680米,而这条公路又是越军唯一的补给线,一旦我军以此为跳板去夺取227高地,将会对越军清水口防御及清水公路形成威胁,因此越军必须夺回211高地并以此增强其纵深防御。 67军接防之后,守卫在这里的是一个班的战士,其中班长带着3名战士负责高地顶部偏北的2号哨位,副班长带着另外3名战士防守朝向越军占据的227高地的1号哨位,3号哨位由于临近我方255高地,故而只有3名战士防守。但是从中可以看出,211高地我军其实是处在地形不利的态势,不但离越军近,而且1、2号位由于就在越军的眼皮子底下,因此很容易遭到对方的火力打击。 就在67军接防没多久,5月31日,越军就兵分多路突然对67军发动了代号为“M1-T5”的大规模进攻,其中攻打211高地的越军有三个排之多,战斗中,副班长陆欣曾对着报话机大声呼喊“敌人离我只有5公尺了,向我开炮,向我开炮!”,在向敌人投出几颗手榴弹之后,拿着一颗即将爆炸的手榴弹,冲出了掩体扑向已经摸到近前的越军,在一声巨响中与敌人同归于尽(战后,陆欣被追记一等功,并被授予“王成式”战士!),越军随即攻占该地,在上面坚守的我军官兵,除了战士李林海被俘,班长鲍虎民放弃阵地跳崖,在草丛中潜伏7天后回到友邻阵地之外,其余人员全部牺牲。 然而,由于通讯不畅,指挥部却对那里发生的一切并不了解,失去了反攻的最佳有利时机。直到当天下午3点,派出去的侦查员回来报告说211高地上全是越军,指挥部这才知道这里已经丢了。 刚换防的第一仗,67军就把兄弟部队舍命夺来并坚守住的阵地丢了,而且领导还有新要求,如果拿不回211高地,67军一辈子也别想抬头,于是指挥部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夺回211高地。 6月1日,我军在倾盆大雨的掩护下,向211高地发起了进攻,为配合进攻,我军一部从908高地向211发动钳形攻势。战斗打响后,越军居高临下向我攻击部队投弹扫射,同时越军的炮火也不断在攻击部队身边爆炸。在泥泞的进攻路上,敌我双方的炮兵展开了猛烈的对射,炮弹横飞,双方的炮弹打成一团,攻击到211高地3号哨位附近时,我军就已经牺牲了10多名战士,冲入到1号和2号哨位后,双方又打成一团,经过惨烈的肉搏,我军收复了211高地的全部三个哨位。但随即,刚刚攻上去的我军战士就又被越军227高地派过去的增援所包围,越军猛烈的炮火还将255高地通往211的道路完全封死,我军增援上不去,高地上剩余的战士下不来,就这样,211高地再一次失守。 令人气愤的是,越军居然侮辱我军牺牲战士的尸体,将已经牺牲的595团1连副连长贾柯的遗体吊在了1号哨位前的一块大石头上。是可忍孰不可忍,越军的这一行为更加激怒了我军前线指战员,在复仇的火焰中,我军突击队前仆后继,一批又一批的冲了上去,电台里不断传来我方突击队占领1号、2号哨位的呼喊,但之后突击队再次遭到越军的反击,而且越军始终占据有利地形,冲上去的突击队几乎没有办法接近211高地就倒下了,某连曾组织3个突击队向上进攻,到第二天下来,只剩下2个人了。不仅如此,由于越军炮火的封锁,我军部分阵亡人员的尸体无法被抢回,战场上尸横遍野,场景极为惨烈。 在争夺211高地的十多天时间里,67军199师595团损失惨重,两个营被打垮,团建制完全被打乱,120多名突击队队员永远的留在了211高地上,轻重伤员无算。595团因此丧失了战斗力,而被调离前线补充、修整,济南军区紧急从后方调上200师598团接替595团原来的防务,由199师统一指挥。3个月后,伤员们陆续归队,595团这才重新恢复了战斗力。 85年8月31日,199师侦察连副连长原明、副指导员霍光明带领17个人组成的突击队,在211高地3号哨位潜伏7天后,改夜袭为白天突击,于9月8日凌晨,从3号哨位左上方一段悬崖下爬上越军占领的2号哨位,以两人轻伤的代价全歼211高地守敌7名越军。之后595团7连接替了侦察连的防御任务,越军为夺回该地,重演了一场595团式的战斗,在之后的44天内,我军连续打退越军98次反扑和120次偷袭,保住了这块用鲜血和生命夺回的阵地。 然而“211高地争夺战”在此后一直备受诟病,在“绝不丢失一寸阵地”的口号下,解放军为了这块阵地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堪称战场“绞肉机”。而这场战斗也成为两山轮战期间,中越两军最后一次团级部队正面作战的战斗。 |
|
来自: 袁承志dtau70na > 《中越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