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分享:闲聊四逆散

 罾事物语 2020-12-01

闲聊四逆散

末流郎中

《伤寒论》第318条(宋本):“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痢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我们抛开所谓少阴少阳一类的字眼争执,直奔主题:四逆散所应对的就是热壅气郁导致四逆,由于波及点不同,出现咳、悸、小便不利、腹中痛、泄利下重等必然或者或然证。

在《汤头歌诀》里,汪昂老夫子这样描述: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邪成厥逆,敛阴泄热平剂扶。他认定的病机是阳郁成逆厥,此方立法,为敛阴泄热。这其实是走了脏腑辨证的路子,也没有错。黄元御夫子和彭子益夫子,对此方有不同的看法,但并不妨碍临床运用。这就是所谓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

仲景原法,柴枳芍草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方寸匕,量很小。说明这个方子,对应的不是血分和脏腑病,作用方向是气分的。

古圣贤曰:“散者妆之,去急病用之。”充分概括了散剂的特点,由于它易于分散,溶出吸收快,因而起效也较快。

这个散剂,说通俗点,就是药粉,那么固态的药粉,进到人胃肠道后,似乎有点局部给药,作用于胃肠道的意思。

所以,大家看,从宋代以后到现在,这个四逆散它主要运用于肝脾不和里肝脾气郁的这一类病。这个成为病机共识。

所谓气郁,气郁它就内则化火,派生诸证,外者郁阻不达于四末。

虽然以散名之,而临床医家,多用汤剂,当然,用汤,有临床医生的考量,但是大旨不离。我在临床中,有个小体会,一般此类患者,寸脉小于关脉,而关脉沉按呢,它又有点虚。当然,其总体特质是有涩滞感的。此类患者,除了医圣描述的必然或然证以外,多有焦虑、性急和完美主义特质。为什么呢?当代人压力大,情志状态发生变化。有些女性,一着急,一发火,就手足冰凉,就是这个毛病。

我为什么说四逆散在气呢?大家看看,王清任夫子的血府逐瘀汤:四逆散、桃红四物汤,再加桔梗牛膝。桃红四物汤,走的血分,一气一血,气血调和,故和人气血,就是血府逐瘀汤的大旨。我没有定义的资格,前贤的作品在那里,有事实。

这个方,加上香附陈皮川芎,就是柴胡疏肝散,功用疏肝理气,活血止痛。其实啊,加味元胡也挺好,它解郁安神。如果仅仅停留于活血止痛,那我们就太小看元胡了。如果实证痛经呢?柴胡疏肝散加元胡三棱莪术会咋样?可以自己临床验证。柴胡疏肝散,在《医学统旨》和《景岳全书》里都有记载,有心人可以去查查。其实呢,根底上呢,还是落在四逆散的核心机关上。

以四逆散打底,根据临床需要演变出非常丰富的方剂大系,成了个取之不竭的源泉。

好,打住,我们回头看看医圣别的东西。大家看看大小柴胡汤。小柴胡:柴胡,半夏,人参,甘草,黄芩,红枣,生姜;大柴胡:柴胡,黄芩,枳实,半夏,芍药,大枣,生姜,大黄。

刘力红老师在《思考中医》里讲,小柴胡是东路的方,大柴胡是西路的方,小柴胡和解之中偏升,大柴胡和解之中偏降。

大柴胡呢,小柴胡去人参甘草,加枳实芍药大黄。那么大家看,大柴胡汤里有啥?小柴胡、四逆散、枳实芍药散。这个枳实芍药散,也是仲景的方子,它行气散结、和血止痛。《圣济总录》里的大黄芍药散,就是大黄芍药丹皮犀角生地,主伤寒太阳病,随经入里,瘀热内积,蓄血善忘如狂。以大黄芍药名之,当然大黄和芍药的结合功能占主导作用。

不必再说了,大柴胡汤的妙用无穷可见一斑。友人王春雨先生,溯源求真,对四逆散及类方见解深刻独到,他对血府逐瘀汤的研究极为深刻。友人左加成博士,是个会用大柴胡的高手,体会颇好。在左路的小柴胡,在右路的大柴胡,那么在中路的呢?四逆散是也。在小柴胡往大柴胡过渡的过程中就是四逆散。我们如果仅仅把大柴胡理解成少阳阳明,比小柴胡实点,虽然没有错,但是好像就简陋了很多。

那么,站在四逆散的立场上,如果我们用了此方,病人发虚,却又不可骤补,我们有没有回头用小柴胡的机会?如果用了四逆散,脉证几乎不变化,那么大柴胡会不会在考虑范围内呢?

末流郎中谨上

本公众号历史消息查阅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