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城市里,有许许多多的年轻人都是乡镇里走出来,在城市里扎根的。教育的魅力就在于,即便竞争压力再大,即便那么多人鼓吹“读书无用论”,也还是不妨碍努力奔跑的人挣脱世世代代的束缚,来到更大的舞台。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他有个表弟在乡镇念初中,英语100零几分(总分150分),竟然是班上的前几名,过半的人英语不及格,这是常态。这让他十分不解,要知道初中英语本就简单,他上初中的时候,英语130、140的一大把,成绩中等的也能考个一百一二,不及格的人非常之少,现在到底是怎么了? 小编经过调查,发现朋友所说的问题,是现在大多数乡镇中学共同的现状,学生成绩一年不如一年,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1、生源问题相当严峻一个学校的成绩,生源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年轻一代的发展和城市进程的加快,稍微有点条件的家庭,都举家搬迁到了城市里或者将孩子送到了城市里学习。 留下来的孩子,可能留守儿童就占了一半以上,大多数都处于“放养”的状态,对于自制力如此薄弱的初中生而言,如何让自己心无旁骛的学习呢? 如果你身边都是学霸,你可能很难安心玩耍;相反,如果你身边的人都无心学习,那么你随时都有可能放弃学习的念头。长此以往,乡镇中学的成绩自然越来越差。 2、优秀教师到城市里发展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城乡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但依然有很多差距是没有解决的。比如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生活配套等社会资源,乡镇是无法和城市里相比的。 在这种情况下, 优秀的教师往往会为了孩子的未来或者自己的发展想尽办法往城市里走,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但一个优秀的老师、一个负责任的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3、没有强大的对手正如武侠小说里的顶尖高手需要对手来磨练自己突破一样,学习也需要对比才更容易进步。像朋友那表弟一样,在城市里的孩子看来成绩非常一般,但在他们班上却是前几名。 没有强大对手就很难找到自己的目标,反而很容易自我满足,陷入恶性循环。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考出多么出类拔萃成绩,显然不是特别现实。 4、老师不敢管,家长不会管也许是社会和家长的过度保护,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师已经不太敢管学生了,怕有些家长不理解,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老师不敢管,很多家长不会管,乡镇孩子的教育现状十分堪忧。 每一项改变的背后,都有利弊,在小编看来,除了以上的问题,不允许划分“尖子班”也有一定的影响。虽然这样做增加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但同样也会让许多不错的苗子“泯然众人”。 在您看来,乡镇教育有哪些突出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