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半夏开出“脱贫方”

 九州君子好人 2020-05-02

作为一味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中药材,半夏在中医药治疗中发挥着重要功效。作为一个能够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半夏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清水县白驼镇申川村正是看中半夏的这一点,率先在全村推广种植半夏,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不断走向世界,半夏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具有较高的经济价植,人们开始大规模人工种植。为此,申川村在大力发展半夏种植,积极引进新技术同时,推广配方施肥和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措施,推行半夏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有效增加了半夏的产量,走上了一条产业良性循环的路子,所产半夏长势良好,颗粒饱满,粉质含量高,外形美观,深受广大客商青睐,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对于申川村来说,半夏种植除了能解决贫困户就业之外,还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和农户土地流转、劳务收入、订单农业、技术培训等多种方式,带动申川村乃至白驼镇和周边乡镇增收致富,让村民们在半夏产业发展中看到了好“钱”景。

如今,申川村早已打破靠畜牧养殖、林果产业、劳务输转的传统模式,发展起了以半夏为主的特色农业,让全村138户农户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

小半夏开出“脱贫方”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胡丽霞 王雪梅

在我国,半夏作为一味治病的良药,被中医广泛应用。在清水县白驼镇申川村,半夏作为一个致富产业,被村民们推广种植。对于在脱贫攻坚关键之年想要极力摆脱贫困枷锁的申川村来说,半夏这味药材不仅是治病救人的良药,也是治贫致富的“良方”。

4月9日,去申川村的路上,一条条用白色地膜覆盖了的小拱棚或排列在村路两边,或窝坐在山坳里、或分布在坡地上,所到之处,都能看见在产业地里忙碌的农民和争相怒放的山花,处处都是好风光。

在一块半夏地里,记者遇到了申川村党支部书记申贵弟,他正在和一个村民察看半夏的生长情况。记者看到,塑料膜上附着着密密麻麻的小水珠,里面的土壤湿润松软,有部分半夏已经发芽。

申川村地处山区,属典型山地地貌,植被良好,水源充足,自然灾害少,比较适合半夏生长。

“以前,全村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畜牧养殖、林果产业、劳务输转等方式,发展模式原始单一,收入有限。近年来,随着半夏这种特色种植业的发展,不仅在村内规模种植,有了比较可观的收益,而且还带动全镇乃至外镇发展种植。” 申贵弟说,目前,全村共种植半夏100亩,以种植半夏,养殖鸡、羊为主的经济产业发展致富之路逐步走稳。

申川村是一个只有申川、申堡2个自然村2个小组,有农户138户561人的小村庄,共有建档立卡户14户68人。村小人少,建档立卡户也较少,但是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干劲却一点都不缺。

“一亩半夏能收干货500公斤左右,一公斤卖85元—90元,除去人工、种子、农药、化肥投入的1.5万元,遇上好年景,一亩半夏纯收入能达到3.5万元。”申贵弟当着记者的面,算了一笔账。他说,村民们都清楚这笔账,发展动力足,致富心气大,不是自己种植,就是把土地租给合作社种,既收了一亩地700元的租金,又有了在家门口务工的机会,收入来源有了,经济状况就好了,目前,村里的贫困户只剩2户11人。

早已脱贫的二组村民刘宏志最早以发展养牛起家,看到半夏行情好,收益高,便也开始种植。去年光是半夏就收入10万元,尝到了甜头,他今年又在别的村子租地种了25亩。

刘宏志说,半夏是一种比较娇贵的药材,所以要仔细照料,小心呵护。一次灌水多少分钟多少量都要心里有数,万一水分、温度不适宜都可能引起绝收。“半夏的种子很值钱,去年村里有人一亩地就买了5万元,这将是我今年的发展方向。” 说到高兴处,刘宏志开起了玩笑,他说,如果种得好,种得多,遇上丰收年一年就可以“暴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