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六修宗谱序(清·李天虡) 刘氏六修宗谱序(清·李天虡) 现在对于明辨是非、彰善瘅恶来说,家谱和国史同样重要。然而,国史博大精深,并且既简约又丰富,治乱陈述、制度并列,如果不具有文学广博和通时达务之才,是很难胜任的。但对于家谱来说,只要明白世系、支派,或识别贤否、族规家训就行了。文字和年纪和史家撰写基本相同,只要客观而不虚夸、质朴而无华,念过私塾稍通文字的人都可以记录于绢书(章义注:油素,即绢书),也没必要像大历史学家班固、司马迁那样。大凡旧族大户之强宗不少,都有汜胜之农书(章义注:汜胜,西汉农学家,曾撰写《汜胜之书》,是中国最早的农学书),唯独不重视家谱的撰写。五世以上,大都泯灭不清了。今天看古人这样,就可以预测后人也会这样看今天的人了,更何况族人流散、支派迁徙,先祖昭穆次序,一概没法辨别了。所以,笃亲念故,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家谱。 桐城刘氏是名门望族,无论是高官显宦,还是一般平民,不乏有清奇伟岸之士,大江烟水,时隔兰芬;白隺赤霞,遥不可及;我真的感到很抱愧(章义注:意指与刘氏族人沟通较少)。 今年春,尔严先生请我为他们编辑的家谱作序,我固然重视这事,愿意以片言激励后世。但我因循世俗而忘远谋,好比游方和尚,厌倦尘世,只想静处在深山、木榻、云窗之间,终日坐禅,端坐于蒲团之上,见庭前柏子树开芽生绿,茁壮成长,欣欣向荣,而老树盘根错节,却没有人留意其叶落纷纷,原本也是根系于深山之中的,生死、荣枯轮回,若有菩提心性,千百年后,谁敢说这柏子树不也是枝杆纵横成为苍天大树呢!呼吸着林中清新的空气,不禁哑然长啸,遂挥笔为刘氏宗谱作序。意如言表,实在有愧夫庄生之腋柳者耳(章义注:不明白这句话典出何处,待考)。 旹 雍正已酉蒲月(章义注:已酉,即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蒲月,即农历五月)之吉池阳乡进士年家姻晚生埭西李天虡(章义注:李天虡,与刘氏有姻亲关系,安徽石埭人,即今池州石台县)拜题于三角山之望岳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