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凤呈祥”话“龙”“凤”

 zqbxi 2020-05-02

       看过电影《龙凤呈祥》,看过戏曲《龙凤呈祥》,知道龙和凤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代表着吉祥如意,也知道龙和凤是中华民族的图章、徽记、标志和象征,但却不知道他们各自的意义所在,今日,雅兴上来,读了几片关于龙凤的文章,才对他们有所了解,所以摘录了一些文章的片段作了总结,以便让大家更加清楚地了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龙凤文化。

      作为源远流长、蕴含丰富的文化现象,龙凤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但终究离不开“一切传说文化是为现实文化服务的,是为人服务的”这个原则,正像佛所说的“一切经书是因人而制,离开了人,一切学说就失去了它的真实意义”。下面我分别为大家分享,以便了解它们的真实含义和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

        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是江河湖海之中统领水族的王者,属于四灵(龙、凤、麒麟、龟)之一,又传说龙有九子,因脾气性格各不相同,所以他们所管理的领域也不一样。

      长子囚生是龙生九子中的老大,平生喜好音乐,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所以人们便在琴头上便刻上了它的遗像。这个装饰一直沿用下来,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的形象,称其为“龙头胡琴”。

       次子睚眦(yá zì)平生好斗喜杀,所以人们便在刀环、刀柄、龙吞口便刻上它的遗像。这些武器装饰了龙的形象后,更增添了慑人的力量。它不仅装饰在沙场名将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仪仗和宫殿守卫者武器上,从而显得更加庄重威严。同时睚眦也代表着心胸狭隘的人,有一个成语叫睚眦必报,就说明了这一点。

       三子嘲风形似兽,平生好险又好望,所以殿台角上的走兽就是它的遗像。这些走兽排列着单行队,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兽的领头是一位骑禽的“仙人”,后面依次为:龙、凤、狮、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和行什。它们的安放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只有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才能十样俱全,次要的殿堂则要相应减少。嘲风不仅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嘲风的安置,使整个宫殿的造型既规格严整又富于变化,达到庄重与生动的和谐,宏伟与精巧的统一,它使高耸的殿堂平添一层神秘气氛。

       四子蒲牢形似盘曲的龙,平生好鸣好吼,所以洪钟上的龙形兽钮就是它的遗像。传说蒲牢居住在海边,虽为龙子,却一向害怕庞然大物的鲸鱼。当鲸鱼一发起攻击,它就吓得大声吼叫。人们根据其“性好鸣”的特点,就把蒲牢的形象铸为钟纽,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鱼的形状。敲钟时,让鲸鱼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使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

      五子狻猊(Suān ní),形似狮子,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相传这种佛座上装饰的狻猊是随着佛教在汉代由印度传入中国的,至南北朝时期,我国的佛教艺术上已普遍使用,这种造型经过我国民间艺人的创造,使其具有中国的传统气派,后来成了龙子中的老五,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结跏趺坐或交脚而坐的佛菩萨像前。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项圈中间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卫大门的中国传统门狮更为睁崃威武。

        六子霸下,又名赑屃,形似龟,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所以碑座下的龟趺是其遗像。传说霸下在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后来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霸下又到处撒野,于是便搬来了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迹,叫霸下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霸下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霸下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霸下和龟类在背甲的甲片数目和形状上也有差异。霸下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它总是吃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拼命地撑着,挣扎着向前走,但总是移不开步。我国一些显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驮着,在碑林和一些古迹胜地中都可以看到。

       七子狴犴(bì àn),又名宪章,形似虎,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所以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用其遗像。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囚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

       八子负屃(fùxì),似龙形,平生好文,所以刻在石碑两旁的文龙便是其遗像。传说我国碑碣的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它们有的造型古朴,碑体细滑、明亮,光可鉴人;有的刻制精致,字字有姿,笔笔生动;也有的是名家诗文石刻,脍炙人口,千古称绝。负屃十分喜欢这种闪耀着艺术光彩的碑文,所以它甘愿化做图案文龙去衬托这些传世的文学珍品,把碑座装饰得更为典雅秀美。它们互相盘绕着,看去似在慢慢蠕动,和底座的霸下相配在一起,更觉壮观。

       九子螭吻(chī wěn),又名鸱尾、鸱吻,龙形的吞脊兽,口阔噪粗,平生好吞,所以殿脊两端的卷尾龙头便是其遗像。《太平御览》有如下记述:“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文中所说的“巫”是方士之流,“鱼虬”则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其原型可能是深海大鲸。

       而凤同样是一种浓厚的民族情结。中国人讲究用阴阳来表现宇宙中的运行规律,比如上下、方圆、空有、阴阳、雄雌,反正等等等等,所以有龙代表走兽类,并且人们给龙赋予了勇敢,坚强,威武,雄壮,奋发,图腾的特征,来代表男性的阳刚之美;就有凤代表飞禽类,中国人也就同样会给凤凰赋予了很多美好的特征:美丽、吉祥、善良、宁静、有德、自然。来代表女性的阴柔之美。所以人们常常用凤凰齐飞,来代表吉祥和谐。但凤凰也不是凭空创造,从高庙文化遗址发现的凤凰图案来看,它的原形和孔雀有很大关系。

       凤凰,亦作“凤皇”,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总称为凤凰。凤凰和龙的形象一样,愈往后愈复杂,最初在《山海经》中的记载仅仅是“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甚至还有食用的记载,《大荒西经》:“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 甘露是饮”; 《正类本草》云“诸天国食凤卵,如此土人食鸡卵也”; 而到最后却有了麟前鹿后,蛇头鱼尾,龙文龟背,燕颌鸡喙,成了多种鸟兽集合而成的一种神物。

      《论语谶(chen)》曰:“凤有六象九苞。”六象者,头象天,目象日,背象月,翼象风,足象地,尾象纬。九苞者,口包命,心合度,耳聪达,舌诎伸,色光彩,冠矩朱,距锐钩,音激扬,腹文户。行鸣曰归嬉,止鸣曰提扶,夜鸣曰善哉,晨鸣曰贺世,飞鸣曰郎都,食惟梧桐竹实。故子欲居九夷,从凤嬉。物飞而生子。

       凤凰种类繁多,因种类的不同其象征也不同。传说中共有五类,即五凤。太史令蔡衡曰:凡像凤者有五色,多赤者凤,多青者鸾,多黄者鵷(yuan)雏,多紫者鸑鷟(yuezhuo),多白者鸿鹄。

      《淮南子》:“羽嘉生飞龙,飞龙生凤皇,凤皇生鸾鸟,鸾鸟生庶鸟,凡羽者生于庶鸟。”认为凤凰是飞龙之子,但《大藏经》有:“羽嘉生应龙。应龙生凤凰”,认为凤凰是应龙后裔。

张华注曰:鸾者,凤凰之亚,始生类凤,久则五彩变易,其音如铃。周之文物大备,法车之上缀以大铃,和鸾声也,故改为鸾驾。

       《庄子.秋水》云:“南方有鸟,其名鹓雏,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说文》:“鸿,鸿鹄也。”又:“鹄,鸿鹄也。”王氏句读云:“鸿鹄二字为名,与黄鹄别。此鸟色白,异于黄鹄之苍黄也。”博物志云:“鸿鹄千岁者,皆胎产。”按:尔雅翼云:“鹄即是鹤音之转,后人以鹄名颇着,谓鹤之外别有所谓鹄,故埤雅既有‘鹤’,又有‘鹄’。盖古之言鹄不日浴而白,白即鹤也。鹄鸣哠哠,哠哠鹤也。以龟、龙、鸿、鹄为寿,寿亦鹤也。故汉昭时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而歌,则名黄鹤。神异经鹤国有海鹄。其余诸书文或为‘鹤’,或为‘鹄’者甚多。以此知鹤之外无别有所谓鹄也。”

       鸑鷟为凤凰之佐。《禽经》云:凤之小者,曰鸑鷟。五彩之文,三岁始备也。 《国语》曰:周之兴也,鸑鷟鸣於岐山。

      《山海经·图赞》载,凤凰身负五种像字纹:“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抱朴子》对此解释:“夫木行为仁,为青。凤头上青,故曰戴仁也。金行为义,为白。凤颈白,故曰缨义也。火行为礼,为赤。凤嘴赤,故曰负礼也。水行为智,为黑,凤胸黑,故曰尚知也。土行为信,为黄。凤足下黄,故曰蹈信也。”

       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编纂的地理名著《岭外代答》,对凤凰所做的记述非常详细:凤凰生于南方的丹穴,在邕州(今广西南宁)人迹不至的高崖之上才会筑巢。凤凰身披五彩羽毛,大如孔雀,百鸟遇之必然围绕站立。头顶上的羽冠常盛水,雌雄轮流进食,从不接近人间。还有记录,凤凰在两江地区的林深处筑巢,产卵以后,雄性凤用木枝混合桃胶,将雌性凰封闭在巢穴里,只留下一个很小的气孔。然后雄凤寻找食物饲养雌凰,如果得到食物就拆除封盖,得不到食物就会封堵孔洞将雌凰窒息而死。

        作为中国元素,龙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是我们日常的最爱,小到结婚生子,大到国家庆典,龙凤的形象与我们相连,龙凤的精神与我们同在。愿我们中华儿女把龙凤的形象代代相传,让龙凤的精神传遍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