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埔古村落丨火村⑤:西泉井水好不好喝?文献居然这样说

 梦想童年594 2020-05-02

自古以来,人们对古井就怀有极其淳朴的眷恋之情,“井”成了家乡的代名词,所谓“背井离乡”就含这个意思。

因时代变迁以及近年城市改造,水井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和视线,水井的记忆也渐行渐远。而火村西泉古井,在漫长时光的酝酿中,井水愈加甘冽。

文献中记载的西泉古井

水由井而生,水是生命之源。西泉古井坐落在火村花厅西井街内,占地虽然约九平方米,却沉淀了几百年的历史。

《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萝岗区卷》中详细记载了西泉古井的概况:

西泉古井,位于火村花厅坊西井巷内。始建于明。花岗岩石板井台,宽3.5米,长2.7米,占地9.45平方米。青砖井壁,井口直径0.7米,井深3米,水深2.5米。井旁立有一碑,碑宽0.4米,高0.8米,厚0.1米。上刻“西泉古井,咸丰元年仲冬吉旦”等字。该井水清如镜,清凉可口。相传为钟氏九世澹乐公在火村开基创业时挖下的古井。

由此可知,西泉古井始建于明朝,于咸丰元年镌刻立碑。俯看井底,井水清澈可见。打一桶水上来直接饮用,那沁人心脾的甘冽直击心底。取水泡茶,清爽甘甜,这也正是西泉古井独特之处。

此外,清宣统《番禺县续志》卷二记载,“西泉井,在萝冈洞火村。泉极甘冽,井栏镌有‘西泉古井’四字。”可见,西泉井水的“甘冽”由来已久。

西泉古井,生命之源

很多村民对西泉古井心怀感激,因为它对解决火村花厅村、岗头园村人喝水难的问题,实在功不可没。

村里一位70多岁的老人说:“当年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的时候,老百姓饥一餐饱一餐,穷苦人家只能用古井水冲茶吃木薯冲饥,苦苦养育几个儿女。”

不管战争年代、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建设新农村,西泉古井始终是火村人民的生命之源。时代变迁,房屋越建越多,古井水清甜依然。虽然现在社区居民都用上自来水,但村民还是喜欢用古井水冼衣服,用古井水帮小孩洗澡。

所以时至今日,这九平米见方的井口处,每天聚拢着不少提水玩耍的孩童、打水洗衣的村妇,一派好不热闹的生活景象。

西泉古井承载了火村厚重的历史文化,见证了世事的沧桑变迁;在风雨中积淀着火村的历史,在岁月中记录着过往历史。西泉古井——火村人永远的遗产。

------------------------------------------------------

声明:本文编撰推送属非商业行为,如涉及著作权问题,请著作权人或著作权持有人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461003623@qq.com(本QQ为工作号,不加好友),我们将妥善处理。转载请注明转自“黄埔文化遗产”(ID:hpwhy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