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Clyde Russell为路透专栏作家,以下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资料图片:2007年1月,印度孟买,多辆油罐车停在一家石油公司的石油储罐旁。REUTERS/Punit Paranjpe 路透澳洲朗塞斯顿4月23日 - 美国原油期货价格暴跌至负值,这一史无前例的事件与亚洲石油行业几乎没有直接关联,但对于亚洲这个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地区来讲,此事仍然意义重大。 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油(WTI)近月期约价格大幅下跌的直接后果,主要是该合约的设计所致。该合约要求将现货原油交付至俄克拉荷马州库欣的储油中心,而那里的空间已经快要满了。 4月20日,即合约到期前一天,该合约最低跌至每桶负40.32美元,因无法获得实货存储空间的投资者被迫不惜一切代价平仓。 近几天美国油价的大幅波动让亚洲交易商们颇为着迷,但实际上却没什么关联,因亚洲地区大多数原油交易的定价基础,是布兰特原油期货,或者是迪拜商业交易所(DME)的阿曼原油期货与报价机构中东评估的结合。 尽管这些指标油价急剧下跌,却仍在发挥价格发现功能,而且即使油价极低,像是迪拜商业交易所(DME)原油合约已接近2007年推出以来的最低水平,亚洲原油市场也称不上是功能失调。 DME合约是实货结算,但是在港口交割,因此不太可能和WTI一样受到在内陆交割的限制因素打击。 但是WTI期货溃跌风暴确实凸显出,在极端情况下,原油市场有可能变得混乱无序,亚洲贸易商应小心为上。 例如,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俄罗斯等盟国达成的减产970万桶/日的协议,基本没有触动亚洲,出口国仍在激烈竞争,以抢夺或维持市场份额。 在4月12日达成协议后,沙特国有石油公司公布了5月份的官方售价,提高了对美国原油售价,维持对欧洲售价不变,但下调了对亚洲的原油售价。 供应亚洲炼厂的沙特阿美指标阿拉伯轻质原油(Arab Light)5月船货,售价较阿曼/迪拜平均价格贴水7.30美元,贴水程度比4月的4.20美元深得多。 许多市场人士认为,这表明沙特仍计划扩大在亚洲市场的份额,即使需求疲软。 沙特这种做法还确保了其他中东产油国将供应亚洲的油价保持在较低水平,俄罗斯亦是如此。 **需求无法跟上供应增长** 问题在于,亚洲的炼油厂开始遇到成品油需求疲软问题,尤其是汽油和航煤,并开始削减产量。 只有中国在吸纳更多原油,Refinitiv Oil Research估计,4月进口总量将达1,042万桶/日,高于3月份的972万桶/日。 路孚特(Refinitiv)的数据显示,俄罗斯4月份对中国出口原油将连续第二个月超过沙特,这也许可以彰显这两个最大原油出口国之间的竞争仍在继续。 然而对于亚洲而言,美国原油价格崩跌更为惨痛的教训是在中国以外的地方。 除中国外,亚洲很多地方的储油能力要么已接近满负荷,比如印度,要么已经被预订从而无法接收新的石油流入。 这意味着该地区许多炼厂除了削减加工量外别无选择,这进而又会减少原油购买量,无论最终油价变得多么便宜。 如果以沙特和俄罗斯为首的亚洲原油供应方不能有效减少供应,当他们竭尽所能试图卖出炼厂既无法加工又无法存储的原油时,就会面对油价无序崩跌的风险。 由于该地区第二大进口国印度仍处于封锁状态,而第三大进口国日本又因为控制疫情扩散而面临越来越多问题,未来几个月亚洲的原油进口需求料将会步履蹒跚。 仅凭中国并不足以维持需求,即便本地区其他国家在未来几周或几个月设法开始解除封锁,这个过程也可能不会均衡,意味着原油需求的反弹并不会像下跌时那样一步到位。(完) 编译 艾茂林/王颖/张涛/郑茵 审校 李春喜/蔡美珍/孙茉莉/王兴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