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 月 溢 彩 榴 光

 路漫漫14 2020-05-03



石榴花开 陈中申 - 中国音乐新铨 排箫笛子篇  

五月,榴月。

暮春去,夏日来。
百花渐随莺啼去,
浓浓酽酽的绿叶之中
又重新燃起一片火红。


开在碧绿枝头的石榴花,
就像一团纸包不住的火,
噗的一声绽开了。

以其一片丹心、满簇红缨,
粲然于枝叶之间。
赤诚之艳名,怀玉之忠心,
冠于百卉之上。


五月,石榴花开最艳的季节,
因此又雅称“榴月”。



寻花争说榴花媚

看花人为榴花醉


每当新夏来临,石榴树上长满了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初时宛若葫芦,红如火,形如钟,香如兰。
 
一簇簇,一团团,一丛丛, 整个石榴林犹如一匹瑰丽无比的锦缎,灿若烟霞。

洋溢着生命的热情与活力,也预示着一个火热季节的来临。


据传,石榴是从西域引进中原的。

《博物志》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

 
花艳子繁的石榴花一来到中华大地,竟毫无异域他乡的陌生感。

无论是平原,还是坡地,庭院还是墙隅,哪怕只是一个瓦盆,她都能深深扎下根去,绽出绿芽, 开出鲜花,结出硕果。
 
而石榴花火红艳丽,果实饱满圆润,榴籽晶莹剔透,春华而秋实,很吻合中国人大红喜庆、祈求多子多福、阖家团圆的心思,从而赋予石榴以红红火火、兴旺发达、子孙满堂的象征。



眉黛夺将萱草色

红裙妒杀石榴花


旧时闺中女儿,除用石榴果实来代替胭脂上妆,头上也必簪榴花。

长辈们用石榴图作为庆贺新婚的礼物。

帝王们则把它烧制在酒杯器具上,或者端午时在扇上画葵榴以应景。


据说杨贵妃特别喜欢石榴,为此,唐明皇在华清宫种了不少石榴供她观赏。并剥石榴喂醉酒后的杨贵妃以醒酒,杨贵妃醒后身着绣满石榴花的彩裙袅袅走来,使得繁花飞落,惹得众臣纷纷下跪施礼。
 
“拜倒在石榴裙下”从此流传开来。那一抹抹娇艳无比,美得眩目的石榴红,燃烧在窈窕女子的裙裳上,久而久之,“石榴裙”便成美女的代名词。


女子比娇,必定是姿容尽染石榴红的。

初夏时节,眉目衣衫生生掩香,年轻女子最美的身影,莫过于穿一条飘逸的石榴长裙,在满树石榴花下,露出像石榴花一样灿烂的笑靥。


骚人写尽榴花赋

诗客登遍榴花台


榴花花形各异,千姿百态。
品种虽多,论珍品却要数红花石榴和白石榴为最。

 
白石榴白花白实,叶青如碧,花洁似乳,洁白无瑕的花瓣, 浅黄柔嫩的花蕊,形态万分妖娆。
 
红花石榴最为常见,花大色艳,盛开时有四十八瓣,层层叠叠,惹人喜爱。


因此石榴花也叫丹若,丹指红色。

想起它,就是火焰热辣的让人亢奋的红,一种对生活的激情铺展开来。


历代文人墨客吟诗作赋,讴歌石榴的风姿,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深色胭脂碎剪红,巧能攒合是天公。
莫言无物堪相比,妖艳西施春驿中。

——唐代 施肩吾《山石榴花》


诗人将石榴想象成天公攒合的深色胭脂,又将石榴比作西施,表现了石榴的美丽神韵。

一丛千朵压阑干,翦碎红绡却作团。
风袅舞腰香不尽,露销妆脸泪新干。

——唐代 白居易《题山石榴花》


云栏杆外盛开的石榴花像剪碎的红绸簇成一团一团,随风摇曳似舞腰轻摆,芳香不尽。夜露打湿了美丽的花朵,日晒露逝,如美人脸上的泪痕新干,描写极为生动。
 
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
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

——唐代 杜牧《山石榴》


似火般红艳的山石榴,把整座小山都映红了,美人摘一朵插在玉钗上,让人直以为是火烧灼头发呢。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宋代 苏轼《阮郎归·初夏》


小荷初长成,轻风把荷叶翻转,石榴花色本就鲜红,经雨一洗,更是红得像火焰,一个“燃”字,使石榴仿佛动了起来。



都说花艳极,便难有好结果。
难得的是,
石榴花,红而不妖,艳而不娇。

 
尽管自己的美艳
压倒了此时的众芳群英,
可榴花锦下紧扣的红钟,
像时刻在提醒:

花儿再耀眼,也不可得意忘形。
叶子再娇嫩,也要紧跟四季的步伐。


她从不独一时、一季的风流。
春日她碧叶摇曳生姿,
仲夏她繁花红艳似火,
深秋她仙果高挂枝头,
隆冬她虬枝苍劲迎风。

 
愿你也能生如榴花,
一年四季都活得响烈。
用最大的热情,笑对是人生朝暮!

(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gxjhshys原创,转载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