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需要慢、漫、蔓、曼

 tjboyue 2020-05-03

教育是一门很深的艺术,教育要取得一定的成效,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摸索、研究,不断思考、总结,绝不是仅仅传授书本知识那么简单,我认为对孩子的教育需要做到四个字:慢、漫、蔓、曼。

教育是对一个灵魂的唤醒,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漫长的过程,这是一个耳闻目染、潜移默化的渗透过程,尤其是品德方面养成和影响,更需要教师和家长长年累月的熏陶和感化,才能在孩子脑子里和内心里种下种子乃至成型成长,孩子天性的养成需要“慢”,启发孩子的思维也需要“慢”,孩子的行为习惯更需要“慢”,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教育不是速成的,对孩子的教育如果总是带着焦虑感,那么反而会欲速而不达,甚至适得其反、南辕北辙。

每个孩子的秉性和思维是不一样的,教育没法追求同步,需要因材施教,有的孩子反应快,对于问题可能会顿悟,有的孩子反应慢,更多的孩子对于学习和品德是一个渐悟的过程,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需要的是耐心、恒心和用心,给与孩子更多的真诚的欣赏、温暖的等待和耐心的引导,教育的过程需要多点春风化雨式的滋润,少一点疾风暴雨式指责和催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当阳光雨露足够,绽放是水到渠成的。

教育需要慢、漫、蔓、曼

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个全方位的学科思维扩散的训练,特别是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达,需要对孩子的教育需要有全科培养的意识,需要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这就是教育的“漫”。学生对于具体学科的学习需要进行拓展延伸,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和高度,比如就一件事物而言,你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它,还要懂得从文学的角度去分析,也要从生物的特性去进行思考,这样学生才能融会贯通,从各方面进行的分析比较,从而培养核心素养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对于同一门学科而言,很多教师也很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些也都是教育过程“的漫”。

“蔓”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植物的茎坚韧不屈,顽强向上的生长,所表现的是一种生长的状态,对于教育而言,孩子在成长过程重要遇到苦难和挫折在所难免,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孩子在遇到困难时能坚韧不拔,愈挫愈勇,能够经得起考验,在磨砺中成长,在困境中坚强,从而达到生命成长的高度,通过教育,能够像枝藤一样不断向上,蜿蜒前进,展现孩子成长的任性,不要是温室里的花朵,而应该是坚韧蔓延的藤条,即使风吹雨打也无动于衷,甚至更加枝繁叶茂,最终成为参天大树。

教育需要慢、漫、蔓、曼

在教育的过程中,孩子的成就感很重要,这是孩子克服苦难努力学习的重要动力,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懂得不时展现教育的“曼妙”,不断地挖掘孩子的优点,真诚的赏识学生,毫不吝啬的赞美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充实快乐甚至知识的美好,这是孩子战胜挫折克服倦怠的重要推力,一味的训斥指责孩子,对孩子而言只是一种学习上的打击,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反感和痛苦,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教育也成为一句空话。

教育需要慢、漫、蔓、曼

教育的真谛在于唤醒,人的成长主要是精神和灵魂的发育和成熟的过程,这是一个润物无声的过程,是一个充实提升的过程,是一个坚韧向上的过程,也是一个享受欣赏、发现的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