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节 常见病症治疗

 学中医书馆 2020-05-03

  一、腱鞘及腱鞘囊肿

  【治则】 舒筋活络,消瘀散结。

  【部位】 在桡骨颈突部位,沿桡腕腱鞘部有肿胀压痛。

  【操作方法】 将囊肿内容物推至一边,避开血管,然后用22~24号毫针,在酒精灯上烧红,迅速刺人囊肿深部,快刺快出针,出针后立即挤出囊内液体,并加压包扎。

  二、颈淋巴结结核

  【治则】 实证者宜平肝化痰;虚证者宜滋阴清热,化瘀散结。

  【部位】 在颈项下或颈项部。

  【操作方法】 病灶部位先常规消毒,在结核病灶周围用2%-1%普鲁卡因和肾上腺素混合局麻(对麻醉品过敏者不局麻也可)。过2分钟,将钢针在酒精灯上烧,先从病灶周围刺一大圈,而后刺结核病灶,一般刺30~50针,深度以3~5分为最适宜。针刺时,绝对避开动脉血管,若病灶已化脓,须先将脓液抽尽,并用0.01%高锰酸钾和20%硼酸水浸洗患部后再针。治疗后,用抗菌素软膏外敷,1周治疗1次,7次为一疗程。

  火针和中药结合起来运用。朱砂4.5克,硇砂3克,乳香、没药各1.5克。共研细末,入酒内燃烧,将针尖入酒内烧红;医者右手持针,左手捏着病灶立即刺入。小病灶刺l针,大病灶刺2针,刺2分深,针后用小膏药贴之(已溃不治)。3日或7日针一次。连刺3~5次即愈。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则】 疏通经络,温经散寒,行气消瘀。

  【取穴】 阿是穴、腰阳关、八髑、承扶、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环跳。

  【操作方法】 疼痛部位常规消毒,将钢针在酒精灯上烧红,先从腰部压痛点刺起,沿坐骨神经分布主要穴位向下刺,深度一般以2—3分最为适宜,环跳穴针刺l~2寸。针刺时,绝对避开神经、血管,快速进针,快速出针。腰臀部穴位同时敷上生肌散(珍珠0.5克、麝香0.1克、血竭0.5克、乳香珠0.5克、京牛黄0.5克,共研极细末备用)。1周治疗1次,7次为一疗程。

  四、关节痛

  【治则】 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取穴】

  1.肩关节痛:肩髑、肩髑、肩贞、肩前、肩后、三角肌。

  2.髋关节痛:秩边、环跳、新伏兔。

  3.膝关节痛:新伏兔、膝眼、阳陵泉。

  【操作方法】 在疼痛部位常规消毒,将钢针在酒精灯上烧红,先从远端取穴,依次顺序刺向腰部,臀部点刺深度1~2寸,其他取穴部位,一般深度为1.5—3分最适宜。针刺时,绝对避开神经、血管,快进快出针,尤其肩部切记不宜过深刺,防止气胸。1周2次,10次为一疗程。

  五、坐骨神经痛

  【治则】 舒筋活络,行气止痛。

  【取穴】 环跳、承扶、委中、昆仑、阳陵泉、承山。

  【操作方法】 在疼痛部位或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穴位上常规消毒,将钢针在酒精灯上烧红,先从疼痛近端点刺,再向远端延伸,臀部深刺5分~1.5寸,余穴刺5—8分为宜。1周2次,10次为一疗程。

  六、腰痛

  【治则】 祛寒化湿,温经通络。

  【取穴】 肾俞、阿是穴、腰阳关、委中、次髑。

  【操作方法】 疼痛部位常规消毒,将钢针在酒精灯上烧红,先从腰部点刺起,逐渐向其他穴位延伸,深度为2~3分,大椎点刺更宜慎重,深度以1~2分为宜,1周2次,7次为一疗程。

  随症加减:①夜尿频、体弱者加刺小腿内侧、大椎、关元。②寒湿者加刺昆仑、腰俞。③肾阳虚者加刺命门、昆仑、腰俞。④肾脏下垂者加刺足三里、气海、关元、三阴交。

  七、骨髓炎

  【治则】 排脓散结,化腐生肌。

  【取穴】 阿是穴。

  【操作方法】 在病变部位常规消毒,将钢针在酒精灯上烧红,刺向病灶区,一般进针靠近下端,有利于脓性物外流,排脓2~3次后,点刺清洁髓腔,并予以抗菌素软膏涂之,令加收敛、生肌类中药捏成细条填塞,1周换药1次,7~10次治愈。

  八、慢性盆腔炎

  【治则】 实证者调和肝脾,祛痰湿散风寒;虚证者温补脾肾,调节冲、任、带三脉。取带脉、任脉、足三阴经穴为主,实证刺用泻法,虚证刺用补法,并加艾炙治。

  【取穴】 带脉、气海、三阴交、足三里、八髑、期门、中极。

  【操作方法】 先辨证虚实,选择取穴,并按常规消毒,将钢针在酒精灯上烧红。气滞者加内关、太冲;痰湿者加刺内关、阴陵泉、脾俞;风寒者加刺风池、合谷;脾虚者加刺脾俞、中脘、小肠俞;肾虚者加刺关元、命门、八髑、血海。

  选隐白、三阴交、气海、关元、足三里、神厥、中极、命门。用艾条炙,每穴5分钟。火针点刺,5分~1寸。1周2次,12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强刺激针法为泻,反之为补。治疗期间保持精神舒畅,保暖,禁生冷饮食。

  九、痛经

  【治则】 活血化瘀,温经散寒。

  【取穴】 合谷、天枢、三阴交、归来、足三里、八髑。

  【操作方法】 选择取穴,按常规消毒,将钢针在酒精灯上烧红,点刺深度为5~8分。辨证取穴,体壮气滞者加刺行间、气海、中极;血寒者加刺肾俞、关元、气海、天枢;血瘀者加刺血海;虚寒者加刺命门、关元、肾俞、血海、十七椎、太冲。

  【注意事项】 于每次月经来潮5—7日开始治疗。虚寒者关元、命门、肾俞、足三里可艾条炙之。一般6次就能治愈。

  十、急性乳腺炎

  【治则】 扶正气,消余毒。

  【取穴】 阿是穴。

  【操作方法】 先在瘀血点处用2%碘酒搽拭,再用75%酒精脱碘,将钢针在酒精灯上烧红,点刺脓疡部位,使脓液外流,剌后涂抗菌素软膏或消炎、生肌散类药物敷之。

  【注意事项】 点刺不宜过深,以免损伤乳房组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