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咳嗽 【治则】 疏散风寒,宣通肺气。 【取穴】 肺、咽喉。 【针刺方法】 从上往下斜刺0.5寸,中刺激,留针10~15分钟,间歇捻针l~2次。 二、哮喘 【治则】 宣肺平喘,补肾纳气。 【取穴】 肺、肾(面穴、鼻穴)。 【针刺方法】 肺穴从上往下斜刺0.5寸,中刺激,肾穴直刺0.5寸,轻刺激,留针10—20分钟,间歇捻针l~2次。 三、急性扁桃体炎 【治则】 疏泄蕴热。 【取穴】 咽喉。 【针刺方法】 从上往下斜刺0.5-l寸,强刺激,留针10~20分钟,间歇捻针3~5次。 四、胃痉挛 【治则】 解痉止痛。 【取穴】 胃、脾。 【针刺方法】 直刺0.3-0.5寸,中刺激,留针5-10分钟,间歇捻针2次。 五、心律不齐 【治则】 镇静安神,调节脉律。 【取穴】 心。 【针刺方法】 从上往下斜刺0.3—0.6寸,轻刺激,留针10~20分钟,轻提插3—5次。 六、中暑 【治则】 清泄暑热。 【取穴】 子宫、膀胱或前阴。 【针刺方法】 直刺O.3寸,强刺激,留针5—10分钟,捻针3—5次。 七、休克 【治则】 开窍醒脑,回阳固脱。 【取穴】 子宫、膀胱、心。 【针刺方法】 子宫、膀胱穴直刺0.3寸,强刺激,心穴向下斜刺0.5寸,中刺激,留针5分钟,间歇捻针1—2次。 八、胆结石 【治则】 疏泄胆气。 【取穴】 胆、肝。 【针刺方法】 胆结石急性发作时,直刺0.3寸,强刺激,留针5~10分钟,间歇捻针1—3次。 九、遗尿 【治则】 温补肾阳,益气固脱。 【取穴】 膀胱、肾(面穴、鼻穴)。 【针刺方法】 膀胱穴直刺o.3寸,中刺激,肾穴直刺0.3~0.5寸,轻刺激,留针5—10分钟。 十、前列腺炎 【治则】 利水培元。 【取穴】 前阴、肾(面穴、鼻穴)。 【针刺方法】 前阴穴直刺0.3寸,中刺激,肾穴直刺0.3~0.5寸,轻刺激,留针5~10分钟。 十一、三叉神经痛 【治则】 祛风通络,舒筋止痛。 【取穴】 头面、肺、股里、手。 【针刺方法】 头面、肺穴从上往下斜刺0.5寸,中刺激,股里、手穴直刺O.3~O.5寸,强刺激,留针10—20分钟。 十二、头痛 【治则】 疏风散寒,活血止痛。 【取穴】 头面、肺。 【针刺方法】 从上往下斜刺O.5-l寸,中刺激,留针lO~20分钟,间歇捻针1—2次。 十三、肋间神经痛 【治则】 宽中理气。 【取穴】 胸、肝、胆。 【针刺方法】 斜刺O.3-O.5寸,中刺激,留针5—10分钟,间歇捻针1—2次。 十四、坐骨神经痛 【治则】 疏导患部经气。 【取穴】 胯股、股、膝胫。 【针刺方法】 斜刺或直刺0.3~0.5寸,中刺激,留针10~15分钟,间歇捻针1—3次。 十五、耳鸣 【治则】 育阴潜阳,疏导耳部经气。 【取穴】 背、肾(面穴、鼻穴)。 【针刺方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轻刺激,留针5~10分钟。 十六、近视 【治则】 调节眼部经气。 【取穴】 膺乳。 【针刺方法】 直刺o.3寸,轻刺激,留针lO~20分钟。 十七、急性鼻炎 【治则】 疏邪宣窍。 【取穴】 首面、肺、胃。 【针刺方法】 首面、肺穴从上往下斜刺0.5—1寸,中刺激,胃穴直刺O.3寸,中刺激,留针10—15分钟。 十八、牙痛 【治则】 疏通患部经气。 【取穴】 脐。 【针刺方法】 直刺0.5寸,强刺激,留针5-10分钟,间歇捻针1~3次。 十九、痛经 【治则】 疏通胞宫经气。 【取穴】 睾丸、卵巢。 【针刺方法】 直刺0.3寸,中刺激,留针5—15分钟,间歇捻针1~3次。 二十、痔疮 【治则】 消结化痔。 【取穴】 大肠(面穴、鼻穴)。 【针刺方法】 直刺o.3~0.5寸,轻刺激,留针10~15分钟,间歇捻针3~5次。 二十一、颈椎病 【治则】 舒筋止痛。 【取穴】 项背、上肢。 【针刺方法】 直刺0.3寸,中刺激,留针10~20分钟,间歇捻针1~3次。 二十二、肩周炎 【治则】 舒筋通络,滑利关节。 【取穴】 肩、臂。 【针刺方法】 直刺0.5寸,中刺激,留针10~20分钟,间歇捻针l-3次,同时活动肩关节。 二十三、慢性腰痛 【治则】 通调督脉,温补肾阳。 【取穴】 腰脊、肾(面穴、鼻穴)。 【针刺方法】 直刺0.3—0.5寸,轻刺激,留针10~15分钟,间歇捻针l~3次。 二十四、膝关节痛 【治则】 疏经通络止痛。 【取穴】 股、膝。 【针刺方法】 斜刺或直刺0.3~0.5寸,轻刺激,留针5-15分钟,间歇捻针1~3次。 二十五、足跟痛 【治则】 通经活络。 【取穴】 足、胫、足趾、肾。 【针刺方法】 斜刺或直刺0.3~O.5寸,轻刺激,留针10—15分钟,间歇捻针l~2次。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02.民间特效医疗绝技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