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风 【治则】 舒筋通络,行气活血。 【取穴】 体征对侧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 【针刺方法】 斜刺1~1.5寸,中刺激,留针30分钟-1小时,间歇捻针3—5次,或可加电针刺激。一般每天一次,10天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停3~5天。 二、排尿困难 【治则】 疏利气机,通利水道。 【取穴】 双侧足运感区。 【针刺方法】 斜刺1~1.5寸,强刺激,留针15~30分钟,间歇捻针1~2次,或加电针持续刺激。 三、小舞蹈病 【治则】 疏导患部之经气。 【取穴】 舞蹈震颤控制区。 【针刺方法】 斜刺1—1.5寸,强刺激,留针30分钟一l小时,间歇捻针3~5次,连续治疗3~5疗程。 四、震颤麻痹 【治则】 疏导患部之经气。 【取穴】 舞蹈震颤控制区,运动区。 【针刺方法】 一侧症状针对侧,双侧症状针两侧。斜刺1—1.5寸,强刺激,留针30分钟-1小时,间歇捻针3~5次,或加用电针连续刺激,3~5疗程。 五、头痛 【治则】 通经络,和气血,止疼痛。 【取穴】 顶部痛,双侧感觉区上2/5;额颞部痛,选感觉区下2/5。 【针刺方法】 一侧症状选对侧,两侧症状选双侧。斜刺1—1.5寸,轻刺激,留针15~30分钟,间歇捻转1~2次。 六、阳痿、早泄 【治则】 补肾益气。 【取穴】 双侧足运感区,生殖区。 【针刺方法】 斜刺1~1.5寸,轻刺激,留针30分钟-1小时,间歇捻针1—2次,连续针治1~2疗程。 七、哮喘 【治则】 宽胸理气。 【取穴】 双侧胸腔区。 【针刺方法】 斜刺1~1.5寸,轻刺激,留针15~30分钟,间歇捻针2~3次。 八、高血压 【治则】 镇静安神,调整血压。 【取穴】 双足运区,胸腔区,血管舒缩区。 【针刺方法】 斜刺1~1.5寸,轻刺激,留针15分钟。 九、面肌痉挛 【治则】 疏经通络,祛风解痉。 【取穴】 同侧或对侧运动区下2/5。 【针刺方法】 斜刺1—1.5寸,强刺激,留针1~2小时,间歇捻针3~5次,或加电针连续刺激。 十、癫痫 【治则】 镇惊安神。 【取穴】 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 【针刺方法】 斜刺1~1.5寸,强刺激,留针1~2小时,间歇捻针3~5次,或加电针持续刺激。连续治疗3疗程。 十一、胃痛 【治则】 理气止痛。 【取穴】 双侧胃区,足运感区。 【针刺方法】 斜刺1—1.5寸,中刺激,留针15~30分钟,间歇捻针1—2次。 十二、遗尿 【治则】 固涩下元。 【取穴】 双侧足运感区,生殖区。 【针刺方法】 斜刺1—1.5寸,轻刺激,留针15—30分钟,间歇捻针1—2次,连续治疗2疗程。 十三、颈椎病 【治则】 疏经通络,活血止痛。 【取穴】 双侧足运感区,感觉区上2/5。 【针刺方法】 斜刺1-1.5寸,中刺激,留针15—30分钟,间歇捻针1—2次。 十四、皮肤瘙痒症 【治则】 镇静熄风止痒。 【取穴】 双侧感觉区上2/5,双侧足运感区。 【针刺方法】 斜刺1~1.5寸,中刺激,留针15—30分钟,间歇捻针1~2次,或加用电针持续刺激。 十五、神经性皮炎 【治则】 疏导患部经气。 【取穴】 双侧感觉区上3/5,双侧足运感区。 【针刺方法】 斜刺l~1.5寸,中刺激,留针15—30分钟,间歇捻针1—2次。连续治疗1~2疗程。 十六、腰腿痛 【治则】 疏经通络,活血止痛。 【取穴】 双侧足运感区,感觉区上2/5。 【针刺方法】 斜刺l一1.5寸,中刺激,留针15—30分钟,间歇捻针l~2次,或加电针持续刺激。 十七、神经性耳聋 【治则】 疏导耳部经气。 【取穴】 双侧晕听区。 【针刺方法】 斜刺1~1.5寸,中刺激,留针30分钟~l小时,间歇捻针3~5次,连续治疗2~3疗程。 十八、美尼尔氏综合征 【治则】 清风熄火。 【取穴】 双侧晕听区。 【针刺方法】 斜刺l~1.5寸,轻刺激,留针15~30分钟,间歇捻针1~2次。连续治疗2~3疗程。 十九、三叉神经痛 【治则】 疏导患部经气。 【取穴】 双侧感觉区下2/5。 【针刺方法】 斜刺1~1.5寸,强刺激,留针15~30分钟,间歇捻针3~5次。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02.民间特效医疗绝技精选》